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协同理论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格局生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01:49
  城市化的发展带来城市区域中用地结构的重新组合,这种变化必然导致城市空间格局发生演变,城市公园绿地空间格局也不例外。城市公园绿地空间格局的变化对社会经济与生态功能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协同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城市公园系统协同理论基础,提出协同规划方法,在规划实践中最大化实现城市公园系统综合功能,优化公园绿地空间格局。首先,本文概述协同理论与城市公园系统关联性,总结城市公园绿地空间体系构建思路,提出系统协同运行机制是理论基础,并在理论指导下探索系统协同规划方法。本文研究本质目标是发现城市公园系统协同进化规律,在系统规划中遵循并优化这种内生规则,建构适应城市发展需求与现实条件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格局。其次,从系统运行的动态规律角度,总结城市公园系统协同动力因子与运行原理。其中动力因子有基础因子、经济因子、社会因子与功能实现因子,这些因子在绿地空间格局的生成中都具有直接的推动力作用;并通过序参量、反馈机制和支配论说明系统协同运行的原理。然后,构建城市公园系统协同规划方法。阐述协同规划机制基本规划层次,即从城市公园系统条件、要素、结构和网络布局四个层次进行优化。总结出协同规划机制实现框架为四个步...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协同理论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格局生成机制研究


城市公园系统与系统论关联图(图片来源:自绘)

关联图,城市公园系统,空间层次,图片


城市公园系统与系统论关联图(图片来源:自绘) 图 1-2 城市公园系统的空间层次图(图片来ssociation diagram of urban park system and system theory Fig1-2 Spatial hierarchy map of park green space (2)景观生态学理论德国生物地理学家 C.Troll 于 1939 年首次提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他主要是生态学的概念进行生物学与地理学两个领域的研究[18]。在景观生态学中,各的组合方式或空间分布结构表现为均匀、聚集和随机分布三种形式,景观的是景观要素,景观的结构、景观格局与景观的多样性等方面均受到自身面积

城市公园系统,来源,图片,协同理论


图 3-1 城市公园系统的组成划分(图片来源:自绘)Fig3-1 Composition and division of urban park system3.3 基于协同理论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体系构建思路城市公园系统协同的主要目的是使系统整体由低级到高级的方向发展,通过协同使形成的绿地空间格局得以优化。本文基于协同理论探索城市公园绿地空间格局生成机制,重点划分为两个内容进行概括(见图 3-2):一是城市公园系统协同理论基础--协同运行机制,城市公园系统在生成演进过程中遵循与环境适应的内生规则,这是研究空间格局生成理论基础,而系统协同运行机制是生成的主动力;二是城市公园系统协同规划方法--协同规划机制,这是在尊重绿地空间格局自身演化规则的基础上,把规划植入生成过程中。城市公园绿地空间格局本质是内生规则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绿地系统多功能协同布局模式研究[J]. 郭春华,李宏彬,肖冰,阚淑霞.  中国园林. 2013(06)
[2]顺应我国国情条件的城镇化问题的严峻思考[J]. 姚士谋,陆大道,陈振光,李昌峰,王聪,吴建楠.  经济地理. 2012(05)
[3]基于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的城市绿地空间评价与规划研究[J]. 刘滨谊,贺炜,刘颂.  中国园林. 2012(05)
[4]基于游憩功能的城市绿地布局——以扬州市为例[J]. 谷康,曹静怡.  中国园林. 2012(03)
[5]公园里的社会冲突 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J]. 李德英.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11)
[6]城市水域生态格局的内涵及作用机制[J]. 于海霞,徐礼强,张强,陈晓宏.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06)
[7]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J]. 李改维.  中国城市林业. 2010(03)
[8]城市绿地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研究——以无锡市区为例[J]. 刘颂,刘滨谊.  中国园林. 2010(03)
[9]煤炭开采区生态补偿的体制与机制研究[J]. 张思锋,张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10]城市公园绿地周边环境管理研究——以上海市城市公园绿地为例[J]. 徐志虎,绪立渊.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0)

博士论文
[1]自组织理论下城市风貌规划优化研究[D]. 李绍燕.天津大学 2013
[2]城市风貌协同优化理论与规划方法研究[D]. 王敏.华中科技大学 2012
[3]城市开放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及优化研究[D]. 邵大伟.南京师范大学 2011
[4]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变异与生态环境效应互动机制研究[D]. 黄木易.浙江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快速城镇化地区绿地空间格局评价与调控研究[D]. 贾媛媛.安徽建筑大学 2015
[2]基于形态因子分析的湘潭绿地空间格局构建[D]. 侯硕.北京林业大学 2015
[3]基于系统论视角下的城市公园系统构建研究[D]. 车铭哲.重庆大学 2013
[4]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研究[D]. 齐程宏.天津科技大学 2013
[5]基于系统论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研究[D]. 柏森.南京林业大学 2011
[6]西安城市公园体系空间布局研究[D]. 王蕾.西北大学 2010
[7]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章茜茜.浙江农林大学 2010
[8]福州市绿地斑块生态建设研究[D]. 郭玉华.福建农林大学 2010
[9]游憩导向的荣昌县城公园绿地系统规划探讨[D]. 朱华明.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40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140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e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