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金口海商文化传统村落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6 13:17
  自明末以来,金口港在胶东就是一个有名的商埠。在经历了一段由兴起、发展、辉煌到衰落的完整历史后,金口古港为后人留下了影响深远的海商文化。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孕育了金口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群,然而随着金口港的衰落以及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些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传统村落及其承载的海商文化正面临着消亡和衰弱的危机,因此有必要对金口海商文化及其影响下的传统村落群进行研究和保护。本文首先对金口传统村落群和海商文化进行解读,明确海商文化对金口传统村落群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借助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利用Google Earth、ArcGis技术,将大量实地调研数据信息进行归类整理,构建了金口海商文化传统村落群综合数据库;其次从物质空间与人文形态两个方面分析总结了金口传统村落群的村落形态特征,从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及建筑装饰四个方面分析总结了金口传统村落群的建筑特征,并探讨村落形态特征、建筑特征的形成与海商文化的关联;最后对金口海商文化传统村落群提出保护建议。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目的,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并对金口海商文化传统村落群... 

【文章来源】: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现状与困境
        1.1.2 金口海商文化传统村落研究价值
    1.2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解释
        1.2.1 研究对象与选题
        1.2.2 研究内容
        1.2.3 相关概念解释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1.3.2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金口传统村落群概况与海商文化解读
    2.1 金口传统村落群概况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历史沿革
        2.1.3 现状发展
    2.2 金口海商文化解读
        2.2.1 金口古港海商贸易
        2.2.2 金口知名商人
        2.2.3 海商信仰
    2.3 金口海商古道与村落群海商化
        2.3.1 金口海商古道的形成
        2.3.2 村落群职能的海商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口海商文化传统村落群综合数据库构建
    3.1 村落文化因子
    3.2 建筑文化因子
    3.3 综合数据库的构建
        3.3.1 技术路线
        3.3.2 数据库的构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口传统村落群村落形态特征
    4.1 村落外部形态特征——物质空间构成
        4.1.1 村落选址特征
        4.1.2 村落规模特征
        4.1.3 组团关系特征
        4.1.4 布局模式特征
        4.1.5 街巷组织特征
    4.2 村落内部形态特征——人文形态构成
        4.2.1 村落姓氏类型特征
        4.2.2 村落群职能特征
        4.2.3 民俗文化特征
    4.3 村落形态特征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口传统村落群传统建筑特征
    5.1 建筑布局特征
        5.1.1 建筑组合形式特征
        5.1.2 建筑布局与平面形制特征
    5.2 建筑结构特征
        5.2.1 建筑构架特征
        5.2.2 建筑屋顶特征
        5.2.3 建筑山墙特征
    5.3 建筑材料与装饰特征
        5.3.1 建筑材料特征
        5.3.2 建筑装饰特征
    5.4 传统建筑特征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金口传统村落群的保护建议
        6.2.1 对村落形态的保护的建议
        6.2.2 对传统建筑保护的建议
        6.2.3 对海商文化的保护建议
    6.3 论文有待研究之处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189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189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1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