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GIS的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株洲市云龙示范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19 03:43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底线思维”已经成为推进城市重大改革决策的基本共识,因此,从用地生态安全角度着手,保障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分配,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是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作为实现城市土地合理规划利用的重要手段。目前仍然存在评价指标不统一,评价方法主观性强等问题。本研究在总结梳理国内外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结合湖南省株洲市云龙示范区的规划建设需要,构建了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最终确定区域的用地适宜性等级。最后从城市生态安全的角度提出空间管制措施,为云龙相关规划部门建设用地选择和布局提供参考。第一部分是基础研究,主要对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相关概念、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可发现国内外对于土地评价的重点均开始转向生态和环境要素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上国外在应用数据库、模拟分析、空间分析的技术方面较成熟,而国内对于GIS技术的应用正处于不断探索阶段。第二部分是方法研究,主要从GIS数据库建立、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和模型、指标量化和适宜性评价... 

【文章来源】: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1.6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主要理论支撑
    2.1 概念界定
        2.1.1 建设用地
        2.1.2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2.1.3 生态适宜性评价
    2.2 相关理论
        2.2.1 生态城市规划理论
        2.2.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论
        2.2.3 空间分析理论
第三章 基于GIS的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
    3.1 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涉及GIS数据格式
        3.1.1 地理信息系统
        3.1.2 GIS数据格式
    3.2 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
        3.2.1 生态因子叠加法
        3.2.2 生态因子组合法
    3.3 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
        3.3.1 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
        3.3.2 其他评价模型
    3.4 指标量化的方法
        3.4.1 权重确定方法
        3.4.2 指标评分方法
    3.5 基于GIS技术的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流程
第四章 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1 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1 生态保护优先原则
        4.1.2 综合性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
        4.1.3 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4.2 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
        4.2.1 基础评价因子
        4.2.2 生态限制因子
    4.3 评价因子分析
        4.3.1 基础评价因子
        4.3.2 生态限制因子
        4.3.3 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第五章 GIS支持下的云龙示范区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5.1 研究区概况
    5.2 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5.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5.2.2 评价模型
        5.2.3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5.3 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处理
        5.3.1 数据库建立
        5.3.2 数据处理
    5.4 基于GIS的单因子评价分级
        5.4.1 自然条件因子评价
        5.4.2 社会经济因子分析
        5.4.3 生态限制因子分析
    5.5 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第六章 基于评价结果的云龙示范区用地开发导则
    6.1 用地开发现状分析
        6.1.1 用地开发现状
        6.1.2 现状用地与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比对
    6.2 空间管制措施与用地开发导则
        6.2.1 空间管制措施
        6.2.2 适宜建设区用地开发导则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IS与MAXENT模型分析的国家公园传统用地适宜性评价及应用研究——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J]. 谢新锐,李亭亭,汪正祥,谢启姣,林丽群.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2]长株潭地区生态乡村建设评价——以株洲市云田村为例[J]. 宋丽美,赵先超,陈光明.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7(04)
[3]基于GIS的低丘缓坡土地利用建设适宜性评价——以大理市为例[J]. 张洪,曹京,董世杰.  安徽农业科学. 2017(06)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 罗玮祥,张廷玉.  绿色科技. 2016(16)
[5]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多模型秦岭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以商洛市商州区为例[J]. 张海龙,郭彦龙,高蓓.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6(04)
[6]我国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综述[J]. 李坤,岳建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S1)
[7]GIS支持下的湖北省赤壁市低丘缓坡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J]. 李伟松,李江风,钟紫玲.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4(01)
[8]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分析研究[J]. 吕杰,袁希平,甘淑.  中国农学通报. 2013(35)
[9]基于GIS的山地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岚皋县中心城区为例[J]. 周潮,南晓娜.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11(02)
[10]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技术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 孙华芬,赵俊三,潘邦龙,肖龙山.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01)

硕士论文
[1]武汉市江夏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D]. 王松.华中科技大学 2016
[2]GIS支持下的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D]. 李可.湖北大学 2014
[3]成渝经济区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郭琳.四川农业大学 2013
[4]基于生态适宜性的城镇拓展区空间布局研究[D]. 彭涛.西南大学 2012
[5]基于GIS的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 李婷.昆明理工大学 2012
[6]大连北三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D]. 张丽媛.辽宁师范大学 2011
[7]基于GIS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 文浩帆.西北大学 2010
[8]GIS支持下的山地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 南晓娜.西北大学 2009
[9]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研究[D]. 朱晓芸.浙江大学 2008
[10]基于GIS的工业园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D]. 朱虹.大连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95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195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3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