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理论指导下的长春市城区遗余空间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9 00:58
【摘要】:我国城市现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也让人们目不暇接。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的改变。可是在这些盲目的发展背后,各种问题也随之浮现出来。本文对城区遗余空间进行分析与设计,论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城区遗余空间的大背景、现状以及主要的一些内容。为下文具体阐述场所理论在城市遗余空间利用设计进行铺垫。第二章:场所理论概述及运用的意义,对场所理论的历史沿革进行整理,以及运用场所理论的意义在于作为设计模式的依据、空间评价的标尺、以及对感受形式的一种补充说明,同时对下文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城区遗余空间概述及长春遗余空间的现状,通过对遗余空间的类型、历史沿革、及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归纳总结出了遗余空间的类型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对长春市城区遗余空间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与归类。第四章:场所理论指导下的长春市城区遗余空间利用研究,总结得出的遗余空间设计原则,并归纳总结出城区遗余空间的利用方法,最后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的遗余空间设计项目中去。让人们意识到应该去重视城区空间的重要意义,让空间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13
【图文】:
吉林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了利用设计的方法。但是文章仅仅局限于高架桥下的负空间再利用,对其余的消极空间并有进行过多的描述。《城市街头边角空间的设计》冯叶:文中对城市街头的边角空间的形成、现状、发展等进行了相应的归纳。笔者又从设计的角度对人的心理行为、主导功能等进行了内心活动的分析。总结出了城市街头边角空间的空间形态、类型,最后提出了广泛性的建议,但是并未对空间的设计利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城区遗余空间不仅仅是给城市空间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同时也是空间文化缺失的一种表现。遗余空间里夹杂着地域文化、空间设计、后期延续、景观设施、场所精神、归属感等一系列的问题。问题追溯到底其实是人与空间的关系,两者没有达成共识性、没有相互统一,所以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如图 1-1)、文化价值的缺失、以及对城市空间的忽略。
从以下几方面对场所文脉进行分析:了实体构筑物与交通、外界空间虚实关系果能被使用者感知到空间的节奏与韵律,筑毫无任何密切的空间联系(如图 2-1),义,两者成相反的关系。构筑物外的虚空只是一个“没有屋顶的空间”。这个“没范围内,虚空间的设计在构筑物空间占据图 2-1 城市空间与建筑毫无联系(图片来源:《寻找失落空间》)
感知限制其固有的概念。这样在实质性事物的予物质赋予了情感也就是场所精神产生隔离、分离的作用,同时它随着人们利用各自的精神作用,场所精神的意义也是各的属性意义,使用者的心理需求、行为心市的经济、政治等。这些才是设计的主要旨意义。知与认同系着这硕士学位论文
本文编号:2786352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13
【图文】:
吉林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了利用设计的方法。但是文章仅仅局限于高架桥下的负空间再利用,对其余的消极空间并有进行过多的描述。《城市街头边角空间的设计》冯叶:文中对城市街头的边角空间的形成、现状、发展等进行了相应的归纳。笔者又从设计的角度对人的心理行为、主导功能等进行了内心活动的分析。总结出了城市街头边角空间的空间形态、类型,最后提出了广泛性的建议,但是并未对空间的设计利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城区遗余空间不仅仅是给城市空间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同时也是空间文化缺失的一种表现。遗余空间里夹杂着地域文化、空间设计、后期延续、景观设施、场所精神、归属感等一系列的问题。问题追溯到底其实是人与空间的关系,两者没有达成共识性、没有相互统一,所以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如图 1-1)、文化价值的缺失、以及对城市空间的忽略。
从以下几方面对场所文脉进行分析:了实体构筑物与交通、外界空间虚实关系果能被使用者感知到空间的节奏与韵律,筑毫无任何密切的空间联系(如图 2-1),义,两者成相反的关系。构筑物外的虚空只是一个“没有屋顶的空间”。这个“没范围内,虚空间的设计在构筑物空间占据图 2-1 城市空间与建筑毫无联系(图片来源:《寻找失落空间》)
感知限制其固有的概念。这样在实质性事物的予物质赋予了情感也就是场所精神产生隔离、分离的作用,同时它随着人们利用各自的精神作用,场所精神的意义也是各的属性意义,使用者的心理需求、行为心市的经济、政治等。这些才是设计的主要旨意义。知与认同系着这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施维;;场所精神的建构与归属感的获得[J];山西建筑;2011年18期
2 郑时龄;;建筑空间的场所体验[J];时代建筑;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宏波;城市工业园区发展机制及空间布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卢美婷;场所精神在中山岐江公园的表现[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2 高晓;基于场所理论的长春城市休闲广场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3年
3 赵星宇;历史事件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魏婧;基于场所精神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刘鑫;长春市开放空间的历史演变及优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丽;基于反消极性的城市高架路桥下空间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郑晓山;场所精神的保持与延续——历史街区场所设计程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86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86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