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中心区口袋公园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学位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86.5
【部分图文】:
1 绪论1.1 研究背景18 世纪的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城市化。城市扩张、人口增长,挤压自然环境致生态失衡[1]。市民陷入密闭拥挤的高压生活,原有城市结构不能满足日趋复城市功能[2]。其中又以城市中心区最为尖锐,有限的土地上建筑与人口密度过高人类生活造成不良影响,而使之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3-4]。上世纪,为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城市规划师和风景园林师选择郊建造大型公园。伯纳罕(D. Burnham)认为大型公园“在人口密集缺乏自然的工业城市中提供农村味道”可以“激发思维”[5]。位于纽约市中心占地 340 的中央公园(Central Park)(图 1.1)就是典型。它于 1858 年由奥姆斯特德(F. lmsted)设计完成并于 1873 年建造完成,是城市公园的标志。建成后中央公园用时间集中在非工作时段,使用人群集中在非工作人群,并不能给大部分市民部分时段提供适合的休憩环境[6-7]。
满意的开放空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然,直接增加绿地能简单解决部分问题。但随着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还剩多少土地用于公园?而政府财政和工商业发展也限制绿地面积迅速增长的可能[11]。为改善现代主义城市建设造成的问题,西方学者一直反思。1961 年,雅各布斯(J. Jacobs)正面挑战主流思想,强烈抨击五十年代美国城市的扩张形式,重点强调“人的尺度”并阐述城市空间多样性:“城市中错综交错的不同功能不是一种混乱,恰恰相反,它们代表了一种复杂的高度发达的秩序”[12]。1963 年,宰恩(R. Zion)在纽约公园协会(Parks Association of New York)的展览会上为“为纽约服务的新公园”提出建设口袋公园的建议[8]。其原型是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型公园(Midtown Park)[13]。宰恩分析美国城市公园的缺陷在于无法满足高密度人口集中区市民对公园的迫切需求[8]。口袋公园(图 1.4、图 1.5)就是将普通公园小型化集约化,经过“拆分”、“融解”在合适的角落,包括道路转角、车库地面等边角空间。它灵活小巧,突破面积限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陷入困境的城市建设打开新的思路[14]。
满意的开放空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然,直接增加绿地能简单解决部分问题。但随着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还剩多少土地用于公园?而政府财政和工商业发展也限制绿地面积迅速增长的可能[11]。为改善现代主义城市建设造成的问题,西方学者一直反思。1961 年,雅各布斯(J. Jacobs)正面挑战主流思想,强烈抨击五十年代美国城市的扩张形式,重点强调“人的尺度”并阐述城市空间多样性:“城市中错综交错的不同功能不是一种混乱,恰恰相反,它们代表了一种复杂的高度发达的秩序”[12]。1963 年,宰恩(R. Zion)在纽约公园协会(Parks Association of New York)的展览会上为“为纽约服务的新公园”提出建设口袋公园的建议[8]。其原型是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型公园(Midtown Park)[13]。宰恩分析美国城市公园的缺陷在于无法满足高密度人口集中区市民对公园的迫切需求[8]。口袋公园(图 1.4、图 1.5)就是将普通公园小型化集约化,经过“拆分”、“融解”在合适的角落,包括道路转角、车库地面等边角空间。它灵活小巧,突破面积限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陷入困境的城市建设打开新的思路[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晶晶;;城市的弹性空间——口袋公园[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2 田焯玮;陈楚文;;道家美学思想在口袋公园设计中的应用[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3 田焯玮;陈楚文;;居住型口袋公园设计初探——以杭州雷锋纪念园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5年03期
4 吴巧;;口袋公园(Pocket Park)——高密度城市的绿色解药[J];园林;2015年02期
5 曾艳;;城市袖珍公园研究—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J];设计;2014年07期
6 刘思含;李俊英;姜少华;巩威;张欣悦;王琦;梁叶;付毓;;基于POE的城市公园绿地消费特征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杨丹;;口袋公园案例研究与启示[J];绿色科技;2012年04期
8 葛舒眉;;浅析城市口袋公园建设的意义及规划设计[J];江西农业学报;2012年03期
9 赖秋红;;浅析美国袖珍公园典型代表——佩雷公园[J];广东园林;2011年03期
10 吴隽宇;;广东增城绿道系统使用后评价(POE)研究[J];中国园林;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邵大伟;城市开放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及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红光;基于使用表现和使用者评价调查的郑州城市开放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杰;杭州口袋公园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张璐燕;上海袖珍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解析[D];浙江大学;2011年
3 柯鑫;寒地城市口袋公园人性化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邵素丽;西安休闲性城市广场空间使用后评价(POE)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婧轩;袖珍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6 彭玥;口袋公园设计初探[D];江南大学;2009年
7 王进;城市口袋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夏绚绚;城市综合性公园的使用后评估研究初探[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王祖纬;城市开放空间使用后评价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鸶鸶;袖珍公园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2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52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