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地区集中供热系统热源改造及运行优化
发布时间:2021-04-03 23:08
供热问题涉及到民生问题,是北方地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必须优先考虑的重点内容,业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水平评判标准之一。采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可回收工业余热,将工业余热水热能的品位提高,作为冬季采暖热源供给热用户。因此研究吸收式热泵供热技术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以南堡地区集中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化工余热水对其进行热源改造及优化,替代原凝汽式机组低真空供热热源。首先,分析了余热资源的利用现状和余热源集中供热系统;其次,对比分析了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煅烧炉冷却水和电厂循环水两种余热资源特性,根据能源最优利用原则,确定了选择化工专业煅烧炉冷却水为南堡地区集中供热系统的替代热源,进行了热泵机组选型及热泵回收技术的方案设计,并对其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探讨了蒸汽压力、余热水温度和供热回水温度等参数对热泵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运行中出现的加热蒸汽压力低以及余热水量减少的原因及优化方案,对合理利用余热水资源、提高供热系统经济性提出了优化方案。溴化锂热泵机组与汽水换热器并联的集中供热方式,不仅能保证南堡地区冬季供热的需求,而且拓宽了吸收式热泵在余热利用方面...
【文章来源】: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吸收器左侧结垢图
第 4 章 热泵集中供暖系统的运行优化热器的腐蚀。当含有大量杂质和泥沙的余热水流经换热管时,由于余热水压力,循环水中的杂质及泥沙会慢慢沉积,严重时堵塞换热管。杂质及泥沙的沉积统运行工况愈发恶化,造成机组性能下降,甚至引起机组换热管冻裂等严重后图29~32为吸收器换热管结垢和泥沙淤堵图片)。
图 29 吸收器左侧结垢图 图 30 吸收器右侧结垢图Fig.29 Scale drawing of the absorber left Fig.30 Scale drawing of the absorber righ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化工余热源集中供热系统运行优化[J]. 刘霖,赵斌,高明非,刘晓,董昌伟,王亚林. 节能. 2017(08)
[2]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及其在电站冷却水余热回收中的应用[J]. 赵阳,梁磊,马青川,孟昱言,王斌,王春生.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16(05)
[3]330MW机组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收球率低原因分析[J]. 王谦. 科技展望. 2016(05)
[4]回收循环水余热的热泵供热系统经济性分析[J]. 周振起,崔春晖,袁猛,高菲. 节能. 2015(12)
[5]换热温差对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回收废热的影响![J]. 王子彪,杨勃,熊伟,范婷婷,李凤雪.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19)
[6]溴化锂Ⅰ类吸收式热泵在热电厂中的应用[J]. 刘启军. 吉林电力. 2015(01)
[7]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模拟研究[J]. 车德勇,吕婧,高龙,李少华,白章. 热力发电. 2014(12)
[8]吸收式热泵在热电厂利用的节能效果[J]. 沈晓懿,董委,何屏. 节能技术. 2014(06)
[9]吸收式热泵在辽河油田地区的应用研究[J]. 赵福建.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20)
[10]正确选用散热器 科学安全采暖[J]. 肖曰嵘.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4(08)
硕士论文
[1]吸收式热泵在热电联产供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孙兵.青岛理工大学 2016
[2]热泵技术及其在空冷热电厂的应用研究[D]. 冀佳蓉.华北电力大学 2015
[3]基于新型热交换器的集中供热监控系统的设计[D]. 袁宁.大连理工大学 2015
[4]吸收式热泵回收汽机乏汽余热技术研究[D]. 王曙.华北电力大学 2015
[5]热泵技术在25MW供热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中的研究[D]. 刘福秋.华北电力大学 2014
[6]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及热力站控制系统的研究[D]. 张立启.太原理工大学 2014
[7]汽轮机乏汽余热能提质利用研究[D]. 杨玉华.河北联合大学 2014
[8]回收工业余热废热用于集中供热的研究[D]. 张亮.山东建筑大学 2012
[9]区域供热管网设计方案的优选研究[D]. 邵蓉.天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17255
【文章来源】: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吸收器左侧结垢图
第 4 章 热泵集中供暖系统的运行优化热器的腐蚀。当含有大量杂质和泥沙的余热水流经换热管时,由于余热水压力,循环水中的杂质及泥沙会慢慢沉积,严重时堵塞换热管。杂质及泥沙的沉积统运行工况愈发恶化,造成机组性能下降,甚至引起机组换热管冻裂等严重后图29~32为吸收器换热管结垢和泥沙淤堵图片)。
图 29 吸收器左侧结垢图 图 30 吸收器右侧结垢图Fig.29 Scale drawing of the absorber left Fig.30 Scale drawing of the absorber righ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化工余热源集中供热系统运行优化[J]. 刘霖,赵斌,高明非,刘晓,董昌伟,王亚林. 节能. 2017(08)
[2]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及其在电站冷却水余热回收中的应用[J]. 赵阳,梁磊,马青川,孟昱言,王斌,王春生.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16(05)
[3]330MW机组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收球率低原因分析[J]. 王谦. 科技展望. 2016(05)
[4]回收循环水余热的热泵供热系统经济性分析[J]. 周振起,崔春晖,袁猛,高菲. 节能. 2015(12)
[5]换热温差对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回收废热的影响![J]. 王子彪,杨勃,熊伟,范婷婷,李凤雪.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19)
[6]溴化锂Ⅰ类吸收式热泵在热电厂中的应用[J]. 刘启军. 吉林电力. 2015(01)
[7]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模拟研究[J]. 车德勇,吕婧,高龙,李少华,白章. 热力发电. 2014(12)
[8]吸收式热泵在热电厂利用的节能效果[J]. 沈晓懿,董委,何屏. 节能技术. 2014(06)
[9]吸收式热泵在辽河油田地区的应用研究[J]. 赵福建.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20)
[10]正确选用散热器 科学安全采暖[J]. 肖曰嵘.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4(08)
硕士论文
[1]吸收式热泵在热电联产供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孙兵.青岛理工大学 2016
[2]热泵技术及其在空冷热电厂的应用研究[D]. 冀佳蓉.华北电力大学 2015
[3]基于新型热交换器的集中供热监控系统的设计[D]. 袁宁.大连理工大学 2015
[4]吸收式热泵回收汽机乏汽余热技术研究[D]. 王曙.华北电力大学 2015
[5]热泵技术在25MW供热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中的研究[D]. 刘福秋.华北电力大学 2014
[6]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及热力站控制系统的研究[D]. 张立启.太原理工大学 2014
[7]汽轮机乏汽余热能提质利用研究[D]. 杨玉华.河北联合大学 2014
[8]回收工业余热废热用于集中供热的研究[D]. 张亮.山东建筑大学 2012
[9]区域供热管网设计方案的优选研究[D]. 邵蓉.天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17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117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