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近代营造厂的转型发展和管理运营机制研究
【学位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426.92
【部分图文】:
天津已经出现协顺木厂、鸿记营造厂等早期较为出名的营造厂,并承造了盐业银行、国民饭店等一批优秀建筑(图2-3、图 2-4)。1928 年,天津由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黄金十年时期12F6,南京国民政府加强国内建设,此时建筑市场活跃,项目增多。其中天津市工务局负责管理建筑行业。天津市工务局制定并多次调整修改了《天津市暂行建筑规则》,内容涵盖了请照制度、禁例、罚则、建造通例、设计标准、防火设备、公共建筑物等诸多方面[15]。1929 年河北省政府令天津特别市政府组建整理海河委员会,对海河进行治理,其工程包括:北运河屈家店枢纽工程,开挖引河、筑闸、放淤等工程[16]。1931 年天津市政府公布《天津市工务局营造登记简章》,并对天津市营造厂进行登记。1935 年的《天津市工务局业务报告》中印有天津市营造厂登记录,里面记录了营造厂的名称及其地址、资本与经理姓名。共有包括 24 家在租界内的 77 家营造厂被登记在录(表 2-2)。5钱维之(1864~1926),江苏吴县人,前清秀才。19 世纪末,弃文从商,自办申泰营造厂,开始承建工程。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时
天津由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黄金十年时期12F6,南京国民政府加强国内建设,此时建筑市场活跃,项目增多。其中天津市工务局负责管理建筑行业。图 2-3 盐业银行图片来源:笔者自摄图 2-4 国民饭店图片来源:笔者自摄
图 2-5 招标广告源:天津市档案馆,档案号6800-J0103-1-001219-00072图 2-6 四义营造厂的更图片来源:天津市档案馆401206800-J0090-1-0029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德霖;伍江;徐苏斌;;“中国近代建筑史”编写工作自省[J];建筑师;2017年05期
2 侯幼彬;;缘分——我与中国近代建筑[J];建筑师;2017年05期
3 ;书讯[J];建筑学报;2016年11期
4 赖德霖;伍江;徐苏斌;;“中国”“近代”“建筑”“史”题解[J];时代建筑;2016年06期
5 王莉慧;;“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近代建筑史”丛书(五卷本)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J];建筑师;2016年05期
6 周靓;;浅议亨利·墨菲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影响[J];陕西教育(高教);2017年05期
7 刘亦师;;中国近代建筑史教学的回顾与展望[J];新建筑;2013年01期
8 马鑫;赵国军;;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浅谈[J];才智;2012年16期
9 刘亦师;;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主线与分期[J];建筑学报;2012年10期
10 刘亦师;;“中国近代建筑史”题辨[J];建筑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代卫峰;;中国近代建筑——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绍周;;正视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价值[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3 张复合;;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A];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C];2001年
4 宋盈;柳肃;;中国建筑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基因重组现象初析[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5 张复合;;新时期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奠基人——深切怀念汪坦先生[A];建筑史论文集(第16辑)[C];2002年
6 张复合;;原财政部印刷局中卫门翻建保护[A];建筑史论文集(第13辑)[C];2000年
7 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8 张复合;;圆明园西洋楼与中国近代建筑史再论——纪念圆明园罹难148周年[A];《圆明园》学刊第九期[C];2009年
9 王世仁;;改革开放成就了我[A];北京古都历史文化讲座[C];2009年
10 刘先觉;;洋务派与早期民间仿洋式建筑[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莞城街道办事处 王徐坚;中国近代建筑的先驱——林克明[N];东莞日报;2013年
2 肖健;建筑:亦中亦西凝固历史[N];深圳商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傅晓峰;三箭:把握宏观 书写传奇[N];济南日报;2006年
4 本报驻广东记者 祝萍 贺小逵 通讯员 侯伊勤 李俊;引领世界建筑创新潮流的典范[N];中华建筑报;2011年
5 杨新华 卢海鸣;20世纪遗产保护的探索和实践[N];中国文物报;2008年
6 朱国栋;慎拆[N];中国旅游报;2001年
7 金磊;以建筑发展名义纪念百年辛亥[N];中国建设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路中康;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郑红彬;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研究(1840-1949)[D];清华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明哲;天津近代营造厂的转型发展和管理运营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2 张捷;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建筑思想和风格的演变[D];山西大学;2006年
3 卫莉;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建筑学的体制化[D];山西大学;2004年
4 王蓓;杨嵩林学术历程和思想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5 肖国艺;中国近代砖砌建筑的建构逻辑转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7年
6 张书林;河南近代建筑文化探研[D];郑州大学;2012年
7 柯蓉;刘既漂与中国近代建筑的本土化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孙鹏飞;长沙近代高等院校建筑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尹小亭;中山陵园音乐台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10 李奇伟;汉口法租界历史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31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31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