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校园道路雨水景观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5 12:47
在我国校园不断扩建的背景下,地表硬质面积不断增加,整体绿地率下降,加之不合理的道路排水设计,在暴雨季节校园道路面临着积水、径流污染、径流浪费等一系列雨水问题,从而导致水文循环失衡。在解决雨水问题上,我国提出了基于低影响开发(LID)理论的海绵城市建设并广泛推广,但该技术在校园道路雨水问题上的应用还处于空白,这便构成了本文研究的契机和前提。因此,论文以LID技术作为解决校园道路雨水问题的首选调控措施,需综合景观学、生态学、建筑学等多种学科,可以弥补校园道路雨水处理方法的缺陷,协调建设过程中各个专业之间的冲突,这是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探索LID技术下可行的校园道路雨水景观措施,发挥道路雨水景观的多重功能效益,可以改变我国校园道路闭合式的排水方式,改善校园道路环境,这是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论文首先系统的阐述了LID技术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确定了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分析了LID技术和校园道路相关概念,针对校园道路所面临的雨水问题的现状,理论结合实际,从理论技术、效益、政策三个方面论证LID在校园道路雨水景观中的应用优势,并结合国内外高校LID实际案例,进一步提升了LID技术在校园道路雨...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校扩建下面临的雨水问题
1.1.2 大背景下资源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倡导
1.1.3 低影响开发(LID)在中国的发展
1.2 低影响开发(LID)理念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校园道路雨水景观LID设计的可行性研究
2.1 LID理论特点
2.1.1 规划对象的特殊性
2.1.2 设计思维的转变
2.1.3 独立系统到综合应用的转变
2.1.4 技术措施性质的转变
2.2 LID技术的应对问题
2.2.1 缓解内涝
2.2.2 控制污染
2.3 校园道路分析
2.3.1 校园道路概述
2.3.2 校园道路与一般道路的异同
2.3.3 与LID技术相关联的校园道路空间要素
2.4 解决当下校园道路雨水问题的关键
2.4.1 转变传统排水方式
2.4.2 提升雨水设施的生态造景功能
2.4.3 拓展雨水利用新途径
2.5 LID在校园道路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2.5.1 理论技术优势
2.5.2 效益优势
2.5.3 政策优势
2.6 LID技术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2.6.1 国内案例分析
2.6.1.1 昆山杜克大学
2.6.2 国外案例分析
2.6.2.1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理工学院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校园道路雨水景观低影响开发(LID)设计技术路线
3.1 确定设计目标
3.1.1 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
3.1.2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目标
3.1.3 雨水径流资源化目标
3.2 构建设计基本原则
3.2.1 场地水文特征优先
3.2.2 场地的竖向高差利用
3.2.3 多层次的分流排水系统
3.2.4 低技术与本土化设计的适宜利用
3.2.5 形式美法则
3.3 LID技术综合比选
3.3.1 渗透技术
3.3.2 传输技术
3.3.3 调节技术
3.3.4 截污净化技术
3.3.5 储存技术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校园道路雨水景观低影响开发(LID)设计
4.1 LID技术的模块化应用
4.1.1 构建改造模块
4.1.2 模块功能划分
4.2 场地条件分析
4.2.1 气候及降雨
4.2.2 地形地貌
4.2.3 水文水系
4.2.4 土壤类型
4.2.5 植被现状
4.2.6 地域文化
4.3 基于LID的道路本体设计
4.3.1 地面铺装设计
4.3.2 路缘石设计
4.3.3 排水设备设计
4.4 基于LID的道路绿化设计
4.4.1 道路绿带设计
4.4.2 分流岛设计
4.4.3 道路附属绿地设计
4.4.4 植物选择与设计
4.5 基于LID的道路公共设施设计
4.5.1 材料的选择
4.5.2 结构的可分解性
4.5.3 功能性设施设计
4.5.4 观赏性设施设计
4.6 基于LID的道路衔接空间设计
4.6.1 广场设计
4.6.2 停车场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设计——南昌航空大学道路雨水景观LID设计
5.1 规划范围
5.2 场地条件分析
5.2.1 气候及降雨
5.2.2 地形地貌
5.2.3 水文水系
5.2.4 土壤类型
5.2.5 植被现状
5.2.6 地域文化
5.2.7 问题总结
5.3 方案设计
5.3.1 方案整体设计
5.3.2 道路本体设计
5.3.3 道路绿化设计
5.3.4 道路公共设施设计
5.3.5 道路衔接空间设计
5.4 方案评估
5.4.1 径流总量控制
5.4.2 径流污染控制
5.4.3 雨水资源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83441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校扩建下面临的雨水问题
1.1.2 大背景下资源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倡导
1.1.3 低影响开发(LID)在中国的发展
1.2 低影响开发(LID)理念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校园道路雨水景观LID设计的可行性研究
2.1 LID理论特点
2.1.1 规划对象的特殊性
2.1.2 设计思维的转变
2.1.3 独立系统到综合应用的转变
2.1.4 技术措施性质的转变
2.2 LID技术的应对问题
2.2.1 缓解内涝
2.2.2 控制污染
2.3 校园道路分析
2.3.1 校园道路概述
2.3.2 校园道路与一般道路的异同
2.3.3 与LID技术相关联的校园道路空间要素
2.4 解决当下校园道路雨水问题的关键
2.4.1 转变传统排水方式
2.4.2 提升雨水设施的生态造景功能
2.4.3 拓展雨水利用新途径
2.5 LID在校园道路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2.5.1 理论技术优势
2.5.2 效益优势
2.5.3 政策优势
2.6 LID技术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2.6.1 国内案例分析
2.6.1.1 昆山杜克大学
2.6.2 国外案例分析
2.6.2.1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理工学院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校园道路雨水景观低影响开发(LID)设计技术路线
3.1 确定设计目标
3.1.1 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
3.1.2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目标
3.1.3 雨水径流资源化目标
3.2 构建设计基本原则
3.2.1 场地水文特征优先
3.2.2 场地的竖向高差利用
3.2.3 多层次的分流排水系统
3.2.4 低技术与本土化设计的适宜利用
3.2.5 形式美法则
3.3 LID技术综合比选
3.3.1 渗透技术
3.3.2 传输技术
3.3.3 调节技术
3.3.4 截污净化技术
3.3.5 储存技术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校园道路雨水景观低影响开发(LID)设计
4.1 LID技术的模块化应用
4.1.1 构建改造模块
4.1.2 模块功能划分
4.2 场地条件分析
4.2.1 气候及降雨
4.2.2 地形地貌
4.2.3 水文水系
4.2.4 土壤类型
4.2.5 植被现状
4.2.6 地域文化
4.3 基于LID的道路本体设计
4.3.1 地面铺装设计
4.3.2 路缘石设计
4.3.3 排水设备设计
4.4 基于LID的道路绿化设计
4.4.1 道路绿带设计
4.4.2 分流岛设计
4.4.3 道路附属绿地设计
4.4.4 植物选择与设计
4.5 基于LID的道路公共设施设计
4.5.1 材料的选择
4.5.2 结构的可分解性
4.5.3 功能性设施设计
4.5.4 观赏性设施设计
4.6 基于LID的道路衔接空间设计
4.6.1 广场设计
4.6.2 停车场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设计——南昌航空大学道路雨水景观LID设计
5.1 规划范围
5.2 场地条件分析
5.2.1 气候及降雨
5.2.2 地形地貌
5.2.3 水文水系
5.2.4 土壤类型
5.2.5 植被现状
5.2.6 地域文化
5.2.7 问题总结
5.3 方案设计
5.3.1 方案整体设计
5.3.2 道路本体设计
5.3.3 道路绿化设计
5.3.4 道路公共设施设计
5.3.5 道路衔接空间设计
5.4 方案评估
5.4.1 径流总量控制
5.4.2 径流污染控制
5.4.3 雨水资源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83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783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