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念的小城镇公园设计研究 ——以海宁盐仓公园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1 17:1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城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水、空气污染,内涝灾害、生物栖息地丧失、热岛效应等,传统的设计模式已很难为小城镇公园提供生态性的指导。本文从绿色基础设施角度出发以小城镇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文献整理归纳,对核心概念及内容进行辨析,建立起绿色基础设施与小城镇公园间的联系,通过分析绿色基础设施理念特征及功能,拓展小城镇公园设计内涵,构建小城镇公园设计策略,最后以海宁盐仓公园为例进行具体设计研究。旨在为小城镇公园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并引起人们对小城镇公园生态价值的重视。主要成果如下:(1)对比分析公园与基础设施的基本属性,建立起相关联系即:同样的载体形式、基础作用以及综合的服务功能,确定公园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可行性。(2)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特征对小城镇公园设计内涵进行拓展:从单一的服务性绿地到基础设施复合体;从被动的雨洪适应到主动的绿色海绵体;从孤立的景观场所到可渗透的绿色开放空间;从简单的模仿、再造自然到营造多样的生物栖息地。(3)根据绿色基础设施发挥的生态服务功能,提出小城镇公园三大设计策略即:调节服务策略、支持服务策略以及文化服务策略。(4)...
【文章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980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趋势变化图
研究框架图
相关内容研究.1.2 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绿色基础设施具有灵活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景观特征,主要包括受保自然区域(野生生物栖息地、湿地、水域、林地)、公有的或私有的受保护土国家和州立公园、景观旅游公园、野生动植物廊道、荒野地、自然禁猎区)、性土地(农田、森林、大型农场)以及其它受保护的开放空间(公园、观景点道)[48]。从空间结构上来看,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由中心控制区(Hubs)、道 (Links)、 小型场地 (Sites)所共同组成的天然与人工化绿色空间网络图 2.1),提供着生态服务过程[7,4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热岛效应与景观格局的关联:从城市规模、景观组分到空间构型[J]. 刘焱序,彭建,王仰麟. 生态学报. 2017(23)
[2]国外小城镇建设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 谈佳洁. 中国国情国力. 2017(04)
[3]通过“场地可持续性设计行动计划”评级体系推动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系统服务发展[J]. 丹妮尔·皮耶拉农齐,弗雷德里克·R·斯坦纳,苏姗·里夫. 景观设计学. 2017(01)
[4]基于游客感知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教育发展探析[J]. 王碧云,修新田,兰思仁. 林业调查规划. 2016(06)
[5]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研究进展述评及其启示[J]. 邵大伟,刘志强,王俊帝. 规划师. 2016(12)
[6]湿地技术在径流雨水调控中的应用[J]. 高参,杜晓丽,李俊奇,王建富,王思思. 湖北农业科学. 2016(17)
[7]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生物多样性[J]. 沃维克·萨瓦斯. 景观设计学. 2016(03)
[8]城市景观环境对大众行为的影响[J]. 魏薇. 工业设计. 2016(04)
[9]《城市规划与发展》期刊专刊——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基础设施[J]. BREUSTE J,ARTMANN M,LI J. 城市规划学刊. 2016(01)
[10]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空间转译的村镇绿地分类体系探索[J]. 张云路,李雄,王鑫. 中国园林. 2015(12)
博士论文
[1]城市公园游憩活动与其空间关系的研究[D]. 吕红.山东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公园规划方法探讨[D]. 王欢.北京林业大学 2016
[2]中国特色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考察[D]. 李一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5
[3]小城镇公园景观设计应用研究[D]. 唐光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4]面向绿色基础设施的城市规划弹性研究[D]. 李超楠.大连理工大学 2014
[5]基于地域特色与人文关怀的小城镇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刘鑫淼.东北农业大学 2014
[6]城市公园园路设计与铺装技术研究[D]. 王嘉莉.吉林大学 2014
[7]垂直绿化及其生态效益研究[D]. 刘光立.四川农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95438
【文章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980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趋势变化图
研究框架图
相关内容研究.1.2 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绿色基础设施具有灵活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景观特征,主要包括受保自然区域(野生生物栖息地、湿地、水域、林地)、公有的或私有的受保护土国家和州立公园、景观旅游公园、野生动植物廊道、荒野地、自然禁猎区)、性土地(农田、森林、大型农场)以及其它受保护的开放空间(公园、观景点道)[48]。从空间结构上来看,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由中心控制区(Hubs)、道 (Links)、 小型场地 (Sites)所共同组成的天然与人工化绿色空间网络图 2.1),提供着生态服务过程[7,4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热岛效应与景观格局的关联:从城市规模、景观组分到空间构型[J]. 刘焱序,彭建,王仰麟. 生态学报. 2017(23)
[2]国外小城镇建设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 谈佳洁. 中国国情国力. 2017(04)
[3]通过“场地可持续性设计行动计划”评级体系推动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系统服务发展[J]. 丹妮尔·皮耶拉农齐,弗雷德里克·R·斯坦纳,苏姗·里夫. 景观设计学. 2017(01)
[4]基于游客感知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教育发展探析[J]. 王碧云,修新田,兰思仁. 林业调查规划. 2016(06)
[5]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研究进展述评及其启示[J]. 邵大伟,刘志强,王俊帝. 规划师. 2016(12)
[6]湿地技术在径流雨水调控中的应用[J]. 高参,杜晓丽,李俊奇,王建富,王思思. 湖北农业科学. 2016(17)
[7]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生物多样性[J]. 沃维克·萨瓦斯. 景观设计学. 2016(03)
[8]城市景观环境对大众行为的影响[J]. 魏薇. 工业设计. 2016(04)
[9]《城市规划与发展》期刊专刊——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基础设施[J]. BREUSTE J,ARTMANN M,LI J. 城市规划学刊. 2016(01)
[10]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空间转译的村镇绿地分类体系探索[J]. 张云路,李雄,王鑫. 中国园林. 2015(12)
博士论文
[1]城市公园游憩活动与其空间关系的研究[D]. 吕红.山东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公园规划方法探讨[D]. 王欢.北京林业大学 2016
[2]中国特色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考察[D]. 李一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5
[3]小城镇公园景观设计应用研究[D]. 唐光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4]面向绿色基础设施的城市规划弹性研究[D]. 李超楠.大连理工大学 2014
[5]基于地域特色与人文关怀的小城镇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刘鑫淼.东北农业大学 2014
[6]城市公园园路设计与铺装技术研究[D]. 王嘉莉.吉林大学 2014
[7]垂直绿化及其生态效益研究[D]. 刘光立.四川农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95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295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