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旅游的贵州郎德苗寨文化景观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7 18:49
目前,乡村旅游使乡村经济得到了发展,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和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然而,由于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相对国外来说还不够成熟,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明显不足。目前国内对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普遍存在开发建设的盲目性,跟风严重,缺乏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打造,形成千村一面的局面。也由于乡村旅游开发后文化同质化严重,导致各传统村落不能形成长久的吸引力。本文为解决郎德苗寨在新一轮旅游开发中能够在众多传统苗寨竞争局面下能够脱颖而出的问题提出思考与实践,提出传统村落乡村旅游开发的方法与实施路径,供之后类似乡村旅游开发村落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本文结合旅游学、景观学、人类学、民族学等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国内外针对传统村落乡村旅游开发的思考,对国内外文化景观研究做了相对完善的研究,得出当今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实质是寻找当地地方集体记忆,体验各乡村旅游点的与众不同。同时对国内外类似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包括实地走访,发现乡村旅游开发与文化景观保护、传承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作用的优良辩证关系。发现乡村旅游发展成功必须依赖于对基地的详细了解和对当地文化景观特点深入研究;文化景观较好地传承与塑造,能够使乡村旅游区...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交通工具——马车(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om.cn/cyzq678)
古树绿荫(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om.cn/cyzq678)
原了朱家角古镇往日的秀美与静好(图 2-6)。文化方面,朱家角古镇充分地保留了当地的藏书、田山歌等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节庆。同时大力保护历史建筑,众多民宅被列为区级历史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等。针对综合分析后的古镇现状以及上海市政府出台的关于 一城九镇 建设要求,在充分分析了朱家角其自身资源基础上,依托朱家角的区位优势,挖掘其文化内涵,编制了《朱家角中心镇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使江南古镇的韵味得以凸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城镇化中沈阳经济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对策建议[J]. 崔剑生,赵承华.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5(08)
[2]政策工具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 姜海涛. 农业经济. 2014(09)
[3]我国旅游地的社会问题及其对策[J]. 肖佑兴. 广西社会科学. 2014(06)
[4]黔东南:民族原生态 文化大观园[J]. 杨汉林. 党建. 2014(06)
[5]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意义及其分类、评价与保护设计[J]. 欧阳勇锋,黄汉莉. 中国园林. 2012(12)
[6]民族文化重构实践中的身份与地方认同——仡佬族祭祖活动案例[J]. 杜芳娟,陈晓亮,朱竑. 地理科学. 2011(12)
[7]温泉旅游资源的整合策略研究——以云南省滇中地区为例[J]. 赵云,白廷斌.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1(01)
[8]从地理学视角看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集体记忆的研究[J]. 李凡,朱竑,黄维. 人文地理. 2010(04)
[9]从万物有灵看苗族建筑中的环境伦理思想[J]. 何泌章,夏代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10]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上)[J]. 单霁翔. 东南文化. 2010(02)
博士论文
[1]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 胡柳.武汉大学 2016
[2]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 段兆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3]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王继庆.东北林业大学 2007
[4]中国苗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 陈昱成.中央民族大学 2007
[5]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变迁研究[D]. 周心琴.南京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紫云格凸河苗族文化景观全球对比分析与世界遗产价值[D]. 陈林.贵州师范大学 2017
[2]苗族建筑符号的审美价值研究[D]. 黄丹.湖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17110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交通工具——马车(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om.cn/cyzq678)
古树绿荫(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om.cn/cyzq678)
原了朱家角古镇往日的秀美与静好(图 2-6)。文化方面,朱家角古镇充分地保留了当地的藏书、田山歌等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节庆。同时大力保护历史建筑,众多民宅被列为区级历史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等。针对综合分析后的古镇现状以及上海市政府出台的关于 一城九镇 建设要求,在充分分析了朱家角其自身资源基础上,依托朱家角的区位优势,挖掘其文化内涵,编制了《朱家角中心镇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使江南古镇的韵味得以凸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城镇化中沈阳经济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对策建议[J]. 崔剑生,赵承华.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5(08)
[2]政策工具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 姜海涛. 农业经济. 2014(09)
[3]我国旅游地的社会问题及其对策[J]. 肖佑兴. 广西社会科学. 2014(06)
[4]黔东南:民族原生态 文化大观园[J]. 杨汉林. 党建. 2014(06)
[5]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意义及其分类、评价与保护设计[J]. 欧阳勇锋,黄汉莉. 中国园林. 2012(12)
[6]民族文化重构实践中的身份与地方认同——仡佬族祭祖活动案例[J]. 杜芳娟,陈晓亮,朱竑. 地理科学. 2011(12)
[7]温泉旅游资源的整合策略研究——以云南省滇中地区为例[J]. 赵云,白廷斌.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1(01)
[8]从地理学视角看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集体记忆的研究[J]. 李凡,朱竑,黄维. 人文地理. 2010(04)
[9]从万物有灵看苗族建筑中的环境伦理思想[J]. 何泌章,夏代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10]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上)[J]. 单霁翔. 东南文化. 2010(02)
博士论文
[1]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 胡柳.武汉大学 2016
[2]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 段兆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3]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王继庆.东北林业大学 2007
[4]中国苗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 陈昱成.中央民族大学 2007
[5]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变迁研究[D]. 周心琴.南京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紫云格凸河苗族文化景观全球对比分析与世界遗产价值[D]. 陈林.贵州师范大学 2017
[2]苗族建筑符号的审美价值研究[D]. 黄丹.湖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17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217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