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徐州城市农贸市场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2 12:19
   我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备受城乡居民高度关注。而被称为“菜篮子”、“米袋子”的农贸市场,则更是与其发生着最为紧密的关联。农贸市场空间布局的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个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还对彰显城市品味、展示城市形象有着根深蒂固地深远影响。因此,关于农贸市场空间布局的研究迫在眉睫。目前,国外农贸市场经过多年业态更新,现存量较少,农贸市场相关类研究以监督管理方面为主。尽管,生鲜超市是农贸市场未来业态的发展趋向,但在我国仍然作为主要的零售终端。因此,我国农贸市场研究还多集中在现状问题和发展策略上,其中,关于农贸市场空间布局分析的文章较少,一般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其中,定性研究文献较多,大部分仅是在宏观视角上分析农贸市场选址布局的影响因素和解决路径。在实际应用当中,政府相关部门、市场运营商也多是以自身主观经验进行农贸市场布局,从而导致市场用途发生改变、内部空间出现混乱的局面,严重制约城市整体形象和市场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运用arcgis、交叉列表等方法,对徐州市农贸市场空间布局特征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系统分析。其中,宏观层面包括:(1)时间上的外扩填充性、(2)空间上的梯度递减性、(3)交通上的竞争排他性、(4)居住用地条件上的社区依附性特征;中观层面包括:(1)构筑物类型上的地价地租制约性、(2)建筑规模上的利润成本权衡性、(3)区位选址上的客源流量主导性、(4)经营时间上的道路等级趋向性特征;微观层面包括:(1)销售摊位上的集中分散并存性、(2)经营区域上的购买频率,污染程度相近性、(3)功能分区上的排列组合环境指向性特征。故而,为了使研究具有实际利用价值,只有充分结合各自空间视角上的布局特征形成机理因素,才能够获得普遍意义上的结果。最后,初步提出了优化徐州市农贸市场空间布局的应对策略和建议。监督管理方面,应强化政府部门与农贸市场监管,提高认识水平;产权开发方面,应创新开发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加速农贸市场产权回购;与此同时,在空间布局方面,应坚持农贸市场基本原则与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宏观建筑面积千人指标与服务半径体系,中观选址具体建议与指引性要求以及微观经营区域布局模型等。
【学位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84.1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贸市场
        2.1.2 邻里中心
        2.1.3 生鲜超市
    2.2 农贸市场的发展
        2.2.1 停滞阶段
        2.2.2 成熟阶段
        2.2.3 转型阶段
    2.3 理论基础
        2.3.1 中心地理论
        2.3.2 社区商业理论
        2.3.3 消费者行为理论
        2.3.4 零售业态演变理论
    2.4 小结
3 徐州市农贸市场空间布局总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徐州市概况
        3.1.2 徐州市农贸市场概况
    3.2 徐州市农贸市场空间布局特征
        3.2.1 时间变化特征
        3.2.2 空间分布特征
        3.2.3 交通区位特征
        3.2.4 居住用地条件
    3.3 徐州市农贸市场空间布局特征的影响因素
        3.3.1 人口密度
        3.3.2 土地类型
        3.3.3 交通条件
        3.3.4 土地价格
        3.3.5 政策制度
    3.4 小结
4 徐州市农贸市场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1 研究样带概况
        4.1.1 样带基本情况概述
        4.1.2 调查方法与样本的选择
        4.1.3 调查的内容及问卷表的设计
    4.2 徐州市农贸市场空间分异特征
        4.2.1 构筑物类型分异特征
        4.2.2 建筑规模分异特征
        4.2.3 区位选址分异特征
        4.2.4 经营时间分异特征
    4.3 徐州市农贸市场空间分异特征的影响因素
        4.3.1 交通区位
        4.3.2 人口密度
        4.3.3 土地价格
        4.3.4 职业性质
        4.3.5 政策规划
        4.3.6 消费者行为
    4.4 小结
5 徐州市农贸市场微观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5.1 徐州市农贸市场微观空间基本组成
        5.1.1 徐州市农贸市场微观空间点要素—销售摊位
        5.1.2 徐州市农贸市场微观空间线要素—经营区域
        5.1.3 徐州市农贸市场微观空间面要素—功能分区
    5.2 徐州市农贸市场微观空间现状调查与分析
        5.2.1 销售摊位分析
        5.2.2 经营区域分析
        5.2.3 功能分区分析
    5.3 徐州市农贸市场微观空间格局特征
        5.3.1 销售摊位特征
        5.3.2 经营区域特征
        5.3.3 功能分区特征
    5.4 徐州市农贸市场微观空间格局特征形成机理
        5.4.1 商品价格价值属性
        5.4.2 商品物理特征
        5.4.3 市场交通区位
        5.4.4 消费者行为特征
        5.4.5 政策规划制度
    5.5 小结
6 徐州市农贸市场的合理布局与建设
    6.1 徐州市农贸市场发展趋势与现存问题
        6.1.1 徐州市农贸市场发展方向
        6.1.2 徐州市农贸市场发展基础
        6.1.3 徐州市农贸市场现状问题
    6.2 农贸市场空间布局的优化原则与要求
        6.2.1 布局优化原则
        6.2.2 总体布局要求
        6.2.3 中观布局要求
        6.2.4 微观布局要求
    6.3 徐州市农贸市场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6.3.1 农贸市场的监督管理
        6.3.2 农贸市场的产权开发
        6.3.3 农贸市场的空间布局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调研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哲;;“新零售”背景下的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8年03期

2 季翔;肖炳科;孙强;;城市机构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配置布局研究——以徐州市主城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7年02期

3 张珊珊;李明;;社区商业发展模式: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建设科技;2016年11期

4 杨柳;;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地理学科中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04期

5 张晓波;段志明;;南昌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问题与建议[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04期

6 刘刚;;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发展趋势研究[J];黑河学刊;2015年08期

7 彭宏文;;浅析灌口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及其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09期

8 周关潮;;农贸市场的超市化问题分析[J];现代商业;2015年11期

9 刘刚;;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演变、动因及发展趋势研究[J];农业经济;2015年01期

10 任宪俊;段益霞;;标准化城镇农贸市场设计心得——以乌兰察布市集宁农贸市场项目为例[J];城市建筑;201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祥;基于AHP结合MOP的农贸市场选址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陈超;几何造型元素在景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3 黄晓微;上海社区商业发展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4 彭光华;昆明市生鲜市场空间格局及其原因分析[D];云南大学;2013年

5 俞田颖;农贸市场选址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6 王开锋;武汉市农贸市场的超市化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7 刘源;传统农贸市场的超市化转型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张华国;拉萨市农产品市场区域布局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9 高明晶;农贸市场超市化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万晖;城市居住区农贸市场建筑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67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67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9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