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景观生态格局特征的宁强县烈金坝村保护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6 22:45
【摘要】:秦巴山区是我国重点的生态功能区和长江上游地区一个重要的生态屏障。陕南地区作为秦巴山区的核心区,其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条件良好,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敏感脆弱。陕南的传统村落根植于秦巴山区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与生态环境耦合协同的特征。陕南传统村落与其生态环境中各要素相互作用、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其景观特色与保护价值之所在。陕南传统村落盲目建设扩张,侵蚀其生态环境,致使传统村落与其环境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地域特色缺失等。现阶段对陕南传统村落的研究视角、方法较为单一、片面,多侧重于村落本体等局部研究,将陕南传统村落及其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处于空白。对陕南传统村落及其生态环境整体,用传统建筑学、城乡规划的视角和方法难以满足研究需求,需引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即景观格局理论和景观指数法,将传统村落纳入生态环境中进行整体考虑,保护其完整性。通过对陕南传统村落与生态环境形成的整体、以及传统村落与各生态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等研究,以补充和完善陕南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理论方法体系。本论文采用实地调研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景观生态格局为切入点,对汉中市宁强县烈金坝传统村落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研究中国传统人居环境思想、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基础理论,为烈金坝村景观生态格局的建构与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分析地域环境特征与烈金坝村的关系,总结影响烈金坝村的重要生态要素并建构其景观生态格局;在此基础上,利用景观格局理论与景观指数法对烈金坝村生态单元的整体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并总结烈金坝村景观生态格局特征和存在问题;在整体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核心斑块特征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最终针对烈金坝村生态单元的整体景观生态格局、核心斑块特征及其存在问题提出具体的保护与优化策略。通过对烈金坝传统村落的研究,本文对其提出整体性保护的研究思路,并总结出一套适用于秦巴山区或其它生态敏感脆弱地区传统村落的研究方法,对秦巴山区及其它生态敏感脆弱地区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2.29
【图文】:

示意图,秦巴,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亦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区。其“两山夹一川”的地形地貌格局,加上北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和丰富的水系资源,形成水平和垂直向的地理分异,构成了鲜明的地理特征,秦巴山区的地理位置与生态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根植于陕南生态环境的传统村落,具有独特地理空间特征,不仅包含以地域特色民居建筑为主的物质文化实体,还成为承载着历史文化与特定历史时期、宗教信仰、家族法规、地方民俗等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文化载体。陕南传统村落保持着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景观风貌,传承了原有的村落选址、人地关系、建筑风格、生产生活方式及历史文化等,凝聚了人们关于某一历史时期的认知,延续了村落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和谐且具有整体性的景观生态格局,蕴含着古人“尊重自然”、“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审美观与生态营造思想。陕南传统村落的典型特征即村落与其所处的秦巴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相契合(图 1.2),二者成为一体不可分离。陕南传统村落的价值和特色在于其整体性,与环境相得益彰,若整体性遭到破坏,会造成秦巴山区整体环境的不断恶化。

传统村落,网址,生态环境,来源


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亦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区。其“两山夹一川”的地形地貌格局,加上北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和丰富的水系资源,形成水平和垂直向的地理分异,构成了鲜明的地理特征,秦巴山区的地理位置与生态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根植于陕南生态环境的传统村落,具有独特地理空间特征,不仅包含以地域特色民居建筑为主的物质文化实体,还成为承载着历史文化与特定历史时期、宗教信仰、家族法规、地方民俗等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文化载体。陕南传统村落保持着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景观风貌,传承了原有的村落选址、人地关系、建筑风格、生产生活方式及历史文化等,凝聚了人们关于某一历史时期的认知,延续了村落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和谐且具有整体性的景观生态格局,蕴含着古人“尊重自然”、“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审美观与生态营造思想。陕南传统村落的典型特征即村落与其所处的秦巴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相契合(图 1.2),二者成为一体不可分离。陕南传统村落的价值和特色在于其整体性,与环境相得益彰,若整体性遭到破坏,会造成秦巴山区整体环境的不断恶化。

金坝,区位,汉源,发祥地


图 1.3 宁强县烈金坝村区位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1.3.2 研究范围烈金坝村位于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西北部汉江源头发祥地]撢I较拢嗄肯

本文编号:2771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71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d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