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公共空间非正式学习场所营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3 23:47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比重也将得到平衡。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为非正式学习,是指在没有固定形式下进行的自主性学习,其对知识的内化效用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然而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方式过于重视应试教育,限制了非正式学习的广泛应用,学生缺乏合理有效的自主学习机会和意识。又由于受到政府意志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的普通本科高校校园建设过程缺乏对校园使用主体——学生的考虑,尤其是校园内的公共空间难以满足学生丰富的在正式学习之余的生活,缺少对非正式学习场所的考虑。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和生活被固定在“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之上,因此校园建设者在高校校园内很少针对非正式学习进行有目的性的公共场所营造。由于缺乏空间层次和空间氛围的营造,因此校园公共空间难以吸引学生逗留和进行各式的活动,也就难以满足当代高校学生多种多样的学习模式。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影响因子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手段提出高校校园公共空间内非正式学习场所营造策略。暨打破传统的校园规划、校园景观设计和校园建筑设计各自为政的校园建设方法,将校园按照...
【文章来源】: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非正式学习概念的产生(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安徽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趣,比如座位的布置方式 学习者以前的经验、知识与已的图式衔接以及创造新的图式学生特点的变化传统的学生具有同质性,他们处于同一个年龄段,接受过相似的教育,但是学生的变化使得课堂空间的使用面临着新的挑战不同的种族和文化背景、年龄异大、半工半读等等,使得学校更加强调社会互动,为学生创社会交流和学习体验的环境,更多新技术融入学习空间学习空间的变革要求高校校园环境应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以强化不同的学习。学生需要很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比如自发进行研讨的空间、附带生活气个人学习空间还有去中心化的智能化学习空间等等。为了使校园改造和建设更具对性,需要构建一个宏观的框架以评估现有的各类学习空间项目。该框架包容了建筑内各种可能的学习场所,在此称之为学习空间连续体,如图 1-2 所示。在该中,学习不仅仅在课堂内发生,还可以发生在校园的任何角落。3
图 1-3 学习节奏框架t-Webber. 非正式学习场所——常被遗忘但对学生学习非考![J]. 住区,2015,02:28-43)表 1-4 四象限理论框架下的四种非正式学习空(表格来源:作者自制)空间来源和用途 空间特征 学生喜欢寻找“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适用于非正式学习的校园公共环境营造——以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园为例[J]. 王杰瑞.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2]共享经济启示的非正式学习发展研究[J]. 杨英,陈琳,刘雪飞. 中国电化教育. 2017(12)
[3]高校教学区景观探讨——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教学区为例[J]. 汪晓婷. 现代园艺. 2017(22)
[4]共享思维视野下高职文科课程资源建设初探[J]. 陈秀泉.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5]大学校园之“根”与“叶”——日本三所高校历史积淀与校园形态研究[J]. 王杰瑞,姜长征.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3)
[6]浅析高校教学区交往空间设计[J]. 仲丽晨,王丙赛. 建材与装饰. 2017(35)
[7]西方大学建筑教育空间概述——类型与室内组织[J]. 和马町,尚晋. 世界建筑. 2017(08)
[8]氛围、场景与学习空间浅析[J]. 纳德·特拉尼. 世界建筑. 2017(08)
[9]土木楼里话建筑——方院环廊中走出来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教育[J]. 薛名辉,叶洋. 世界建筑. 2017(07)
[10]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非正式学习空间研究与反思[J]. 邢兆连.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03)
硕士论文
[1]高校图书馆复合型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研究[D]. 王婷.西南交通大学 2017
[2]高校校园环境中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调查与分析[D]. 江中凡.上海师范大学 2017
[3]大学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研究[D]. 虞路遥.华东理工大学 2016
[4]合肥高校教学建筑中非正式学习空间现状调查研究[D]. 吴桐.合肥工业大学 2016
[5]广州大学城教学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 胡兰兰.广东工业大学 2015
[6]博物馆教育中的非正式学习环境模型构建研究[D]. 武冰星.山西师范大学 2015
[7]高校教学区内教学空间以外的交往空间现状分析研究[D]. 贾帅.北京服装学院 2015
[8]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 曹霞.中南大学 2013
[9]高校校园环境功能与景观营造手法研究[D]. 田永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10]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理论研究与探索[D]. 张卫亮.长春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63591
【文章来源】: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非正式学习概念的产生(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安徽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趣,比如座位的布置方式 学习者以前的经验、知识与已的图式衔接以及创造新的图式学生特点的变化传统的学生具有同质性,他们处于同一个年龄段,接受过相似的教育,但是学生的变化使得课堂空间的使用面临着新的挑战不同的种族和文化背景、年龄异大、半工半读等等,使得学校更加强调社会互动,为学生创社会交流和学习体验的环境,更多新技术融入学习空间学习空间的变革要求高校校园环境应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以强化不同的学习。学生需要很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比如自发进行研讨的空间、附带生活气个人学习空间还有去中心化的智能化学习空间等等。为了使校园改造和建设更具对性,需要构建一个宏观的框架以评估现有的各类学习空间项目。该框架包容了建筑内各种可能的学习场所,在此称之为学习空间连续体,如图 1-2 所示。在该中,学习不仅仅在课堂内发生,还可以发生在校园的任何角落。3
图 1-3 学习节奏框架t-Webber. 非正式学习场所——常被遗忘但对学生学习非考![J]. 住区,2015,02:28-43)表 1-4 四象限理论框架下的四种非正式学习空(表格来源:作者自制)空间来源和用途 空间特征 学生喜欢寻找“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适用于非正式学习的校园公共环境营造——以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园为例[J]. 王杰瑞.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2]共享经济启示的非正式学习发展研究[J]. 杨英,陈琳,刘雪飞. 中国电化教育. 2017(12)
[3]高校教学区景观探讨——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教学区为例[J]. 汪晓婷. 现代园艺. 2017(22)
[4]共享思维视野下高职文科课程资源建设初探[J]. 陈秀泉.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5]大学校园之“根”与“叶”——日本三所高校历史积淀与校园形态研究[J]. 王杰瑞,姜长征.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3)
[6]浅析高校教学区交往空间设计[J]. 仲丽晨,王丙赛. 建材与装饰. 2017(35)
[7]西方大学建筑教育空间概述——类型与室内组织[J]. 和马町,尚晋. 世界建筑. 2017(08)
[8]氛围、场景与学习空间浅析[J]. 纳德·特拉尼. 世界建筑. 2017(08)
[9]土木楼里话建筑——方院环廊中走出来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教育[J]. 薛名辉,叶洋. 世界建筑. 2017(07)
[10]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非正式学习空间研究与反思[J]. 邢兆连.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03)
硕士论文
[1]高校图书馆复合型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研究[D]. 王婷.西南交通大学 2017
[2]高校校园环境中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调查与分析[D]. 江中凡.上海师范大学 2017
[3]大学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研究[D]. 虞路遥.华东理工大学 2016
[4]合肥高校教学建筑中非正式学习空间现状调查研究[D]. 吴桐.合肥工业大学 2016
[5]广州大学城教学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 胡兰兰.广东工业大学 2015
[6]博物馆教育中的非正式学习环境模型构建研究[D]. 武冰星.山西师范大学 2015
[7]高校教学区内教学空间以外的交往空间现状分析研究[D]. 贾帅.北京服装学院 2015
[8]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 曹霞.中南大学 2013
[9]高校校园环境功能与景观营造手法研究[D]. 田永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10]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理论研究与探索[D]. 张卫亮.长春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63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26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