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古村落历史建筑的研究保护
发布时间:2020-07-29 23:33
【摘要】:人类研究学家格雷尔认为“传统文化极有可能在旅游、世俗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沉重压力下被逐渐摧毁”。的确,中国不少传统文化在如今社会活动的干预下正在被慢慢吞噬,其中之一便是“古村落文明”。古村落历史建筑空间的保护有别于其它古建筑遗迹,前者除了拥有一定数量的古建筑外,还是以宗族耕读为文化内涵的传统人类聚落。这类保留下来的人类聚落,大多延续了原有的历史沿革、相对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相对完整的村落形态格局,但是由于尺度把控的不足,在如此重要的文化遗产面前人们容易采取两种极端模式来处理:一种是消极意义上的“为了保护而保护”的“封闭式保护模式”;另一种是积极意义上的“开发性保护模式”,它更看重“展示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就目前实践的结果来看,这两种模式的过度发展,都极大地损害了村民的利益和古村落自身的社会效益以及长期的经济效益。所以,如何在保护“古村落文明”的基础上,升华其历史、艺术、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价值,提升原住居民的生活品质,是我们需要探索和研究的方向。本文将以这个新的视角作为突破口,以东梓关古村落的保护案例为理论依据,通过实地考察,国内外文献查阅、相关案例对比等方法,对如何在新时期下保护浙北地区古村落这一论点进行探索与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重点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东梓关村的保护案例进行基础性研究并提出浙北古村落历史建筑空间保护的可行性建议。第一章、第二章,从宏观的角度去了解研究对象;第三章,从审美特征入手来分析浙北乡土聚落的古今建筑空间形态;第四章,以东梓关古村落为例来分析浙北乡土建筑空间形式与形态;第五章,以东梓关古村落回迁房为例并结合前三章内容,来说明修旧如故的还原性保护原则与设计统一性原则在新时期古村落保护中的运用;第六章,总结全文。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后续相类似的乡土聚落的规划发展提供一些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资料。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87;TU982.29
【图文】:
落为例探索浙北地区古村落的史变迁下的发展北部地区,其中包括杭州、宁波、嘉兴为丘陵,该处密布河网,所以这里的村落里为江南水乡,现如今浙北仍保留完好的图 0.1,表 2.1 所示),较为密集我将进
图 2.2 东梓关行政村图(图片来源:奥维地图)庙关内有一个近两百年历史的“越石庙”,该庙始建于嘉庆年间,建,如今也是村中的老人了,在这座庙前还有一个颗陪伴其左右密,树身粗壮,树枝强劲,据说该树的树身需要三个成年男子合越石庙一直都是东梓关村民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场所,在越石庙内间的戏台和两旁的陈设,据了解,自 2014 年至今,越石庙经区
图 2.3 东梓关的地理环境(图片来源:奥维地图)从村口向北步行到江边,会发现那里有一个码头,这个码头是古时候很著名的字码头”,同时也是古代著名水上关隘,据当地村民说,在张绍富先生在这里这个码头一度兴盛。所以该区位水陆交通都十分便捷,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居当优越。历史上,富阳周边县的人们行商往来交通,常常通过水路,东梓关因春江上一处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如生产、生活用品等货物均在东梓关卸货,再往杭州、上海等地。数百年经营,东梓关就成了热闹的商业贸易集镇①。
本文编号:2774652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87;TU982.29
【图文】:
落为例探索浙北地区古村落的史变迁下的发展北部地区,其中包括杭州、宁波、嘉兴为丘陵,该处密布河网,所以这里的村落里为江南水乡,现如今浙北仍保留完好的图 0.1,表 2.1 所示),较为密集我将进
图 2.2 东梓关行政村图(图片来源:奥维地图)庙关内有一个近两百年历史的“越石庙”,该庙始建于嘉庆年间,建,如今也是村中的老人了,在这座庙前还有一个颗陪伴其左右密,树身粗壮,树枝强劲,据说该树的树身需要三个成年男子合越石庙一直都是东梓关村民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场所,在越石庙内间的戏台和两旁的陈设,据了解,自 2014 年至今,越石庙经区
图 2.3 东梓关的地理环境(图片来源:奥维地图)从村口向北步行到江边,会发现那里有一个码头,这个码头是古时候很著名的字码头”,同时也是古代著名水上关隘,据当地村民说,在张绍富先生在这里这个码头一度兴盛。所以该区位水陆交通都十分便捷,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居当优越。历史上,富阳周边县的人们行商往来交通,常常通过水路,东梓关因春江上一处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如生产、生活用品等货物均在东梓关卸货,再往杭州、上海等地。数百年经营,东梓关就成了热闹的商业贸易集镇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耀;曾白峰;;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发展策略——以平湖历史文化村落为例[J];设计;2014年11期
2 潘慧;蒋红华;;“天人合一”之现代观[J];大众文艺;2014年08期
3 张平;侯伟芬;;携手共建“美丽乡村”——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与分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E·塔拉斯蒂;伏飞雄;;中国现代“美学”省思——世界符号学会主席塔拉斯蒂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01期
5 鲁非;;兰溪八卦村[J];浙江档案;2013年07期
6 于鹏杰;蒋建华;;东莞宗族文化传承与古村落保护研究:回归传统社会结构的思考[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李淑;;徽州古村落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8期
8 宫苏艺;救救脆弱的乡土建筑——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J];中国地产市场;2004年Z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尤梦瑜;;修旧如故 复活老街文化[N];海南日报;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祁松林;“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蕴[D];新疆大学;2016年
2 张彰;村落保护的可持续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3 魏超杰;娲皇宫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4 孙姗姗;“一村一品”主题资源网站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永良;南方商贸城建筑空间设计[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74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74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