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万里茶路”边的村落——以平遥县坡底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01 12:38
  平遥县坡底村是明清时期"万里茶路"平遥段的一个关键节点,其形成与发展不仅受到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的影响,还与"万里茶路"息息相关,它完整地保留了茶路沿线村落的地域特征。文章通过实地调查测绘,研究平遥县坡底村集农耕、茶路的独特山地聚落形态。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 2020,(11)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万里茶路”边的村落——以平遥县坡底村为例


村落格局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平面图,店铺,村落,来源


坡底村选址在朝向西南的山坳之中,村落南侧地势平缓海拔较低,北侧地势较陡海拔较高。村落东南与西北两侧是隆起的山脊,惠济河在村落南面的山谷之中,河对岸又是层层群山。村落选址符合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中理想村落的形态,山上汇水的冲沟由北向南从村中穿过,将村落分为东、西两部分。建筑避开冲沟,分别布置在两侧相对平缓高地之上,地形的高差又把村落分为南北两部分。村落因地形自然形成3个组团,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结构(图1)。组团1坐落在村东北部的高地之上,可以鸟瞰整个村落。组团内以合院式窑洞民居为主,院落面向道路开门,建筑沿等高线自由分布,没有明确统一的朝向。由于用地局促,坡度较大,院落之间高差较大,前一户的屋顶常常是与后一户的院落齐平。村中最富有的人家在组团1东端一个独立的高地平台之上,是一组由4个院落组成的砖石窑洞建筑群,院落有高大的门楼,门楼前广场之上有一对功名旗杆,这是村中最好的一块用地,也是村中最好的一组建筑。显要的位置、华丽的建筑形成了村落的视觉焦点,使村落有了强烈的主从秩序和向心性。

店铺,来源,图片,作者


坡底村道路系统由两条不规则环状主干道和多条小路组成。主干道中一条是茶路,属于过境道路,仅仅穿过组团2与村外茶路联结。另一条主干道与第一条主干道在组团2衔接,联系组团1与组团3。两条主干道在村落内形成环线,一条主要服务于商业,另一条主要服务于村中居民。村中的小路除了通向后山的小路,基本上都是通达住户的尽端式道路,小路被建筑围合形成民居间夹巷。受地形影响,村中道路曲折多变,茶路坡度较为平缓,其他则随山就势、蜿蜒陡峭。主干道宽度约为4m左右,基本上是畜运车辆和人体尺度,茶路在一些节点上会有放宽。小路的宽度则不确定,或宽或窄,因地形而异。主要道路路面由当地出产的红色片石直立铺砌,道路两侧由大块石材铺砌路缘石,路面肌理细腻且具备防滑的功能,小路多为经过简单修正的黄土路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吐鲁番吐峪沟麻扎村传统民居及村落环境[J]. 杨晓峰,周若祁.  建筑学报. 2007(04)



本文编号:3376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376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b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