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高密度背景下的香港市区重建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6 11:44
  当前,国际城市的发展普遍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形势,各国逐渐将解决城市建设发展局限的目光转向了城市更新。香港是世界上以高密度闻名的大都市,在山多地少、人口众多等客观因素,以及土地制度、经济环境等主观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高密度的发展环境。在高密度的影响下,香港城市旧区呈现出发展潜力不足、业权构成复杂和集中快速老化的特点。由此引发了市场自发更新动力不足,市区重建速率缓慢的两大挑战。经过几十年的探索,香港形成了一套能够较好适应高密度环境的市区重建机制,可以提供一定启发性的经验和值得注意的教训。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数据与文献检索、专业机构与人士访谈、实地案例调研的研究方法,对香港当前高密度背景下的市区重建机制的本质内容和实施成效进行了总结。文章基础研究部分着重梳理香港高密度环境产生的根源和城市旧区的突出特征,分析高密度引发的市区重建的主要挑战,并总结出市区重建机制演进带来的主要变化。主体研究部分的逻辑围绕机制的内涵展开,探究机制各部分如何应对高密度带来的更新挑战,分为三个层次:探究市区重建的组织构成、其运行原理中的实施措施和保障制度。组织构成是香港市区重建机制的基本框架。将从市区重建涉及到的政府、法定机...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密度背景下的香港市区重建机制研究


市区重建机制示意图

情况,香港,开埠,东西方文化


第 2 章 高密度背景下香港市区重建的基础研究2.1 香港市区重建的基础环境城市更新是一项涉及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复杂活动,因此要探究香港市区重建机制就首先需要梳理香港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城市建设背景。香港自 1843 年开埠以来,受到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西方社会文化的影响,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使得香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在各种现实因素的多重作用下,形成了香港特色的市区重建机制。2.1.1 自然地理环境2.1.1.1 山多地少的自然环境香港位于我国大陆的南端三面环海,海港资源丰富,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环境。香港全境土地面积为 1 106 平方千米,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个组成部分。

建筑密度,极高,香港


图 2-2 香港的建筑密度极高[56]开发的种种限制条件,香港适宜建设的土地面积少严重不足。(见图 2-2)香港极少量的新增建设的用的发展。近年来香港几乎所有商业及工业处所都出降的情况,这表明可用于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在不能依靠新增建设用地的情况下,势必将将拓展区的更新和改造,通过市区重建的途径满足城市建量高度密集香港的人口数量为 737.5 万人,并且在未来 30 年计到 2043 年将达到 822 万人[57]。由于可建设用地量的土地上,导致香港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平均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 27 330 人,是深圳建倍。香港人均居住面积少于 17 平方米,而内地城镇,是香港的近 2 倍。发展原因,虽然新界经过 40 年的新市镇建设缓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城市更新研究对比分析[J]. 黄婷,郑荣宝,张雅琪.  城市规划. 2017(05)
[2]香港文物建筑保育中的“以人为本”述论[J]. 齐一聪.  中国名城. 2016(04)
[3]新时期香港城市更新的政策经验及启示[J]. 陶希东.  城市发展研究. 2016(02)
[4]集体记忆推动下香港历史建筑活化的启示研究[J]. 马宁,寿劲秋.  华中建筑. 2015(12)
[5]香港私人历史建筑保育中不同结局的原因及应对——基于三个典型案例[J]. 张佳,华晨,杜睿杰.  国际城市规划. 2015(06)
[6]香港历史地段“再生”案例的可持续性评价[J]. 翟斌庆.  华中建筑. 2015(03)
[7]历史建筑活化项目中的社区参与和社区评价——以香港前北九龙裁判法院(NKM)为例[J]. 翟斌庆,陈炳泉,许楗,潘婧.  城市规划. 2014(05)
[8]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模式研究[J]. 李斌,徐歆彦,邵怡,李华.  建筑学报. 2012(S2)
[9]香港市区更新策略与实践的回顾——以荃湾、观塘市中心项目为例[J]. 邹涵,夏欣.  华中建筑. 2012(06)
[10]香港旧区活化的政策对广州旧城改造的启示[J]. 周丽莎.  现代城市研究. 2009(02)

博士论文
[1]香港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研究(1841-1997)[D]. 邹涵.武汉理工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香港地区市区重建策略研究及对广州市旧城更新的启示[D]. 殷晴.华南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98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498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8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