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阿者科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景观改造设计
发布时间:2021-03-17 09:11
阿者科村2014年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保留了哈尼族传统村落典型的特征,即森林、梯田、村寨和水系所形成的“四素同构”的村落形态。全村80%的建筑依然是哈尼族传统的蘑菇房形式,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中五个重点申遗村寨之一。本文在作者对阿者科村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调研测绘和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阿者科村的人居环境进行了多方面的观察对比和分析研究。详细介绍了阿者科村人居环境的基本情况,提出所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对阿者科村人居环境的改造,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二部分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以及传统村落中的人居环境三个概念进行理解和总结,再通过对相似案例的调研提取经验。在理论和案例的基础上对阿者科村人居环境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入手对阿者科村进行深入的了解,提出阿者科村人居环境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村民所需要的生活环境与传统村落风貌保护之间的矛盾。第三部分通过基地分析、村落发展问题分析、调查问卷分析和SWOT分析对阿...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1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递现状图
法云古村村落结构分析图
法云古村现状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省元阳县六个村寨的聚落比较[J]. 霍晓卫,张晶晶,齐晓瑾. 住区. 2013(01)
[2]世界文化遗产日本白川乡合掌造聚落的保存发展之道[J]. 张姗.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3]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选择与控制[J]. 谭宏. 生态经济. 2011(02)
[4]游客行为与传统村落游览区域适度控制研究——以西递村、束河古镇为例[J]. 车震宇,楚珊珊,郑溪. 旅游科学. 2010(02)
[5]中国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机制探析[J]. 罗长海,彭震伟. 上海城市规划. 2010(01)
[6]国外传统村落旅游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李文兵.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9(02)
[7]世界遗产——白川乡的“记忆”[J]. 才津佑美子,徐琼. 民族遗产. 2008(00)
[8]传统保护中审美意识的误区辨析——对《丽江古城传统民居保护维修手册》的再思考[J]. 朱良文. 新建筑. 2007(03)
[9]当古村落成为景区的时候——保护村落景观建设景观村落[J]. 张安蒙. 今日国土. 2006(09)
[10]从箐口村旅游开发谈传统村落的发展与保护[J]. 朱良文. 新建筑. 2006(04)
硕士论文
[1]元阳世界文化遗产区阿者科和牛倮普传统村落保护与整治方法探讨[D]. 王芷淳.昆明理工大学 2015
[2]稻作传统与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保护研究[D]. 陆祥宇.清华大学 2012
[3]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D]. 秦迪.昆明理工大学 2011
[4]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D]. 康健.太原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86912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1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递现状图
法云古村村落结构分析图
法云古村现状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省元阳县六个村寨的聚落比较[J]. 霍晓卫,张晶晶,齐晓瑾. 住区. 2013(01)
[2]世界文化遗产日本白川乡合掌造聚落的保存发展之道[J]. 张姗.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3]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选择与控制[J]. 谭宏. 生态经济. 2011(02)
[4]游客行为与传统村落游览区域适度控制研究——以西递村、束河古镇为例[J]. 车震宇,楚珊珊,郑溪. 旅游科学. 2010(02)
[5]中国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机制探析[J]. 罗长海,彭震伟. 上海城市规划. 2010(01)
[6]国外传统村落旅游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李文兵.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9(02)
[7]世界遗产——白川乡的“记忆”[J]. 才津佑美子,徐琼. 民族遗产. 2008(00)
[8]传统保护中审美意识的误区辨析——对《丽江古城传统民居保护维修手册》的再思考[J]. 朱良文. 新建筑. 2007(03)
[9]当古村落成为景区的时候——保护村落景观建设景观村落[J]. 张安蒙. 今日国土. 2006(09)
[10]从箐口村旅游开发谈传统村落的发展与保护[J]. 朱良文. 新建筑. 2006(04)
硕士论文
[1]元阳世界文化遗产区阿者科和牛倮普传统村落保护与整治方法探讨[D]. 王芷淳.昆明理工大学 2015
[2]稻作传统与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保护研究[D]. 陆祥宇.清华大学 2012
[3]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D]. 秦迪.昆明理工大学 2011
[4]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D]. 康健.太原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86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086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