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九十年代住宅组团中自发性建造研究——以花家地北里中住宅组团为例
发布时间:2023-10-17 19:46
城市老旧居住区中存在大量自发性建造现象,这反映出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与资源的不匹配。“十九大”指出现阶段我国存在的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些“自建”则是居民采用自己的方式来获取美好生活愿景,由于“自下而上”的建造方式与城市“自上而下”的规划存在冲突,这些“自建”都存在合法性的疑问。对于这些违建现象,本文并不支持这种行为,仅关注其建筑学层面,法律层面的问题不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本文希望以考现学为理论依据,记录这些“自建”现象来对该地区提供文献与图片资料,为未来的更新改造来提供参照,其次是为未来租赁住宅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可能性。最终,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从建筑学的方面分析、缓解这种需求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据文献分析发现大多是关于城中村、自发性社区或某一种“自建”形式,针对城市八九十年代住宅组团中的“自建”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在该方面的研究还有许多新的角度与可能性。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研究的准备工作。第二章至第六章是论文的主题部分。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及案例分析:主要针对论文相关的考现学、自组织、自发性建造以及建筑类型学四者进行简述,...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案例分析
2.1 考现学
2.2 空间自组织
2.3 自发性建造
2.3.1 自发性建造概念
2.3.2 自发性建造特征
2.3.3 自组织与自发性建造联系
2.4 建筑类型学
2.4.1 类型的概念
2.4.2 建筑类型学概念
2.4.3 基于城市自发性建造的类型学研究方法
2.5 案例分析
2.5.1 谢英俊——“人民的城市”
2.5.2 浙江萧山南沙地区乡土建造
2.5.3 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半成品房屋”
2.5.4 黄声远——宜兰县社会福利馆
2.6 小结
第3章 关于花家地北里住宅组团中的自发性建造调研
3.1 北京市“八九十年代”住宅规划设计模式
3.1.1 北京市八九十阿年代居住现状及问题
3.1.2 北京市“八九十年代”居住规划、设计模式
3.1.3 居住区规划设计思路发展
3.2 现场环境调查
3.2.1 现场照片记录
3.2.2 访谈
3.3 调研对象选取与测绘
3.3.1 调研对象选取
3.3.2 调研测绘
3.3.3 统计
3.4 调研对象图文记录
3.5 小结
第4章 调研对象分析
4.1 平、立面
4.1.1 平面形态
4.1.2 立面形态
4.2 功能
4.2.1 物品储存
4.2.2 商用
4.2.3 居住
4.2.4 鸽子笼
4.3 围合程度
4.3.1 开放式
4.3.2 半开放式
4.3.3 隐私式
4.4 与原有建筑的空间关系
4.4.1 依附
4.4.2 脱离
4.5 微观层面
4.5.1 窗
4.5.2 门
4.5.3 楼梯
4.5.4 围护结构
4.5.5 顶棚
4.5.6 支撑结构
4.6 小结
第5章 研究对象特征及启示
5.1 北京市八九十年代住宅组团中“自建”的特征
5.2 自建对老旧住宅外立面更新模式的启示
5.2.1 老旧住宅外立面现状及现阶段更新方式
5.2.2 对老旧住宅外立面更新模式的启示
5.3 住宅外立面更新程序的生成
5.3.1 支撑结构系统
5.3.2 选择系统
5.4 对租赁住宅设计的启发
5.4.1 建筑架构
5.4.2 嵌入部分
5.5 小结
第6章 研究价值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A
附录B 毕业设计
致谢
本文编号:3854897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案例分析
2.1 考现学
2.2 空间自组织
2.3 自发性建造
2.3.1 自发性建造概念
2.3.2 自发性建造特征
2.3.3 自组织与自发性建造联系
2.4 建筑类型学
2.4.1 类型的概念
2.4.2 建筑类型学概念
2.4.3 基于城市自发性建造的类型学研究方法
2.5 案例分析
2.5.1 谢英俊——“人民的城市”
2.5.2 浙江萧山南沙地区乡土建造
2.5.3 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半成品房屋”
2.5.4 黄声远——宜兰县社会福利馆
2.6 小结
第3章 关于花家地北里住宅组团中的自发性建造调研
3.1 北京市“八九十年代”住宅规划设计模式
3.1.1 北京市八九十阿年代居住现状及问题
3.1.2 北京市“八九十年代”居住规划、设计模式
3.1.3 居住区规划设计思路发展
3.2 现场环境调查
3.2.1 现场照片记录
3.2.2 访谈
3.3 调研对象选取与测绘
3.3.1 调研对象选取
3.3.2 调研测绘
3.3.3 统计
3.4 调研对象图文记录
3.5 小结
第4章 调研对象分析
4.1 平、立面
4.1.1 平面形态
4.1.2 立面形态
4.2 功能
4.2.1 物品储存
4.2.2 商用
4.2.3 居住
4.2.4 鸽子笼
4.3 围合程度
4.3.1 开放式
4.3.2 半开放式
4.3.3 隐私式
4.4 与原有建筑的空间关系
4.4.1 依附
4.4.2 脱离
4.5 微观层面
4.5.1 窗
4.5.2 门
4.5.3 楼梯
4.5.4 围护结构
4.5.5 顶棚
4.5.6 支撑结构
4.6 小结
第5章 研究对象特征及启示
5.1 北京市八九十年代住宅组团中“自建”的特征
5.2 自建对老旧住宅外立面更新模式的启示
5.2.1 老旧住宅外立面现状及现阶段更新方式
5.2.2 对老旧住宅外立面更新模式的启示
5.3 住宅外立面更新程序的生成
5.3.1 支撑结构系统
5.3.2 选择系统
5.4 对租赁住宅设计的启发
5.4.1 建筑架构
5.4.2 嵌入部分
5.5 小结
第6章 研究价值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A
附录B 毕业设计
致谢
本文编号:3854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854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