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全域统筹视角下四会市乡村居民点整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7 07:23
  为解决城乡土地利用不平衡问题,国家出台了“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该政策旨在对乡村建设用地减量提质,将节余建设用地指标转让给城市进行开发建设。然而,在该政策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在项目选址上目光不够长远,导致挂钩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衔接,造成用地在数量、质量以及空间秩序组合等方面存在错位失衡的危险。此外,乡村规划泛滥,由于缺乏与城市发展目标协调,忽视生态格局,导致众多乡村规划存在失效可能,乡村建设混乱。乡村振兴战略使得乡村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乡村的经济产出也在不断增长,一味地“拆村补城”,显然是不符合城乡稳定发展需求的。笔者对此现象进行反思,结合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尝试从全域统筹视角来研究乡村居民点整合路径及相关策略。本文以广东省四会市为研究样本,按照“特征描述——问题发现——方法构建”的技术路线,通过实地调研、“量化-质化”分析及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分别对“市域——村域——镇域”三类全域空间的要素进行统筹,从而构建基于全空间、全要素统筹下的乡村建设用地的整合路径,协调乡村发展与城市发展,对乡村建设用地实行减量提质,提升乡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率,提升乡村规划实用性,...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域统筹视角下四会市乡村居民点整合研究


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同心圆布局原理

中心地理论,六边形,土地利用结构


用地 文教用地等多种类;在乡村,主要分为通用地等 土地利用结构主要是指不同类别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背景中,和广度存在差异,因此土地利用结构是处于不域在社会与经济方面发展的综合情况,既是区了该区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功能与地位,可经济中的经济效益和作用程度,以及该区域发和规划未来某段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和空间分布,合理安排用地指标,可实现土地效益[9]克

示意图,全域,示意图,城镇化


词的规划研究并不多,李忠民在城乡一体城市化的发展策略,并定义全域城镇化所研究中的全域统筹可以理解为城镇化路径举提出了以城乡统筹为发展路径的全域城行政体制的障碍,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源的市场化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17]层级层面上,全域统筹是逐渐减缓并最终,优化生态发展格局,以实现城市内部的调,统筹协调全空间和全要素,其外部则筹在空间结构方面,以“网络化”为可视素集聚点之间的空间联系,优化空间层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J].   环境保护. 2018(Z1)
[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农村居民点斑块整理模式评价[J]. 章小辉,郭文菁,吴航.  中国集体经济. 2017(31)
[3]农村水电生态建设体系研究[J]. 陈晓健,舒静.  小水电. 2017(01)
[4]不同整治模式下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J]. 邹亚锋,吕昌河,白臻昊,王海英.  国土资源遥感. 2016(04)
[5]林业生态红线划定成果及应用前景浅析——以四会市为例[J]. 罗崇彬.  农技服务. 2016(10)
[6]规划调控下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研究[J]. 邹亚锋,吕昌河,周玉,杨瑞.  资源科学. 2016(07)
[7]基于农户分化的村域居民点用地特征分析[J]. 冯应斌,杨庆媛.  农业工程学报. 2015(21)
[8]新型城乡关系导向下苏南乡村空间转型与规划对策[J]. 冯奔伟,王镜均,王勇.  城市发展研究. 2015(10)
[9]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微尺度分析——山东省沂水县核桃园村的实证[J]. 张佰林,张凤荣,周建,曲衍波.  地理科学. 2015(10)
[10]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J]. 李璐.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07)

博士论文
[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问题与对策[D]. 郭小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2]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D]. 廖永伦.清华大学 2016
[3]珠三角村庄规划编制体系研究[D]. 叶红.华南理工大学 2015
[4]县域镇村空间重构研究[D]. 张常新.浙江大学 2015
[5]基于全域城市化战略的大都市空间发展研究[D]. 赵彦.大连理工大学 2014
[6]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创新研究[D]. 王婷.南京农业大学 2012
[7]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 曾万明.西南财经大学 2011
[8]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 王飒.天津大学 2012
[9]西安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聚落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余侃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10]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与生态平衡发展研究[D]. 张大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硕士论文
[1]农村居民点用地评价与优化[D]. 汪什豪.武汉大学 2017
[2]点—轴作用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整合研究[D]. 周磊.南京大学 2015
[3]美丽乡村视角下的乡村空间布局研究[D]. 范绍磊.山东建筑大学 2014
[4]小城镇全域规划研究[D]. 张永姣.兰州大学 2012
[5]基于“三规合一”的新乡村规划体系构建研究[D]. 秦淑荣.重庆大学 2011
[6]大连全域城市化发展的策略研究[D]. 李忠民.大连理工大学 2010
[7]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D]. 焦为玲.华中农业大学 2009
[8]统筹城乡的沙坪坝区全域城市化发展研究[D]. 邓达举.重庆大学 2008
[9]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机制研究[D]. 袁洁.华中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05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305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6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