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脆性岩石破裂过程中特征点的能量密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9 16:53
  岩石的变形破坏过程分为5个阶段:压密阶段弹性阶段稳定破裂阶段非稳定破裂阶段、峰后阶段针对各阶段中的力学联系鲜有研究,本文结合重整化群理论与方法,引入岩石脆性度m值分析岩石变形破坏过程,构建岩石应力变曲线变形膨胀点与峰值强度点的力学联系,并以此建立岩石变形膨胀点与峰值强度点处能量密度联系,研究发现岩石变形膨胀点与峰值强度点处能量密度之比(Ef/Ecd)是一个只依赖岩石脆性度m值的常数,并以此建立脆性岩石破坏模型结合相关脆性岩石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实测数据(Ef/Ecd)与理论值趋势较为一致,且符合较好说明本文建立的能量密度模型能够很好地诠释脆性完整岩石的变形破坏过程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度(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与成果转化处会议论文集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煤岩蠕变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J]. 杨永杰,王德超,赵南南,陈绍杰.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3(01)
[2]弹性-脆性-损伤模型及其在岩石局部破坏研究中的应用[J]. 王学滨,杜亚志,潘一山,陶帅,王玮.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2(04)
[3]岩石单轴压缩条件下裂纹扩展试验研究——以片状岩石为例[J]. 张晓平,王思敬,韩庚友,张兵.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09)
[4]岩石可释放应变能及耗散能的实验研究[J]. 黎立云,谢和平,鞠杨,马旭,王利.  工程力学. 2011(03)
[5]片状岩石全应力应变压缩过程及力学机制试验研究[J]. 于德海,彭建兵,崔春义,孙治国.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0(05)
[6]对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的进一步验证及有关科学问题的讨论[J]. 秦四清,薛雷,王媛媛,黄鑫,泮晓华.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03)
[7]崩滑灾害临界位移演化的指数律[J]. 秦四清,王媛媛,马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05)
[8]孕震断层的多锁固段脆性破裂机制与地震预测新方法的探索[J]. 秦四清,徐锡伟,胡平,王媛媛,黄鑫,泮晓华.  地球物理学报. 2010(04)
[9]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的能量机制[J]. 谢和平,鞠杨,黎立云,彭瑞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09)
[10]岩土材料能量屈服准则研究[J]. 高红,郑颖人,冯夏庭.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12)



本文编号:3041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041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c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