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绵型城市公园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2 08:17
改革开放后,大量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张,城市中的居住形式向高密度的集约式转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但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忽视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发生,城市水问题正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项。由于城市下垫面不透水率增加、工业污水的肆意排放、城市管网标准过低设施老化等问题,导致城市的良性水循环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城市一方面无法应对暴雨天气引发的洪涝灾害,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帮助改善城市水环境、解决城市水问题的“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建成区中重要的绿色生态系统,具备管理雨洪的潜力,但传统理念下建成的城市公园对雨水资源的考虑甚少。本文以海南省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探究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法,考虑城市公园景观与雨洪管理设施的结合,使城市公园充分发挥雨水调蓄功能,为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助力。本文共六个章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对所研究内容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梳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城市居民对于城市公园收集、利用雨水的诉求及意向,并通过走访调研海南省多处传统理念下建成的城市公园,分析总结其在雨水利用...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海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不同透水比率地表的雨水循环情况??Fig.l?Rainwater?circulation?at?different?surface?permeable?rates??
雨水在地面上流动的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动静水景观。公园以雨水作为设计元??素,解决了棕地恢复问题的同时,修复了场地湿地的生态功能,为繁华地带的人们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图2)。??縫麵馨??图2波特兰唐纳德溪水公园??Fig.2?Portland?Tanner?Springs?Park??(图片来源:网络)??纽约郭瓦纳斯运河海绵公园是一个多功能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通过减缓、吸收??和过滤地表径流改善受污染水体,激活私有的滨水区域、恢复社区活力。公园将市政??基础设施和雨水系统的重新组合,将径流传输到植被缓冲带、开放空间和水处理中??心,通过植物吸收径流中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促进公园和周边地区健康发展。将雨??洪管理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构建具有净化作用的滨河景观,在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同时,营造出一个受欢迎的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图3)。??5??
将硬化的不透水地面转变为小型的雨水花园,起到收集净化办公楼屋顶及道路的雨??水的作用。项目整体采用规整式种植和规则式边界设计,构建出美观舒适的城市景??观,实现了雨水花园的景观美学价值(图4)。??|錢_??純*网?i?.?i£轉开的路边《????图4约翰?刘易斯办公楼雨水花园??Fig.4?Rain?garden?in?John?Lewis?Office?Building??(图片来源:网络)??建于2010年的伦敦湿地中心雨水花园内设有收纳雨水、缓冲径流的生物滞留池,??园中的构筑物设置绿水屋顶和雨水收集同收集雨水,通过种植多种适应不同土壤湿??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绵城市工程及其对透水材料的需求分析[J]. 荆涛. 建材世界. 2017(06)
[2]公园海绵化改造研究——以福州温泉公园扩湖工程为例[J]. 黄贝琪. 福建建筑. 2017(10)
[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公园改造探索——以常德市屈原公园为例[J]. 黄晔. 中外建筑. 2017(07)
[4]中国海绵城市研究进展与展望[J]. 袁再健,梁晨,李定强. 生态环境学报. 2017(05)
[5]基于海绵城市背景的植物景观配置研究[J]. 梁娟. 城市住宅. 2017(01)
[6]海绵城市建设及LID理念下雨水资源化技术分析[J]. 程涛,苏洪涛. 华中建筑. 2016(12)
[7]对英国雨水花园项目的调研分析与探讨[J]. 王雪婷. 华中建筑. 2016(12)
[8]“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 来凤涛. 中国市政工程. 2016(05)
[9]城市设计需要一场“大脚革命”——三亚的城市“双修”实践[J]. 俞孔坚,王欣,林双盈. 城乡建设. 2016(09)
[10]生物炭作为海绵城市雨水滞留池填料的效果初探[J]. 汤逸帆,陈圆,范弟武,韩建刚.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6(02)
博士论文
[1]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病研究[D]. 任成好.辽宁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城市雨洪管理的景观化方法研究[D]. 张翡.长安大学 2017
[2]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口袋公园设计研究[D]. 陈婷婷.南昌大学 2017
[3]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综合评价研究[D]. 庞涵月.山东大学 2017
[4]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绿色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 刘文晓.西南交通大学 2017
[5]典型公共绿地改造为生物滞留池的设计与效能研究[D]. 赵飞.东南大学 2016
[6]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花园应用研究[D]. 牛聪聪.河北师范大学 2016
[7]城市公园雨水利用设计研究[D]. 张涛.北京林业大学 2016
[8]海绵城市目标下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研究[D]. 彭乐乐.福建农林大学 2016
[9]城市公园中雨洪管理系统设计研究[D]. 王诗鑫.北京建筑大学 2015
[10]基于雨水利用的武汉市综合公园设计研究[D]. 李涵.华中农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79545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海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不同透水比率地表的雨水循环情况??Fig.l?Rainwater?circulation?at?different?surface?permeable?rates??
雨水在地面上流动的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动静水景观。公园以雨水作为设计元??素,解决了棕地恢复问题的同时,修复了场地湿地的生态功能,为繁华地带的人们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图2)。??縫麵馨??图2波特兰唐纳德溪水公园??Fig.2?Portland?Tanner?Springs?Park??(图片来源:网络)??纽约郭瓦纳斯运河海绵公园是一个多功能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通过减缓、吸收??和过滤地表径流改善受污染水体,激活私有的滨水区域、恢复社区活力。公园将市政??基础设施和雨水系统的重新组合,将径流传输到植被缓冲带、开放空间和水处理中??心,通过植物吸收径流中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促进公园和周边地区健康发展。将雨??洪管理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构建具有净化作用的滨河景观,在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同时,营造出一个受欢迎的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图3)。??5??
将硬化的不透水地面转变为小型的雨水花园,起到收集净化办公楼屋顶及道路的雨??水的作用。项目整体采用规整式种植和规则式边界设计,构建出美观舒适的城市景??观,实现了雨水花园的景观美学价值(图4)。??|錢_??純*网?i?.?i£轉开的路边《????图4约翰?刘易斯办公楼雨水花园??Fig.4?Rain?garden?in?John?Lewis?Office?Building??(图片来源:网络)??建于2010年的伦敦湿地中心雨水花园内设有收纳雨水、缓冲径流的生物滞留池,??园中的构筑物设置绿水屋顶和雨水收集同收集雨水,通过种植多种适应不同土壤湿??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绵城市工程及其对透水材料的需求分析[J]. 荆涛. 建材世界. 2017(06)
[2]公园海绵化改造研究——以福州温泉公园扩湖工程为例[J]. 黄贝琪. 福建建筑. 2017(10)
[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公园改造探索——以常德市屈原公园为例[J]. 黄晔. 中外建筑. 2017(07)
[4]中国海绵城市研究进展与展望[J]. 袁再健,梁晨,李定强. 生态环境学报. 2017(05)
[5]基于海绵城市背景的植物景观配置研究[J]. 梁娟. 城市住宅. 2017(01)
[6]海绵城市建设及LID理念下雨水资源化技术分析[J]. 程涛,苏洪涛. 华中建筑. 2016(12)
[7]对英国雨水花园项目的调研分析与探讨[J]. 王雪婷. 华中建筑. 2016(12)
[8]“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 来凤涛. 中国市政工程. 2016(05)
[9]城市设计需要一场“大脚革命”——三亚的城市“双修”实践[J]. 俞孔坚,王欣,林双盈. 城乡建设. 2016(09)
[10]生物炭作为海绵城市雨水滞留池填料的效果初探[J]. 汤逸帆,陈圆,范弟武,韩建刚.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6(02)
博士论文
[1]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病研究[D]. 任成好.辽宁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城市雨洪管理的景观化方法研究[D]. 张翡.长安大学 2017
[2]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口袋公园设计研究[D]. 陈婷婷.南昌大学 2017
[3]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综合评价研究[D]. 庞涵月.山东大学 2017
[4]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绿色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 刘文晓.西南交通大学 2017
[5]典型公共绿地改造为生物滞留池的设计与效能研究[D]. 赵飞.东南大学 2016
[6]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花园应用研究[D]. 牛聪聪.河北师范大学 2016
[7]城市公园雨水利用设计研究[D]. 张涛.北京林业大学 2016
[8]海绵城市目标下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研究[D]. 彭乐乐.福建农林大学 2016
[9]城市公园中雨洪管理系统设计研究[D]. 王诗鑫.北京建筑大学 2015
[10]基于雨水利用的武汉市综合公园设计研究[D]. 李涵.华中农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79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279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