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与文人园的“师法”转化
发布时间:2020-09-11 11:32
文人画与文人园是自然的一种外化、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观念的传达,营造出了中国文人理想中的人居环境,这也体现着中国传统文人对自然的认知与表达。二者有着共同的自然认知和哲学观念,都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特性创造,在本源上存在着“异质同构”的精神内涵,借助不同的媒介语言,去表现自然的本质、规律以及人的心理情感结构与自然风物内在结构的同构关系。二者既积淀了中国传统文化,又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化表现。绘画与园林所表现出的共通性,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技法、题材以及形式本身的一致,即“以画入园”与“以园入画”的直接模仿。因此,对于二者共通性的研究不能只在外在形式本身做比附,而应该通过这“形而下”的互通去探究其中所蕴含的“形而上”的内在根源,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间的精神内核与灵魂纽带。关于园林的学术探讨,目前主要集中在注重生态观的科学立场与强调场所精神探究的两个方面。本文借助文人画与文人园师法自然这一过程,去探究文人如何实现师法自然的转化,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传统文人对自然特有的认知思想、表达方式以及栖居理想。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文人师法的自然是什么?即传统自然观的认知来源;二、创作主体——文人自身具有什么样的认知结构,文人的这一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也是文人在对自然的认知下,介入绘画与园林创造文人画与文人园的过程;三、文人如何在对自然的认知和自身的认知下,将对自然的认知思想转化为文人画与文人园的,即师法转化过程。中国传统文人从发现自然,形成对自然的特有认知思想,并运用其认知,将对自然的认知融入到绘画和园林当中,即借绘画和园林创造人与自然实现“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文人画与文人园,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人对自然特有认知观念与栖居理想,这是本文研究所形成的一条探究路径。本文所揭示的不是设计与创作的方法,而是设计与创作主体的认知思想。文人对自然的认知思想既成就了文人画这样的艺术,也造就了文人园这样的设计,文人画所呈现的是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理想模式,文人园则是文人这种理想精神在自然环境中的现实营造,体现着中国人对待自然和人生的态度,它们揭示了文人通过对物质自然的艺术转化来表达蕴含在万物中的自然精神(自然之道),将自然的精神与人的审美情感贯通合一。这上千年的绘画与园林所蕴含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与积淀,背后的文化情节与今天生活在这一思想与土壤下的我们存在着心理上的同构、共鸣。本文对文人画与文人园所呈现出的文人对于自然的认知和表达的思想阐释,一方面为我们探究中国传统的现代性诠释,为设计和艺术的创作回到本民族的根系上,建立符合中国文脉的认知途径和创作路径,提供一种对自然认知的思考维度;一方面也为现代化所带来的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的对立形势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学位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212;TU986.1
【部分图文】:
师法的“自然”的解构框架
图 2-1 现代与传统中的自然概念本文研究的是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和文人园林,既要站在今人的角度,又要回到古人之语境,因此,对“自然”的理解不能仅限于今天的定义。综上古今所述,本文所论述的“自然”为“二重性”的自然:“第一自然 ”——“有形的自然”即自然山水与人的形体(形而下的物质自然);“第二自然”(形而上的精神自然)——“无形的自然”即本来的样子,自然的一切无形抽象的精神,即老子所言的“道”、“气”、“无为”(自然之道),它是主客合一与心的文化的产物,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产物,是人与自然山水的交往(人的自然化、自然的人化)、积淀中所形成的,因此,师法自然,就是向自然学习,既要学习它的“自然之形”,又要学习物质自然基础上产生的“精神自然”,文人画和文人园是自然之“道”的外化形态,即形而下之“器”,二者所传达的是形而上之“道”。因此“师法”转化的关键在于“第二自然”,通过对“第一自然”的模仿、提炼、感悟、再创造达到“第二自然”的境界。(图 2-2)
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过程自然物和自然景,即单个物象和多个物象构成的场景,对“第一然的物质种类也在逐渐地增加,物质自然可以分为两类:一、未日、月、山、石、海、湖、江、河、风、雨、雪、雷、气、火、天然景物;二是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如亭台楼榭,宫室器用等,形态各异,因此人们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对自然类分,聚,物以群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共通性的群体组成,进行归属的,中国哲学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理一分殊”等哲学思想都与事物的类分观念相对。把自然更容易把握事物的共通性,也更容易通过一事物认识另外一事物,个体的群体性,正如《庄子·德充符》中所言:“不见己焉尔,不中,通过文人对自然景物的认识,也逐渐对此进行了分类。苏轼表
本文编号:2816618
【学位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212;TU986.1
【部分图文】:
师法的“自然”的解构框架
图 2-1 现代与传统中的自然概念本文研究的是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和文人园林,既要站在今人的角度,又要回到古人之语境,因此,对“自然”的理解不能仅限于今天的定义。综上古今所述,本文所论述的“自然”为“二重性”的自然:“第一自然 ”——“有形的自然”即自然山水与人的形体(形而下的物质自然);“第二自然”(形而上的精神自然)——“无形的自然”即本来的样子,自然的一切无形抽象的精神,即老子所言的“道”、“气”、“无为”(自然之道),它是主客合一与心的文化的产物,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产物,是人与自然山水的交往(人的自然化、自然的人化)、积淀中所形成的,因此,师法自然,就是向自然学习,既要学习它的“自然之形”,又要学习物质自然基础上产生的“精神自然”,文人画和文人园是自然之“道”的外化形态,即形而下之“器”,二者所传达的是形而上之“道”。因此“师法”转化的关键在于“第二自然”,通过对“第一自然”的模仿、提炼、感悟、再创造达到“第二自然”的境界。(图 2-2)
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过程自然物和自然景,即单个物象和多个物象构成的场景,对“第一然的物质种类也在逐渐地增加,物质自然可以分为两类:一、未日、月、山、石、海、湖、江、河、风、雨、雪、雷、气、火、天然景物;二是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如亭台楼榭,宫室器用等,形态各异,因此人们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对自然类分,聚,物以群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共通性的群体组成,进行归属的,中国哲学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理一分殊”等哲学思想都与事物的类分观念相对。把自然更容易把握事物的共通性,也更容易通过一事物认识另外一事物,个体的群体性,正如《庄子·德充符》中所言:“不见己焉尔,不中,通过文人对自然景物的认识,也逐渐对此进行了分类。苏轼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波;;文人和文人画[J];艺术评论;2013年04期
2 赖德霖;;中国文人建筑传统现代复兴与发展之路上的王澍[J];建筑学报;2012年05期
3 胡晓青;;方塔园的意境生成[J];华中建筑;2010年09期
4 顾凯;;画意原则的确立与晚明造园的转折[J];建筑学报;2010年S1期
5 张坤;;徐复观的“第二自然”概念新探[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张宏;;论徐复观美学思想中“第二自然”概念的理论源流及其当代意义[J];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7 曹孟勤;自然与自然界[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04期
8 屠苏莉,范泉兴;园林意境的感知、时空变化与创造[J];中国园林;2004年02期
9 那薇;道家与海德格尔对自然的诠释[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10 成玉宁;中国古典园林审美的基本特征[J];东南文化;199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晓力;从山水观念到山水图式[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玺;论文化视域下文人画审美对中国画发展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飞;中国古代画作与园林的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16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16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