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油田马宁区长2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21:35

  本文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油田马宁区长2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储层评价 储层特征 长储层 靖边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摘要】:目前针对靖边油田马宁区长2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不足,导致马宁区进一步的勘探开发受到局限.本次研究根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孔渗分析、扫描电镜及压汞实验等资料,在研究区长2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储层质量进行了有效的分类评价.研究表明,靖边长2油层组储层以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杂基主要由水云母、绿泥石膜组成,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硅质、白云石;主要储集空间为次生粒间孔.储层砂岩孔喉连通性较好,且分选性较好.总体上马宁地区长2油层组储层由于受岩性、成岩等作用影响,表现中低孔、中低渗储层特征.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储层评价 储层特征 长储层 靖边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基金】:延长油田项目“靖边油田马宁区延安组、延长组新增石油探明储量计算”(YT0914SFW0068)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0前言鄂尔多斯盆地属于一个多旋回克拉通叠合的盆地.该盆地由中、新元古代以后形成的盖层沉积和吕梁期形成的统一固化结晶基底构成,特点是其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1].上三叠统延长组是在鄂尔多斯盆地拗陷持续发展和稳定沉降过程中沉积的以河流-湖泊相为特征的陆源碎屑岩体系[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剑;张刚;刘万明;王薇;屈红军;董治斌;李敏;;定边罗庞塬地区长8油层组双物源对石油分布的控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2 董万平;罗静兰;周功才;刘贤;滑爱军;李永杰;王盟;;镇泾油田长8与长6油层组产能影响因素分析[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3 汪洋;王桂成;王羽君;贾微;;鄂尔多斯盆地郑庄油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J];岩性油气藏;2010年03期

4 邓媛;王海军;洪荆晶;刁宗宝;霍斐斐;;姬塬油田铁边城区延长组长2油层组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05期

5 刘显阳;邓秀芹;赵彦德;张雪峰;韩天佑;;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油气运移规律及模式探讨[J];岩性油气藏;2011年05期

6 楚美娟;郭正权;白嫦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及其演化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年02期

7 何雁兵;傅强;金艳;李元昊;;鄂尔多斯盆地英旺地区长9、长10油层组油源及成藏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2年05期

8 惠威;孙卫;王越;;鄂尔多斯盆地英旺油田长2+3油层组低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2期

9 李康;康胜松;尚婷;王俊超;李军;罗宝莉;;姬塬油田X区长8油层组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年04期

10 杨超;王香增;任来义;张丽霞;贺永红;段昕婷;;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南部长8油层组物源性质及构造背景[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静;陈全红;朱静;王若谷;刘溪;;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点[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李文厚;梁积伟;王起琮;赵虹;王岚;刘昊伟;;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1油层组浊流沉积与油气的关系[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张晓丽;段毅;何金先;吴保祥;徐丽;夏嘉;;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兰州油气中心及离退休等部门[C];2014年

4 姜红霞;吴亚生;罗晓容;喻建;毛明陆;杨樝;陈瑞银;;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三叠系延长组8油层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控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5 尹太举;张昌民;;基于储层结构的剩余油气分析[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瑶;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李爱荣;低渗、超低渗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3 朱童;镇北—环江地区长4+5油层组砂体分布、成因及有利区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犟;鄂尔多斯盆地红井子—罗庞塬地区长9油层组油藏控制因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朱世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储层发育的沉积成岩机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6 王昌勇;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构造演化与长8~长6油层组沉积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7 曹金舟;子北油田理79井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朱宗良;老君庙油田古近纪L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吴少波;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延长油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储层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谢正温;陇东地区长6-8油层组沉积、储层特征及压裂地质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冰;吴起油田油沟油区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张家,

本文编号:1045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045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3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