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厦门岛吧式休闲场所空间布局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9 04:53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我国已进入普遍有闲的休闲时代。快节奏的社会氛围促使国民休闲需求增加,收入水平的提高成为享受休闲时光的必要条件,休闲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吧式休闲方式也逐渐大众化。厦门市作为国内休闲城市的典型代表,休闲产业初具规模,对厦门岛吧式休闲场所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厦门岛吧式休闲场所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GIS空间分析、网络大数据采集、实地调研访谈和网络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厦门岛吧式休闲场所空间布局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吧式休闲场所发展建议。通过网络大数据挖掘收集厦门岛吧式休闲场所数据,基于ArcGIS操作平台构建数据库,从不同空间尺度和休闲场所类型两个方面,对其空间布局特点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全岛层面上表现出集聚分布的特点;在行政区划层面表现出高聚类分布且不同街道分布数量存在明显差距;在商圈层面表现出以商圈为核心集中分布的特点;不同类型吧式休闲场所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集聚分布特征且因消费群体的不同存在一定差异。在中心地理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厦门岛吧式休闲场所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自然条件、历史文...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休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
        1.1.2 吧式休闲方式逐渐大众化
        1.1.3 休闲空间分布可反映休闲产业的发展状况
        1.1.4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GIS应用领域的拓展
        1.1.5 厦门市是国内休闲城市的典型代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休闲
        2.1.2 城市休闲空间
        2.1.3 吧式休闲场所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国内研究综述
        2.2.2 国外研究综述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需求层次理论
        2.3.2 中心地理论
        2.3.3 商圈理论
        2.3.4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
第3章 研究区选择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界定及原因
        3.1.2 研究区发展概述
        3.1.3 研究区休闲产业现状
    3.2 数据的获取
        3.2.1 地图数据的来源
        3.2.2 吧式休闲场所点数据的来源
        3.2.3 区域社会经济数据的来源
    3.3 数据的处理
        3.3.1 点数据的处理
        3.3.2 面数据的处理
        3.3.3 社会经济数据的处理
第4章 厦门岛吧式休闲场所空间布局特征
    4.1 吧式休闲场所不同空间尺度的布局特征
        4.1.1 吧式休闲场所总体呈现空间集聚态势
        4.1.2 吧式休闲场所的空间分布具有自相关性
        4.1.3 吧式休闲场所的空间分布具有趋向性
        4.1.4 各街道吧式休闲场所数量存在明显差距
        4.1.5 吧式休闲场所以商圈为核心集中分布
    4.2 不同类型吧式休闲场所的空间布局特征
        4.2.1 酒吧分布特征分析
        4.2.2 咖啡厅分布特征分析
        4.2.3 茶馆分布特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厦门岛吧式休闲场所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5.1 自然条件—对吧式休闲场所的发展具体先天优势
        5.1.1 厦门岛自然条件简介
        5.1.2 良好的自然条件促进休闲产业的持续发展
    5.2 历史文化—对休闲文化的影响具有延展性
        5.2.1 厦门休闲文化与吧式休闲方式的渊源
        5.2.2 独特的地方文化促进吧式休闲方式的发展
    5.3 城市定位
        5.3.1 厦门城市定位的演变
        5.3.2 政策因素对吧式休闲场所具有决策性影响
    5.4 商圈环境—对吧式休闲场所的分布具有引导作用
        5.4.1 厦门岛商圈划分
        5.4.2 吧式休闲场所依托商圈集聚分布
    5.5 交通条件—影响吧式休闲场所空间可达性
        5.5.1 厦门岛交通体系现状
        5.5.2 吧式休闲场所呈现沿交通要素集中分布的特点
    5.6 旅游景点—可吸引吧式休闲场所发生集聚
        5.6.1 厦门岛旅游业概述
        5.6.2 核心景区对吧式休闲场所具有明显吸引作用
    5.7 消费者偏好—优质的服务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核心要求
        5.7.1 网络文本分析法对消费者评价进行分析
        5.7.2 相关人员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厦门岛吧式休闲场所发展建议
    6.1 以影响因素为参考,科学选址
    6.2 顺应时代潮流,打造休闲城市
    6.3 明确主题定位,创新特色休闲
    6.4 优化空间环境,营造休闲氛围
    6.5 市场化管理,丰富营销手段
    6.6 人性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部分大数据采集程序
附录B 部分点数据信息
附录C 访谈流程
附录D 针对不同访谈对象的访谈提纲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微博数据的兰州市女性休闲行为空间分析[J]. 严江平,赵敏,赵雪雁,李巍.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2]文化产业园休闲空间功能多样性设计——以红场1952空间改造为例[J]. 李玫妍.  建筑. 2017(07)
[3]田园乐活理念下的江苏城郊休闲景园规划研究——以无锡阳山田园东方为例[J]. 曹杰,朱蓉.  中国园艺文摘. 2017(03)
[4]基于街区尺度的城市休闲空间研究——以上海衡山路为例[J]. 李燕研.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02)
[5]移动互联时代的GIS[J]. 刘先林.  遥感信息. 2017(01)
[6]国外城市休闲空间研究进展[J]. 李洪波,夏日.  城市问题. 2016(07)
[7]时间成本是否成为电子商务区位的核心机制——基于成都市O2O电子商务的实证分析[J]. 史坤博,杨永春,杨欣傲,白硕,邵蕊,李博.  地理学报. 2016(03)
[8]广州轨道交通枢纽零售业的特征聚类及时空演变[J]. 陈蔚珊,柳林,梁育填.  地理学报. 2015(06)
[9]基于休闲活动视角的上海市公共开放空间布局探索[J]. 黄建云,李杰,王燕霞.  上海城市规划. 2015(01)
[10]基于城市建设发展视角的佛山休闲空间演变分析[J]. 余琳,吴悦芳.  热带地理. 2015(01)

博士论文
[1]城市休闲系统研究[D]. 肖亮.天津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GIS的避暑休闲地产选址研究[D]. 宋丹妮.西南大学 2016
[2]基于轨道交通TOD模式的城市休闲空间布局研究[D]. 魏丽娜.华侨大学 2015
[3]南京市KTV娱乐休闲场所空间布局特征研究[D]. 伍钟洁.南京大学 2015
[4]城市茶馆选址研究[D]. 刘雪玲.华侨大学 2014
[5]基于街区尺度的城市休闲空间研究[D]. 李燕研.上海师范大学 2014
[6]社会公正视角下的泉州市公共休闲空间优化研究[D]. 高艳静.华侨大学 2013
[7]重庆市休闲空间布局研究[D]. 殷小林.福建师范大学 2010
[8]城市休闲空间研究[D]. 李玉臻.四川大学 2005
[9]滨水区休闲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 周杰.东南大学 2004
[10]上海城市休闲空间布局研究[D]. 方田红.上海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714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714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e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