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我国石油储备发展的审视与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05 16:29

  本文关键词:我国石油储备发展的审视与对策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我国石油储备发展的审视与对策分析

战略储备为政府拥有,亦称政府储备或国家储备。战略储备具有商业储备无法取代的特殊作用,当国际石油供应突然发生中断或国际油价暴涨危及国家安全与社会经济正常运转时,战略石油储备的动用往往具有抗拒风险、保障安全、平衡供需、抑制油价的功能。如1991年海湾战争前夕,IEA实施每天向国际市场投放250万桶石油的应急计划,这对缓解当时的石油危机起了重大作用。在平时,战略石油储备对稳定国际油价、影响石油输出国的政策及调整市场心态,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

()由进口商、炼油商、销售商及消费者拥有的商业储备2

商业储备亦称民间储备与企业储备,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不可动用的储备量与可动用的储备量。不可动用的储备量对于维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可动用储备量是商业运作,在国际石油供应不足或油价飘升时,就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在国际石油供应充裕与油价下挫时,有一定的吸纳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经营安全与经济效益。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和商业储备能力共同构成了国家的石油储备能力。

石油600天的总量,欧佩克也有可能每天增产150万桶原油,世界在理论上经受得起半年左右的对伊禁运甚至战争状态。因此,,合理的石油储备是平衡石油价格、维护石油市场稳定的重要措施。

()特定条件下对石油禁运和投机起威慑作用的必要工具。4

拥有较为充足的石油储备,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利用战略储备,减轻或限制石油危机的冲击力,为解决危机赢得时间。同时还可使潜在对手认识到这种储备能在相当长时间内起到稳定石油供应的作用,使它们在做出使用“石油武器”决策时,不得不有所顾忌。

()正常经济背景下政府的财政资金来源。建立战略石油5

储备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石油价格波动和石油供应中断对国家政治、军事和经济安全的影响,但在国际石油市场和政治经济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出售部分储备以增加政府收入,这已经成为石油储备管理和石油贸易运作的一种共识。

二、我国石油储备的状况

3.石油储备的作用和意义

()保障经济安全的稳定器。国家石油储备是能源与经济1

安全的稳定器。美国石油消费量的50%依赖进口,而日本则几乎不生产一滴石油,但美国通过政治、军事的大国力量在石油国家的国际事务中谋求主导作用,加大对欧佩克产油国的压力,加快能源多元化,加大战略石油储备等措施,维持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日本则通过实施能源多样化政策,力求核能、天然气、煤炭和石油的均衡使用,积极开发新能源,持续多年的海外投资,以“股份换石油”、“贷款换石油”,石油可靠供应稳定地支持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事实说明,一个国家石油安全的核心问题不在于这个国家能否生产石油以及能生产多少石油,而在于这个国家能否稳定地保障石油的供应,这其中就包括拥有充足及可靠的石油储备。

()稳定石油供给的有效手段。目前,经济界已经达成共2

识,国际油价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基本供需关系而独立运行。石油市场被不少人看作是“软金融市场”,因此,炒作的机率比较大,近年来国际经济危机波及全球,石油需求乏力,但国际油价却维持在100美元的高位,是2000年的近5倍。同时,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地区政局的不稳定,时刻存在着石油供应中断的危险。石油储备是使国民经济各重要部门正常运转,防止和减少石油供应中断最可行、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平衡石油价格的重要措施。虽然石油储备是石油消费3

国为对付石油短期供应中断而设置的第一道防线,但其真正的作用不仅在于弥补损失掉的进口量,也在于抑制价格的上涨。从近几年世界石油市场的形势来看,石油库存对油价的影响力明显增强,库存水平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油价走势。如伊朗核危机,伊朗声称一旦遭受西方国家的攻击,将封闭霍尔木兹海峡,阻止海湾石油出口,但国际石油价格并未发生巨大波动,其主要原因是石油市场巨大的存量因素。美国和国际能源署其它成员的应急库存总量为14.8亿桶,相当于伊朗出口

1.我国石油储备的必要性

从国内情况看,有研究数据表明:中国是油气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按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资源量、累计探明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和产量值来看,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分析,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对外依存度便一路攀升,仅仅用了18个年头,便由当年的6%扩大到2011年的56%。2011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达2.5亿吨,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次于美国)、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次于美国)。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的大国,按每平方公里国土的平均资源比较,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的丰度值约为世界平均值的57%,剩余可采储量丰度值仅为世界平均值的37%,与世界石油资源量相比,我国具有技术和经济意义的石油资源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又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期,石油消费量增长率(2005-2010)年均7.7%。因此,中国石油消费的高速增长和自主供应短缺客观存在,石油对外依存度保持在高位将是不可避免的,如此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带来的隐忧也是毋庸置疑的。

从国际情况看:目前影响全球石油产业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经济上,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经济持续萎靡,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通胀加剧,使得国际石油市场前景堪忧;政治上,中东和北非局势为石油供应带来了潜在的危机,我国南海、东海地缘争端不断,美国不断染指东亚国际事务对原油价格变化带来巨大变数;生态上,日本福岛核事故阴影依旧笼罩在各国人民心中,德国等国家在国内民众反核的呼声中相继宣布逐步退出核电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2]。从各国经验看,当一国的石油进口量超过5000万吨时,国际市场的行情变化就会影响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当一国的石油进口量超过1亿吨以后,就要考虑采取外交、经济、军事措施以保证石油供应安全;当石油进口依存度超过60%,而且进口量超过1亿吨时,那么石油供应的不安全性、不确定性将叠加放大,应引起进口国家的高度重视。

·103·


  本文关键词:我国石油储备发展的审视与对策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9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09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9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