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矩形顶管减阻泥浆配制与注入技术
发布时间:2021-07-12 18:53
减阻泥浆技术对顶管顺利施工过程至关重要,施工期间泥浆填充管土间隙形成泥浆套,对管节与地层起到了减阻润滑与支撑的作用。依托苏州人民路矩形顶管工程,对大断面矩形顶管减阻泥浆配制与注入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室内正交实验,优选出现场不同地段的泥浆配方,工程效果良好。
【文章来源】:山西建筑. 2020,46(21)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机
矩形顶管施工中泥浆注入地层,在地层与管节间形成泥浆套,将顶进管道与土体之间的干摩擦变为湿摩擦,减小顶进时的摩擦阻力,如图2所示。此外膨润土泥浆还有填补和支撑作用,浆液填补施工时管道与土体之间产生的空隙,减小土体变形。人民路段矩形顶管顶进过程中主要穿越粉土及粉砂地层,同时上穿地铁2号线,良好的泥浆可有效降低顶管施工对运营地铁隧道与地面的影响。因此该地层要求泥浆具有足够的粘度和小的滤失量,减小管壁周围土体扰动;具有良好的触变性,使泥浆注入后能迅速变成凝胶状,支撑地层;具有稳定性,不因地下水侵入、随时间增长而失去稳定性。
泥浆注浆分同步注浆和二次补浆两步进行,一般每节同步注浆量为理论注浆量的3倍~4倍,每节二次补浆量一般为同步注浆量的0.2倍~0.3倍[1];注浆压力为地层压力的1.1倍~1.3倍;注浆时必须遵循“先压后顶、随顶随压、及时补浆”[2]的原则,确保及时形成完整的泥浆套。施工过程中以注浆量控制为主,注浆压力控制为辅,并有效监测地面、地铁隧道结构、顶管机姿态等变化,及时调整注浆工艺,确保减阻效果。2.3 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覆土小间距矩形顶管施工地表变形控制技术[J]. 韩占波,豆小天,曹伟明,王晋波,赵李勇,郑丽军.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9(03)
[2]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减阻技术在郑州市下穿中州大道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 杨红军,荣亮,徐虎城. 隧道建设. 2016(04)
[3]多刀盘土压平衡矩形顶管隧道土体改良试验研究[J]. 许有俊,文中坤,闫履顺,白雪光,刘忻梅. 岩土工程学报. 2016(02)
本文编号:3280465
【文章来源】:山西建筑. 2020,46(21)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土压平衡矩形顶管机
矩形顶管施工中泥浆注入地层,在地层与管节间形成泥浆套,将顶进管道与土体之间的干摩擦变为湿摩擦,减小顶进时的摩擦阻力,如图2所示。此外膨润土泥浆还有填补和支撑作用,浆液填补施工时管道与土体之间产生的空隙,减小土体变形。人民路段矩形顶管顶进过程中主要穿越粉土及粉砂地层,同时上穿地铁2号线,良好的泥浆可有效降低顶管施工对运营地铁隧道与地面的影响。因此该地层要求泥浆具有足够的粘度和小的滤失量,减小管壁周围土体扰动;具有良好的触变性,使泥浆注入后能迅速变成凝胶状,支撑地层;具有稳定性,不因地下水侵入、随时间增长而失去稳定性。
泥浆注浆分同步注浆和二次补浆两步进行,一般每节同步注浆量为理论注浆量的3倍~4倍,每节二次补浆量一般为同步注浆量的0.2倍~0.3倍[1];注浆压力为地层压力的1.1倍~1.3倍;注浆时必须遵循“先压后顶、随顶随压、及时补浆”[2]的原则,确保及时形成完整的泥浆套。施工过程中以注浆量控制为主,注浆压力控制为辅,并有效监测地面、地铁隧道结构、顶管机姿态等变化,及时调整注浆工艺,确保减阻效果。2.3 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覆土小间距矩形顶管施工地表变形控制技术[J]. 韩占波,豆小天,曹伟明,王晋波,赵李勇,郑丽军.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9(03)
[2]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减阻技术在郑州市下穿中州大道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 杨红军,荣亮,徐虎城. 隧道建设. 2016(04)
[3]多刀盘土压平衡矩形顶管隧道土体改良试验研究[J]. 许有俊,文中坤,闫履顺,白雪光,刘忻梅. 岩土工程学报. 2016(02)
本文编号:3280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280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