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文化层次理论的广州城市特色风貌要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6 20:11
  城市特色风貌及其要素,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积淀,集中反映了城市所在地域的历史与文化特征。广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中国南方的千年商都,既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也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前沿地。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中要求城市发展应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建设人文城市并且要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管控。同时广州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海上丝绸之路”的牵头城市,在城市风貌中应树立高度文化自信,妥善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体现广州的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这一系列的政策即是要求深挖广州城市精神内涵,充分彰显广州的城市形象,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广州特定地域、文化、历史在城市物质形态和文化活动上的表达展现了广州城市特色风貌,而城市特色风貌要素则集中反映城市风貌的各类组成元素的组成规律和运行逻辑。本文借鉴庞朴先生的文化层次理论,分析广州城市特色风貌问题,探究城市风貌中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上各要素的独特个性、相互关系和对风貌的作用原理。发现风貌作为复杂的文化现...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文化层次理论的广州城市特色风貌要素研究


同心圆式文化层次模型来源:自绘文化陀螺结构是根据同心圆式文化层次理论进行升级的模型,该模型直接点明了观

来源,图片,广州,番禺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空间格局。由于地处新区,所朝山面也有所不同,广州现代中轴线的形成仍算是了广州城市传统的规模和形态。山地环境格局广州城古称“番禺地”,许多古籍中都对其自然山水格局颇为赞颂(图 3-1),如 “大南,古之番禺地,汉唐以来为巨镇久矣壤土饶沃,田稻再熟,蚕桑五收23,“其首,其足越秀……岡在粤秀,周晔之间,灵异所结24”。其中《羊城古钞》曾写道“山派乃全省形势之所融结25”,故研究广州所处的山川脉派,才能追溯羊城的根源,厘续城市建设及风貌的变迁。

示意图,格局,梁国,广州


21山水格局示意图(图片来源:梁国昭 《广州山水格局及“青山半入城”的越秀山外,还有番山、禺山和坡东新语》中描述为广州山脉自北而来,继于白云,最州古城正北部是越秀山,因山较大且靠北,因此作,在当时的城市环境中极为显眼,是全城凸显的空钞》“逶迤绵邈,有三十余峰从之而行,逾越数十里,蜿,又落而为番。则庾岭千里之势至珠江而气止焉。”会主山,由白云山遗遒而西,跨郡而耸起,东西延裹三里蜿蜒而来。为岭者数十。乍开乍合。至城北耸起为粤秀。珠江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民国时期广州城市规划建设[J]. 邹东.  规划师. 2017(01)
[2]广州城市品牌形象规划与建设[J]. 周云,李智君.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3]广州水城研究[J]. 聂婷.  城市观察. 2015(04)
[4]试论广州宗教文化的历史地位与滨海特色[J]. 王丽英.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5]广州十三行历史名街演化与当代改造[J]. 杨宏烈.  中国名城. 2014(11)
[6]广州通过城市细节提升城市旅游品牌竞争力研究[J]. 罗涛.  经济研究导刊. 2014(19)
[7]城市风貌研究的历史视野[J]. 杨昌新.  城市问题. 2014(04)
[8]城市风貌研究的历史进程概述[J]. 杨昌新,龙彬.  城市发展研究. 2013(09)
[9]文化层次结构模型比较研究[J]. 黄韫宏.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10]论岭南“行花街”年俗及其传承[J]. 谢中元.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博士论文
[1]从“潜存”到“显现”-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机制研究[D]. 杨昌新.重庆大学 2015
[2]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D]. 刘琼琳.华南理工大学 2015
[3]广州古城空间格局保护研究[D]. 谢少亮.华南理工大学 2015
[4]形态类型视角下20世纪初以来广州住区特征与演进[D]. 陈锦棠.华南理工大学 2014
[5]1949年以来广州旧城的形态演变特征与机制研究[D]. 黄慧明.华南理工大学 2013
[6]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D]. 叶浩军.华南理工大学 2014
[7]当代广州中心城区居住建筑发展研究[D]. 董毅.华南理工大学 2013
[8]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D]. 薛颖.华南理工大学 2012
[9]民国时期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研究[D]. 邹东.华南理工大学 2012
[10]城市风貌协同优化理论与规划方法研究[D]. 王敏.华中科技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广州城市精神的阐释、认同与践行研究[D]. 徐佐祺.广州大学 2016
[2]广州市越华路周边地区街道形态及更新策略探讨[D]. 杨阳.广东工业大学 2016
[3]广州传统茶楼建筑文化研究[D]. 余欢.华南理工大学 2016
[4]年文化临时街景设计研究[D]. 刘恒.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5]广州古代城市格局保护与展示策略研究[D]. 葛裴美子.清华大学 2015
[6]岭南龙舟竞渡活动空间研究[D]. 邓芙平.华南理工大学 2014
[7]广州旧城环境改造设计的广府文化传承探析[D]. 刘艺.广州大学 2013
[8]广州市城市餐饮产业集群规划设计研究[D]. 赖怡琳.华南理工大学 2012
[9]近代广州骑楼装饰的文化地域性格研究[D]. 刘楠.华南理工大学 2011
[10]羊城八景与广州市城市形态演变关系研究[D]. 邓颖贤.华南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46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346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8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