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旧城街道路权调适规划策略研究 ——以广州新河浦历史街区街道设计为例

发布时间:2022-10-04 17:16
  随着步行和骑行的出行方式回归,以及维护所有街道使用者空间权利设计理念的提出,重拾以人为本的“完整街道”设计日渐兴起。然而在实践当中,尤其是面对城市旧区中的复杂的现实情况,如何平衡人行与车行的关系,如何调适路权以指导街道空间改造,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理论价值。在此背景下,论文以旧城街道空间为研究对象,共计6章,主要从4个方面展开了相应研究。首先,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街道路权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梳理了国内外街道及街道路权的发展脉络,总结了工业革命前后,以及后汽车时代街道路权的演变特征,发现了不同交通方式对街道路权演变机制的影响;对传统的街道分类方式进行总结,确定了从交通等级与空间功能的二维角度对街道进行分类,了解当前旧城街道的基本特征和街道路权的属性特征,进而从这两方面剖析了对街道空间进行路权调适规划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旧城街道路权的现状,指出了当今旧城街道在城市变迁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对问题背后更深层的成因做出了归纳总结。在案例研究部分,从街道设计理念、街道空间再分配、街道设施人性化、街道管理弹性化这4个方面对国内外旧城街道改造案例做了系统分析和整理,从而提出我国旧城街道路权...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规划理念与思路的新发展
        1.1.2 旧城街道面临的现实困境
        1.1.3 交通出行方式的结构变化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1.3.2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旧城街道路权的基础研究
    2.1 街道路权的发展脉络分析
        2.1.1 街道与街道路权的相关概念
        2.1.2 街道及街道路权的历史演进
        2.1.3 街道及街道路权的演变特征
    2.2 旧城街道及街道路权的基本特征分析
        2.2.1 旧城街道的分类形式
        2.2.2 旧城街道的基本特征
        2.2.3 街道路权的属性特征
    2.3 本章小结
3 旧城街道路权的现状问题与案例研究
    3.1 旧城街道路权现状与问题分析
        3.1.1 旧城街道路权的现状与问题
        3.1.2 旧城街道路权问题成因分析
        3.1.3 小结
    3.2 旧城街道改造案例比对分析
        3.2.1 转变街道设计理念的实践
        3.2.2 重建慢行友好街道的实践
        3.2.3 追求精细化街道设施的实践
        3.2.4 推行街道管理新思路的实践
        3.2.5 经验及启示
    3.3 本章小结
4 旧城街道路权调适策略
    4.1 设计目标
        4.1.1 更安全的街道
        4.1.2 更绿色的街道
        4.1.3 更活力的街道
        4.1.4 更智慧的街道
    4.2 设计原则
        4.2.1 平等包容性原则
        4.2.2 相对优先性原则
        4.2.3 协调适应性原则
        4.2.4 弹性设计的原则
    4.3 设计策略
        4.3.1 宏观层面:“路权回归”的街道设计理念
        4.3.2 中观层面:重建慢行友好的街道空间模式
        4.3.3 微观层面:精细化、人性化街道设施要素
        4.3.4 管理层面:构建弹性可实施的路权调控机制
        4.3.5 小结
5 实例研究——广州新河浦历史街区街道设计
    5.1 背景综述
        5.1.1 项目背景
        5.1.2 区位条件
        5.1.3 历史资源
    5.2 现状问题
        5.2.1 街道定位模糊下的交通组织无序
        5.2.2 机动车导向下的街道资源分配失衡
        5.2.3 人性关怀缺失下的公共设施无序
        5.2.4 管控僵化下的时空分配失调
    5.3 策略实践
        5.3.1 宏观——路权回归的街道网络
        5.3.2 中观——慢行友好的街道断面设计
        5.3.3 微观——精细化的街道设施
        5.3.4 管理——动态平衡的路权调适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主要结论
        6.1.1 总结了关于街道及街道路权的基础研究成果及特征
        6.1.2 初步提出了旧城街道路权调适的规划策略
        6.1.3 旧城街道路权调适规划策略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街道转型:一部公共空间的现代简史[J]. 徐磊青.  时代建筑. 2017(06)
[2]路权共享导向的开放街区规划设计策略[J]. 卓健,吴卓烨,徐逸菁.  规划师. 2017(07)
[3]基于路权平衡的城市街道设计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以阿布扎比和东京为例[J]. 李思其,李军.  包装世界. 2016(05)
[4]浅议人性化的街道设计[J]. 赵宝静.  上海城市规划. 2016(02)
[5]“互联网+”时代城市街道空间面临的挑战与研究机遇[J]. 龙瀛,高炳绪.  规划师. 2016(04)
[6]生活性街道的要素空间特征及规划设计方法[J]. 方榕.  城市问题. 2015(12)
[7]追求精细化的街道设计——《伦敦街道设计导则》解读[J]. Michael R.Gallagher,王紫瑜.  城市交通. 2015(04)
[8]基于紧凑城市理念的街道建设探析——以法国里昂城市街道为例[J]. 张磊,陈宇.  国际城市规划. 2015(S1)
[9]基于路权分配的自行车道改造规划设计探讨——以温州市区为例[J]. 杨介榜,曾康琼,李晋.  城市交通. 2015(01)
[10]完整街道理念下的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J]. 邵勇,王学勇,李娟,马元直,刘志明.  城市交通. 2015(01)

博士论文
[1]城市街道空间营造研究[D]. 张云.中国美术学院 2016
[2]低碳出行导向的城市空间模式[D]. 张娅薇.武汉大学 2013
[3]路权研究[D]. 王坚.西南政法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存量规划背景下昆明市旧城核心区街道再生研究[D]. 周治.昆明理工大学 2017
[2]北京滨水绿道慢行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 张文婷.北京林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85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685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5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