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页岩敏感性损害评价方法及损害机理

发布时间:2017-11-06 17:58

  本文关键词:页岩敏感性损害评价方法及损害机理


  更多相关文章: 页岩 敏感性 孔喉分布 评价方法 损害机理


【摘要】:以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延长组长7页岩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脆性矿物、黏土矿物、孔隙结构等参数基础上,结合目前的行业标准SY/T 5358—2010"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建立改善的页岩敏感性损害评价方法,采用压力脉冲衰减法测试页岩敏感性损害前后的渗透率,利用核磁共振仪测试不同流体对页岩孔喉分布和岩相变化影响,揭示页岩敏感性损害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长7页岩黏土矿物以伊/蒙间层为主,其次为伊利石,孔喉分布以双峰态为主,孔径一般小于50 nm;具有弱~中等偏弱的水敏和碱敏等损害程度,页岩敏感性损害后纳米级孔喉变化是其敏感性损害的本质原因。水敏损害后页岩孔隙度降低,主要为宏孔、介孔减少,微孔几乎不变;酸敏损害后页岩不同级别的孔隙均减少;碱敏损害后页岩宏孔减少,微孔和介孔增加。
【作者单位】: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1534006)~~
【分类号】:TE258
【正文快照】: 页岩气是一种典型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是当今油气勘探的前沿领域。具有含气面积广、资源量大、生产寿命长、产量稳定等特点[1]。中国页岩气可采储量约为25.1×1012 m3,开发保护好页岩气资源是我国能源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2]。页岩储层作为一种典型的非常规储层,以纳米级孔隙居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月先;钟水清;;川渝地区页岩气藏勘探新选向研讨[J];青海石油;2008年03期

2 谭蓉蓉;;我国页岩气开发前景广阔[J];天然气工业;2008年12期

3 赵群;王红岩;刘人和;拜文华;张晓伟;;世界页岩气发展现状及我国勘探前景[J];天然气技术;2008年03期

4 张金川;汪宗余;聂海宽;徐波;邓飞涌;张培先;殷毅;郭华强;林拓;张琴;张德明;;页岩气及其勘探研究意义[J];现代地质;2008年04期

5 张林晔;李政;朱日房;;页岩气的形成与开发[J];天然气工业;2009年01期

6 郑言;;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前景可期[J];中国石化;2009年02期

7 张利萍;潘仁芳;;页岩气的主要成藏要素与气储改造[J];中国石油勘探;2009年03期

8 李新景;吕宗刚;董大忠;程克明;;北美页岩气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9 李建忠;董大忠;陈更生;王世谦;程克明;;中国页岩气资源前景与战略地位[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10 谭蓉蓉;;专家谈页岩气[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2 叶舒阳;;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玉芳;包书景;张宏达;葛明娜;王劲铸;孟凡洋;任收麦;;国外页岩气勘查开发进展[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4 吴西顺;;世界各国页岩气政策综述[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1地质科技与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研讨分会场[C];2013年

5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A];“宝塔油气”杯第四届天然气净化、液化、储运与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暨LNG国产化新技术新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6 林斌;郭巍;赵肖冰;曹瀚升;王少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概率体积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页岩气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7 印兴耀;吴国忱;;页岩气储层地震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蔡启宏;傅子云;;地震频率信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刘禹;王常斌;文建军;宋付权;;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10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晶 史丰蕾;决策层力推页岩气科技攻关[N];中国能源报;2011年

2 克利福德·克劳斯 汤姆·策勒(美) 王可 译;页岩气开发改变了这里[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记者 杨晓宇;页岩气开发“十二五”决意提速[N];中国化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窦克林;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的新支点:页岩气勘探开发[N];中国矿业报;2011年

5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页岩气或将改变美能源结构[N];人民日报;2011年

6 史蒂凡·尼克拉 王晓苏 编译;德国能复制美“页岩气神话”吗[N];中国能源报;2011年

7 汪陵;页岩气领域的合作令人期待[N];中国工业报;2011年

8 范力 许新峰 顾家瑞;美国页岩气开发提速[N];中国石化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秀强;页岩气勘探开发 必须走“中国道路”[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滕艳 本报通讯员 李凤;你好,页岩气时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为;页岩储层特征与渗流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4年

2 金吉能;页岩气地球物理建模分析[D];长江大学;2015年

3 张宏学;页岩储层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梁顺;长壁开采区内垂直页岩气井稳定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赵群;蜀南及邻区海相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优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郭晶晶;基于多重运移机制的页岩气渗流机理及试井分析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7 李建青;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李亚男;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9 翟常博;川东南綦江—仁怀地区页岩气成,

本文编号:1148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148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9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