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储层氮气钻井低伤害清砂液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致密储层氮气钻井低伤害清砂液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氮气钻井钻遇稠油储层时,地层出油将会使岩屑聚集形成大尺寸黏塑性岩屑团,导致井眼净化不良、环空堵塞或卡钻等井下复杂,且目前尚无完善氮气钻井遇出油的预防及处理技术,从而制约了氮气钻井在稠油储层的推广应用。为此,本文以地层出油对氮气钻井影响为出发点,基于储层保护技术,开展致密储层氮气钻井低伤害清砂液体系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稠油的性质和组成,并从稠油理化性质和流变性等方面分析了稠油与岩屑聚集的原因,指出稠油黏度高是导致环空气芯中油滴尺寸大,油难以携带到地面引起环空堵塞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清砂的关键是要降低稠油黏度。本文对物理降黏(加热降黏、掺稀降黏、超声波降黏)方法和化学降黏(乳化降黏、油溶性降黏剂降黏)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综合对比其优缺点,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用乳化降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定时面积法、圆片帆布法、滚动回收率实验、粒度分析实验以及高温高压封堵实验等方法对清砂基液、降黏助剂、渗透剂以及封堵剂进行优选,分别构建了以活性水、油包水乳状液、水包油乳状液为基液的三类清砂液体系,并最终优选出活性水清砂液,其配方为:活性水+0.2%降黏助剂+1.5%渗透剂+2%封堵剂。运用黏附聚集实验和静态溶蚀实验,并结合三维重构成像X-CT,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清砂液清砂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水清砂液能有效清除吸附在钢棒上的黏土和稠油混合物。清砂液溶蚀后的油泥团结构松散,表面产生大量网状裂纹,在三维重构成像X-CT下能够观察到明显的孔洞和裂缝。活性水清砂液抗温可达120℃,且温度越高,清砂液破坏碎解油泥团越彻底。矿化度低于15000mg/L时,清砂液降黏效果良好。此外,活性水清砂液还具有很好的储层保护效果,渗透率恢复值在90%以上,对地层损害小。
【关键词】:清砂液 地层出油 稠油降黏 卡钻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2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3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7-11
- 1.2.1 气体钻井发展历程7-8
- 1.2.2 氮气钻井优势与局限性8-10
- 1.2.3 氮气钻井地层出水、出油处理技术研究现状10-11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1-13
- 1.3.1 研究内容11-12
- 1.3.2 研究路线12-13
- 第2章 地层出油对氮气钻井的影响13-26
- 2.1 稠油的定义及特点13-14
- 2.2 油样组成及性质14-21
- 2.2.1 油样预处理14
- 2.2.2 油样的性质14-16
- 2.2.3 油样的组成16-21
- 2.3 稠油流变性影响因素研究21-22
- 2.3.1 剪切速率的影响21
- 2.3.2 水的影响21-22
- 2.4 地层出油对氮气钻井的影响因素分析22-25
- 2.4.1 地层出油对气体动能的影响22-24
- 2.4.2 环空中油滴大小及影响因素分析24-25
- 2.4.3 地层出油钻屑成团原因分析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低伤害清砂液体系研究26-59
- 3.1 清砂液体系设计依据及性能指标26
- 3.2 实验药品、仪器26-27
- 3.3 稠油降黏技术降黏效果研究27-36
- 3.3.1 加热降黏28-30
- 3.3.2 掺稀降黏30-32
- 3.3.3 超声波降黏32-33
- 3.3.4 乳化降黏33-35
- 3.3.5 油溶性降黏剂35
- 3.3.6 稠油降黏技术优缺点分析35-36
- 3.4 不同清砂基液的降黏效果评价36-41
- 3.4.1 活性水溶液作基液36-38
- 3.4.2 油包水乳状液作基液38-39
- 3.4.3 水包油乳状液作清砂基液39-41
- 3.4.4 清砂基液加量的影响41
- 3.5 降黏助剂的优选41-43
- 3.6 渗透剂的优选43-47
- 3.6.1 渗透剂的筛选44-46
- 3.6.2 渗透剂的复配46-47
- 3.7 封堵剂的优选47-49
- 3.8 清砂液性能评价49-56
- 3.8.1 清砂性评价49-51
- 3.8.2 抗温性评价51-54
- 3.8.3 抗盐性评价54-55
- 3.8.4 清砂液储层保护性评价55-56
- 3.9 清砂液微观机理56-58
- 3.10 本章小结58-59
- 第4章 低伤害清砂液配制与施工工艺59-61
- 4.1 准备工作59
- 4.2 清砂液使用思路59
- 4.3 清砂液配方及配置程序59-60
- 4.4 施工程序60
- 4.5 现场试验实施细则及HSE要求60-61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61-62
- 5.1 结论61
- 5.2 建议61-62
- 致谢62-63
- 参考文献63-66
- 附录1 粒度分布图66-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_5景忠;;大60暖气片清砂机[J];金属加工(冷加工);1965年05期
2 ;突出政治,依靠群众,推广“六五清砂”[J];铸造机械;1967年04期
3 ;不锈钢六五清砂试验小结[J];铸造机械;1967年06期
4 陈国才;;铸件液电清砂[J];林业机械;1986年01期
5 罗喜梅,史焕明;水浴清砂的试验与应用[J];铸造;1988年07期
6 周宝林;自制除锈打毛清砂机[J];矿山机械;1997年11期
7 ;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我厂“六五清砂”土法上马的几点体会[J];铸造机械;1967年04期
8 ;“六五清砂”工艺试验与生产实践[J];铸造机械;1967年04期
9 ;“六五清砂”在我厂的应用[J];铸造机械;1967年04期
10 张方范;;清砂滚筒湿式除尘法[J];湖北机械;197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峰;;通过改变加工方式巧解生产难题[A];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阳 张国清 瞿玉海 孙荣珍;电磁皮带轮清砂机工作原理[N];电子报;2013年
2 尹希东;胜利桩西作业大队攻克漏失油藏清砂工艺难题[N];中国石化报;2010年
3 王克松;油气田清砂新工艺——负压捞砂法[N];中国石油报;2003年
4 谭文 吴淼;油水井清砂新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洪辉;基于铁型覆砂铸造技术铁型型腔清砂过程方法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炜筠;致密储层氮气钻井低伤害清砂液的研究与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49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049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