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变体到方法:中国传统园林与当代建筑实践
发布时间:2023-04-22 21:45
中国传统园林代表了中国人对自然诗意栖居的理想,它作为一种建筑类别,为中国当代的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依据。冯纪忠的方塔园规划和设计中引用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思想和手法,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抽象化转译出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组成元素,吴良镛的南京江宁织造府博物馆以缩小的园林——盆景作为建筑空间的呈现,在这三个案例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园林的传统形式与符号的延续。1999年在第20届UIA国际建筑师大会上,王澍提出"园林方法"后,当代中青年建筑学者开始尝试将中国传统园林可行、可观、可居、可游的特性引入建筑设计中,用当代的建筑语言来表达传统园林的精神和要旨,王澍的重返自然、董豫赣的城市山林、葛明的园林六则、李兴钢的几何胜景,都体现了建筑师们对中国园林的深层次理解与运用,为当下的建筑实践带来了更多的人文精神和传统情怀。从形式上的直接承续,到"园林方法"的提出和实践,中国传统园林的生命力在当代建筑设计实践中得到了丰富的呈现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园林变体:形式的承续
(一)与古为新:冯纪忠与上海方塔园
(二)几何体与三角形: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
(三)盆景再现:吴良镛与南京江宁织造府博物馆
二、园林方法:中国当代建筑的探索与实践
(一)王澍建筑实践中的园林方法:重返自然
1.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2. 宁波历史博物馆
(二)董豫赣建筑实践中的园林方法:城市山林
1. 北京红砖美术馆
2. 江西德安耳里庭客舍
(三)葛明建筑实践中的园林方法:园林六则
1. 南京微园
2. 宜兴春园
(四)李兴钢建筑实践中的园林方法:几何胜景
1. 北京复兴路乙59-1号
2. 四川大邑的建川镜鉴博物馆(暨汶川地震纪念馆)
三、结语
本文编号:3798453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园林变体:形式的承续
(一)与古为新:冯纪忠与上海方塔园
(二)几何体与三角形: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
(三)盆景再现:吴良镛与南京江宁织造府博物馆
二、园林方法:中国当代建筑的探索与实践
(一)王澍建筑实践中的园林方法:重返自然
1.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2. 宁波历史博物馆
(二)董豫赣建筑实践中的园林方法:城市山林
1. 北京红砖美术馆
2. 江西德安耳里庭客舍
(三)葛明建筑实践中的园林方法:园林六则
1. 南京微园
2. 宜兴春园
(四)李兴钢建筑实践中的园林方法:几何胜景
1. 北京复兴路乙59-1号
2. 四川大邑的建川镜鉴博物馆(暨汶川地震纪念馆)
三、结语
本文编号:3798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79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