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地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5 07:43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用地矛盾更加紧张,建设大型绿色活动空间几乎成为奢望。而城市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大规模断裂式的更新模式已暴露其弊端,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模式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绿色活动空间的需求也极为迫切。在这种背景下,微型公园应运而生。本文在明确微型公园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界定本文微型公园的研究范畴。针对城市发展、人们生活对绿色环境的需求和因设计思维导致园林景观中出现“千景一面”的现象,确定本文研究重点——基于场地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设计。首先,对场地特征、微型公园的概念进行解读,将微型公园与其他类型公园进行比较,总结出微型公园具有面积小、使用功能简单、边界不明确等特性。其次,分析国内外相关典型案例,总结国内外微型公园的优秀设计手法。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文脉延续等理论为指导,遵循自然生态性、地域化等原则,总结场地特征的表达手法,并对微型公园的功能区、边界空间、道路、植物景观、景观设施、地形、水体等基于场地特征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最后,以孟津县微型公园景观设计为实例,通过分析孟津县自然地理...
【文章来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微型公园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微型公园国外研究进展
1.2.2 微型公园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阅读与资料收集法
1.3.2 比较法
1.3.3 案例分析法
1.3.4 实地调研法
1.3.5 归纳演绎法
1.3.6 实际案例验证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场地特征与微型公园概述
2.1 场地特征概述
2.1.1 自然地理特征
2.1.2 历史人文特征
2.1.3 区位特征
2.1.4 场地现状特征
2.2 微型公园的界定
2.2.1 微型公园的定义
2.2.2 微型公园的特点
2.2.3 微型公园的类型
2.2.4 微型公园的功能
2.2.5 微型公园的规划布局
2.3 微型公园与其他类型公园的比较
2.3.1 微型公园与车位微公园的比较
2.3.2 微型公园与城市公园的比较
2.3.3 微型公园与街心公园的比较
2.3.4 微型公园与小区游园的比较
2.3.5 微型公园与街旁绿地的比较
2.3.6 小结
2.4 微型公园特性总结
2.4.1 面积特性
2.4.2 使用功能特性
2.4.3 边界特性
2.4.4 景观特性
第三章 微型公园及相关案例分析和总结
3.1 国外案例分析
3.1.1 佩雷公园
3.1.2 绿亩公园
3.1.3 波特兰坦纳斯普林斯公园
3.1.4 高线公园
3.2 国内案例分析
3.2.1 香港百子里公园
3.2.2 上海创智公园
3.2.3 北京八大处街角公园
3.2.4 西安万科东方传奇示范区
3.3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场地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4.1 相关理论概述
4.1.1 城市绿地系统理论
4.1.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
4.1.3 符号学理论
4.1.4 文脉延续理论
4.1.5 可持续发展论
4.1.6 环境行为学理论
4.2 设计原则概述
4.2.1 地域化原则
4.2.2 艺术性原则
4.2.3 自然生态性原则
4.2.4 可持续原则
4.2.5 人性化原则
4.3 场地特征的表达方式
4.3.1 直接表达
4.3.2 抽象凝炼
4.3.3 保留
4.3.4 修缮
4.3.5 再现
4.3.6 提取
4.3.7 象征
4.3.8 隐喻
4.3.9 借鉴
4.4 基于场地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构成要素设计研究
4.4.1 功能区设计
4.4.2 边界区设计
4.4.3 道路设计
4.4.4 植物设计
4.4.5 景观设施
4.4.6 地形设计
4.4.7 水景设计
第五章 设计实例—孟津县微型公园景观设计
5.1 项目背景
5.2 上位规划解读
5.2.1 孟津县微型公园规划布局
5.3 微型公园景观设计实例
5.3.1 基于自然地理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设计
5.3.2 基于历史人文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设计
5.3.3 基于区位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设计
5.3.4 基于场地现状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设计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口袋公园——城市的休闲小氧吧[J]. 师阳阳. 中国园艺文摘. 2017(08)
[2]我国口袋公园研究及应用现状[J]. 陈婷婷,王东玮,施富超,孙宝腾. 中国园艺文摘. 2017(02)
[3]权宜之计?——旧金山“车位微公园计划”解读[J]. 赵建彤. 城市设计. 2016(05)
[4]袖珍公园缓解人群精神压力的影响因子研究[J]. 谭少华,彭慧蕴. 中国园林. 2016(08)
[5]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途径[J]. 任栩辉,叶彬彬,刘青林.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5(01)
[6]建筑艺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隐喻表达[J]. 林超. 安顺学院学报. 2014(06)
[7]地域文化特色在城市景观小品中的表达[J]. 马岩,李鹏波. 现代园艺. 2013(19)
[8]浅析城市口袋公园建设的意义及规划设计[J]. 葛舒眉. 江西农业学报. 2012(03)
[9]县域滨水口袋公园规划设计——以金寨县潘冲河口袋公园为例[J]. 许伟. 农技服务. 2011(04)
[10]尊重场地特征 创造特色景观——以合肥黄山路与怀宁路交叉口城市公园规划为例[J]. 沈欣映. 城市规划. 2010(S1)
博士论文
[1]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D]. 卢圣.北京林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济宁市微型公园的建设研究[D]. 张苏.曲阜师范大学 2016
[2]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要素设计研究[D]. 丁峰.安徽农业大学 2016
[3]口袋公园布局与设计探究[D]. 余浏.合肥工业大学 2016
[4]基于五感叙事模式下城市口袋公园设计研究[D]. 王敏.青岛理工大学 2015
[5]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安新县雁翎公园规划设计[D]. 刘伟越.河北农业大学 2015
[6]街心公园绿地空间声景观优化研究[D]. 王学值.天津大学 2014
[7]基于“三元论”的寒地城市口袋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李思博娜.东北农业大学 2013
[8]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王君.山东建筑大学 2013
[9]城市高密度地区公共空间改进策略研究[D]. 魏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
[10]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尺度探析[D]. 陈岚.西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38924
【文章来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微型公园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微型公园国外研究进展
1.2.2 微型公园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阅读与资料收集法
1.3.2 比较法
1.3.3 案例分析法
1.3.4 实地调研法
1.3.5 归纳演绎法
1.3.6 实际案例验证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场地特征与微型公园概述
2.1 场地特征概述
2.1.1 自然地理特征
2.1.2 历史人文特征
2.1.3 区位特征
2.1.4 场地现状特征
2.2 微型公园的界定
2.2.1 微型公园的定义
2.2.2 微型公园的特点
2.2.3 微型公园的类型
2.2.4 微型公园的功能
2.2.5 微型公园的规划布局
2.3 微型公园与其他类型公园的比较
2.3.1 微型公园与车位微公园的比较
2.3.2 微型公园与城市公园的比较
2.3.3 微型公园与街心公园的比较
2.3.4 微型公园与小区游园的比较
2.3.5 微型公园与街旁绿地的比较
2.3.6 小结
2.4 微型公园特性总结
2.4.1 面积特性
2.4.2 使用功能特性
2.4.3 边界特性
2.4.4 景观特性
第三章 微型公园及相关案例分析和总结
3.1 国外案例分析
3.1.1 佩雷公园
3.1.2 绿亩公园
3.1.3 波特兰坦纳斯普林斯公园
3.1.4 高线公园
3.2 国内案例分析
3.2.1 香港百子里公园
3.2.2 上海创智公园
3.2.3 北京八大处街角公园
3.2.4 西安万科东方传奇示范区
3.3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场地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4.1 相关理论概述
4.1.1 城市绿地系统理论
4.1.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
4.1.3 符号学理论
4.1.4 文脉延续理论
4.1.5 可持续发展论
4.1.6 环境行为学理论
4.2 设计原则概述
4.2.1 地域化原则
4.2.2 艺术性原则
4.2.3 自然生态性原则
4.2.4 可持续原则
4.2.5 人性化原则
4.3 场地特征的表达方式
4.3.1 直接表达
4.3.2 抽象凝炼
4.3.3 保留
4.3.4 修缮
4.3.5 再现
4.3.6 提取
4.3.7 象征
4.3.8 隐喻
4.3.9 借鉴
4.4 基于场地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构成要素设计研究
4.4.1 功能区设计
4.4.2 边界区设计
4.4.3 道路设计
4.4.4 植物设计
4.4.5 景观设施
4.4.6 地形设计
4.4.7 水景设计
第五章 设计实例—孟津县微型公园景观设计
5.1 项目背景
5.2 上位规划解读
5.2.1 孟津县微型公园规划布局
5.3 微型公园景观设计实例
5.3.1 基于自然地理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设计
5.3.2 基于历史人文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设计
5.3.3 基于区位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设计
5.3.4 基于场地现状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设计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口袋公园——城市的休闲小氧吧[J]. 师阳阳. 中国园艺文摘. 2017(08)
[2]我国口袋公园研究及应用现状[J]. 陈婷婷,王东玮,施富超,孙宝腾. 中国园艺文摘. 2017(02)
[3]权宜之计?——旧金山“车位微公园计划”解读[J]. 赵建彤. 城市设计. 2016(05)
[4]袖珍公园缓解人群精神压力的影响因子研究[J]. 谭少华,彭慧蕴. 中国园林. 2016(08)
[5]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途径[J]. 任栩辉,叶彬彬,刘青林.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5(01)
[6]建筑艺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隐喻表达[J]. 林超. 安顺学院学报. 2014(06)
[7]地域文化特色在城市景观小品中的表达[J]. 马岩,李鹏波. 现代园艺. 2013(19)
[8]浅析城市口袋公园建设的意义及规划设计[J]. 葛舒眉. 江西农业学报. 2012(03)
[9]县域滨水口袋公园规划设计——以金寨县潘冲河口袋公园为例[J]. 许伟. 农技服务. 2011(04)
[10]尊重场地特征 创造特色景观——以合肥黄山路与怀宁路交叉口城市公园规划为例[J]. 沈欣映. 城市规划. 2010(S1)
博士论文
[1]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D]. 卢圣.北京林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济宁市微型公园的建设研究[D]. 张苏.曲阜师范大学 2016
[2]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要素设计研究[D]. 丁峰.安徽农业大学 2016
[3]口袋公园布局与设计探究[D]. 余浏.合肥工业大学 2016
[4]基于五感叙事模式下城市口袋公园设计研究[D]. 王敏.青岛理工大学 2015
[5]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安新县雁翎公园规划设计[D]. 刘伟越.河北农业大学 2015
[6]街心公园绿地空间声景观优化研究[D]. 王学值.天津大学 2014
[7]基于“三元论”的寒地城市口袋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李思博娜.东北农业大学 2013
[8]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王君.山东建筑大学 2013
[9]城市高密度地区公共空间改进策略研究[D]. 魏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
[10]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尺度探析[D]. 陈岚.西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38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138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