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雨水生物滞留系统植物筛选与除氮机理研究
【学位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85.12;X173;X52
【部分图文】:
图 1-1 城市开发前后集水区的水文图国内从 20 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了城市雨洪管理体系的探索,但将雨水排出为主要目的,没有从生态学角度来回收利用雨水,贵水资源的利用价值。近年来,我国已经深刻认识到可持续雨重要性和必要性,2013 年 12 月 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提出了: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 海绵城市‖。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理念,实现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目标境变化与自然灾害;思路是通过渗、滞、蓄、净、用、排这几前后径流量总量和峰值流量保持不变[19]。2014 年 10 月 22 日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念形成的发展阶段如图 1-2。
图 1-1 城市开发前后集水区的水文图管国内从 20 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了城市雨洪管理体系的探索,但是速将雨水排出为主要目的,没有从生态学角度来回收利用雨水,忽宝贵水资源的利用价值。近年来,我国已经深刻认识到可持续雨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13 年 12 月 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中提出了: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 海绵城市‖。海是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理念,实现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目标让‖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思路是通过渗、滞、蓄、净、用、排这几种发前后径流量总量和峰值流量保持不变[19]。2014 年 10 月 22 日,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概念形成的发展阶段如图 1-2。
重庆交通大学硕士论文典型的雨水生物滞留系统通常由植被、覆盖层的过滤介质和穿孔排水管组成[23-25](如图 1-3),主要通过植物-土壤-填料渗滤径流雨水,净化后的雨水渗透补充地下水或通过系统底部的穿孔收集管输送到市政系统或后续处理设施。通过增加蒸发和渗透模拟自然的水文过程,达到滞留、净化雨水的目的,其主要用于处理高频率的小降雨以及小概率暴雨事件的初期雨水,超过处理能力的雨水通过溢流系统排放[26]。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主要基于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途径来实施,而 LID 措施中,《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将广泛应用于国外城市雨水管理实践中的雨水生物滤池推荐为优先选用的技术措施。雨水生物滤池可以在许多方面帮助实现低影响的目标。生物过滤系统将雨水在集水区的不透水段与其接收水域之间分离(特别是在不使用收集管的情况下)[27],因此能够衰减水流。同时也可用作污染物去除工具,以改善排放的水质。与湿地等其他雨水处理系统不同,雨水生物过滤系统是分散的,这使它们有机会被改造现有的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晓丽;张书函;肖娟;孟莹莹;;雨水生物滞留设施中填料的研究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20期
2 张军;张松;柏双友;华佳;聂永山;;生物滞留系统的水文效应与污染物的去除研究[J];环境工程;2015年08期
3 王超;陈煜权;蔡丽婧;左倬;成必新;朱雪诞;仓基俊;;不同季节大型生态净化工程对原水氮素净化效果[J];环境工程学报;2015年08期
4 张建强;许萍;何俊超;;生物滞留池去除道路径流雨水中氮磷的原理及研究现状[J];市政技术;2015年03期
5 彭述娟;何强;艾海男;胡澄;徐志恒;;山地城市降雨初期合流污水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J];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07期
6 王书敏;何强;徐强;宋力;;生物滞留系统去除地表径流中的氮素研究评述[J];水科学进展;2015年01期
7 车伍;闫攀;赵杨;Frank Tian;;国际现代雨洪管理体系的发展及剖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18期
8 张峰;段廷玉;闫飞扬;李芳;;丛枝菌根真菌与根际微生物的互作[J];草业科学;2014年09期
9 李家科;刘增超;黄宁俊;张佳扬;李怀恩;沈冰;;低影响开发(LID)生物滞留技术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2014年03期
10 孟梁;;根系分泌物及其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J];上海农业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书敏;山地城市面源污染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景天奕;海绵城市目标下的居住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模型设计[D];南京大学;2016年
2 汪文强;几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3 刘靖文;带有淹没区的生物滞留池优化设计与运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王红莲;不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反硝化脱氮及净化效果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罗艳红;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对道路径流中氮磷的控制效果研究及应用[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20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20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