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浮宫镇骑楼街区民俗活动空间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1 09:55
本文通过对漳州浮宫镇骑楼街区民俗活动空间的研究,充分剖析出其中蕴含的骑楼街区规划、公共场所营造以及私宅民居建设的传统经验,并揭示出乡镇骑楼民俗活动空间对于公共生活与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本研究有助于推动乡镇骑楼研究与民俗活动研究的交叉融合,也有利于城镇化进程中闽南地区民俗活动的保护传承,同时对于当代乡镇骑楼在遗产保护、街区更新、产业发展等方面亦有借鉴意义。在本课题中,综合运用文献调研、田野调查、深入访谈和图说表达等方法进行研究,并且对于民俗活动的调研采取特定节日与时间进行追踪。研究总体观点表明,相比于城市骑楼民俗活动空间的缺乏,浮宫镇骑楼街区民俗活动空间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全域覆盖景象,其散布融合于骑楼街区公共场所与私家民宅中。研究内容整体分为三大部分。在背景研究部分,一方面阐述了骑楼在福建省域范围内的传播与散布以及闽南地区乡镇骑楼整体概况;另一方面梳理出闽南地区和浮宫镇骑楼街区多样性的民俗活动。在主体研究部分,主要从总体布局、公共空间营造、私宅民居建设三个方面来挖掘丰富的民俗活动空间营造经验。在总体布局层面,从规划的视角来分析浮宫镇骑楼民俗活动空间分布,包括骑楼街区的建设背景解读、...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民俗活动与乡镇骑楼和城市骑楼的不同关系
研究范围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涉侨文化的当代价值——以闽粤侨乡为案例的研究[J]. 李玉茹.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7(01)
[2]天时与人时的融通:清明礼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 萧放.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6(04)
[3]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J]. 吴一洲,陈前虎,郑晓虹. 规划师. 2016(07)
[4]黄龙客家古村落民间信仰空间与村落环境的有机融合[J]. 谷娟,王珊. 中外建筑. 2016(06)
[5]台湾嘉应庙“冲水路 迎客王”民俗[J]. 蔡尤资. 福建史志. 2015(06)
[6]浅论礼俗音乐在民俗活动中的功用[J]. 李艺. 音乐创作. 2013(07)
[7]闽南土地公信仰及其当代社会价值[J]. 郑镛.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8]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空间发展特征研究——基于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J]. 朱金,潘嘉虹,朱晓峰. 城市规划. 2013(05)
[9]民俗活动与村落公共空间的关系探讨——以陕县地坑院村落为例[J]. 李建东,宋亚亭. 华中建筑. 2013(02)
[10]“礼”对中国传统建筑之影响[J]. 谷建辉,董睿. 东岳论丛. 2013(02)
博士论文
[1]仪式、象征与秩序[D]. 刘锦春.南开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黄龙客家古村落民间信仰空间研究[D]. 谷娟.华侨大学 2017
[2]漳州女神信仰研究[D]. 张月凤.闽南师范大学 2016
[3]景德镇民间信仰文化景观研究[D]. 杨丰羽.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2
[4]豫南农村大铜器民俗活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李慧娜.广西师范大学 2010
[5]未曾忘却的记忆—赣南全南县南迳镇“车马灯”民俗活动研究[D]. 何珊.江西师范大学 2008
[6]闽南护法区研究[D]. 张慧卿.福建师范大学 2005
[7]泉州官式大厝与北京四合院典型模式的比较研究[D]. 赵鹏.华侨大学 2004
[8]泉州近代与当代骑楼比较研究[D]. 王珊.华侨大学 2003
[9]汽车与近代中国社会[D]. 马建华.华中师范大学 2002
[10]玄天上帝信仰研究[D]. 王辉.福建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31043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民俗活动与乡镇骑楼和城市骑楼的不同关系
研究范围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涉侨文化的当代价值——以闽粤侨乡为案例的研究[J]. 李玉茹.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7(01)
[2]天时与人时的融通:清明礼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 萧放.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6(04)
[3]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J]. 吴一洲,陈前虎,郑晓虹. 规划师. 2016(07)
[4]黄龙客家古村落民间信仰空间与村落环境的有机融合[J]. 谷娟,王珊. 中外建筑. 2016(06)
[5]台湾嘉应庙“冲水路 迎客王”民俗[J]. 蔡尤资. 福建史志. 2015(06)
[6]浅论礼俗音乐在民俗活动中的功用[J]. 李艺. 音乐创作. 2013(07)
[7]闽南土地公信仰及其当代社会价值[J]. 郑镛.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8]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空间发展特征研究——基于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J]. 朱金,潘嘉虹,朱晓峰. 城市规划. 2013(05)
[9]民俗活动与村落公共空间的关系探讨——以陕县地坑院村落为例[J]. 李建东,宋亚亭. 华中建筑. 2013(02)
[10]“礼”对中国传统建筑之影响[J]. 谷建辉,董睿. 东岳论丛. 2013(02)
博士论文
[1]仪式、象征与秩序[D]. 刘锦春.南开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黄龙客家古村落民间信仰空间研究[D]. 谷娟.华侨大学 2017
[2]漳州女神信仰研究[D]. 张月凤.闽南师范大学 2016
[3]景德镇民间信仰文化景观研究[D]. 杨丰羽.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2
[4]豫南农村大铜器民俗活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李慧娜.广西师范大学 2010
[5]未曾忘却的记忆—赣南全南县南迳镇“车马灯”民俗活动研究[D]. 何珊.江西师范大学 2008
[6]闽南护法区研究[D]. 张慧卿.福建师范大学 2005
[7]泉州官式大厝与北京四合院典型模式的比较研究[D]. 赵鹏.华侨大学 2004
[8]泉州近代与当代骑楼比较研究[D]. 王珊.华侨大学 2003
[9]汽车与近代中国社会[D]. 马建华.华中师范大学 2002
[10]玄天上帝信仰研究[D]. 王辉.福建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31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13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