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海防型聚落营造经验初探——以洋屿水师旗营为例
发布时间:2024-05-14 00:33
海防型聚落是中国古代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的营造经验亟待全面、深入研究。该文以"营城同构"为切入点,以洋屿水师旗营为典型案例,以获得对海防型聚落宏观尺度营造经验的深度认知。运用空间与文本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位置、基址、空间结构、关键空间要素等方面的营造特征。认为防御之序、聚居之序是洋屿水师旗营的核心营造经验。最后提出了现代规划继承与发扬优秀营造经验的空间对策。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72933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1洋屿营盘在福州府的位置
洋屿水师旗营的驻地—洋屿营盘位于闽江下游段的琴江南岸(图1~2),今属福州市长乐区航城街道琴江村。据《福州驻防志·卷三》记载,洋屿营盘“去三江口二十五里水路,至省城七十里陆路,自洋屿至筠竹水面八里,由筠竹起旱至省城六十里”[15]552。图3洋屿营盘在闽江下游的位置(3)
图3洋屿营盘在闽江下游的位置(3)
图1洋屿营盘在福州府的位置1.2营造概况
图2洋屿营盘在闽江下游的现状位置
1729年(清雍正七年),洋屿水师旗营初筑营盘。沿琴江一面建成北营墙(门),其余三面未建,“官兵居住房屋共一千三百二十一间。”[15]6621737年(清乾隆二年),福州将军阿尔赛奏准“添筑周围围墙二里零三分”[15]622、“墙高一丈零”[16-18]。至此,洋屿营盘正式建成。....
图4洋屿营盘周边环境的复原
图2洋屿营盘在闽江下游的现状位置1884年8月23日(清光绪十年七月初三),马江海战(2)爆发。洋屿水师旗营全体官兵积极迎战,终因力量悬殊而几乎全军覆没。自此之后,洋屿水师旗营名存实亡,洋屿营盘也逐渐演变成为以满族人居住为主的村落—琴江村。2010年,琴江村被列入中国历史文....
本文编号:3972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972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