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背景下城市产业用地规模预测方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德敏;池尔敏;李世龙;;重庆市工业化进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2期
2 厉伟;城市用地规模预测的新思路——从产业层面的一点思考[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3 黎云;李郇;;我国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规划;2006年10期
4 王永仪;魏衡;魏清泉;;转型期东莞市工业用地变化及调整优化研究[J];规划师;2011年04期
5 刘金国;张希;;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研究综述[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2期
6 张京祥;赵丹;陈浩;;增长主义的终结与中国城市规划的转型[J];城市规划;2013年01期
7 赵民;陈晨;郁海文;;“人口流动”视角的城镇化及政策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2期
8 刘德秋,邵建峰,田传浩,贾生华;城市经营性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方法与供应计划的制定——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鲁鹏;周t;;城市工业用地规模的预测方法探讨——以长寿中心城区为例[J];室内设计;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克俊;;成都市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特征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2 王世营;蔡军;;产业集群对中小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城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6年07期
3 黎云;李郇;;我国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规划;2006年10期
4 汪军;赵民;李新阳;;我国规划建设用地新标准制定的思路探讨[J];城市规划;2012年04期
5 陈俊科;杨红;;新疆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与评价[J];科技和产业;2012年02期
6 辜寄蓉;陈先伟;杨海龙;;成都市土地供需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4期
7 刘柯;;基于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在城市建成区面积预测中的应用——以北京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8 李少星;颜培霞;蒋波;;全球化背景下地域分工演进对城市化空间格局的影响机理[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8期
9 刘云刚;王丰龙;;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方法[J];地理研究;2011年07期
10 张居峰;雷国平;张小虎;;城市合理用地规模的确定——以哈尔滨市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岩松;;河南省城市用地规模合理性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2 王发曾;王新涛;吴国玺;万年庆;张本昀;王岩松;赵永;高建华;王倩;;第十一章 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与土地承载力[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3 王登嵘;;新时期组团城市中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新视角——以佛山高明区为例[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杨锋;刘向东;郭毛选;;区域土地集约用地模式研究进展[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5 王耀武;由宗兴;;金融产业布局中城市规划的作用机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敬博;黄明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动态确定与控制方法初探——以西安市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郐艳丽;;中国城市用地规模与结构的演变特征分析[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胡映洁;安
本文编号:2778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78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