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注过热蒸汽井筒沿程参数计算模型
本文关键词:水平井注过热蒸汽井筒沿程参数计算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稠油 水平井 过热蒸汽 蒸汽相态变化 沿程参数 计算模型 注汽速度
【摘要】:针对传统注普通湿蒸汽水平井筒沿程参数计算模型不适用于注过热蒸汽井筒的问题,根据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理,在考虑过热蒸汽传输过程中相态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水平井注过热蒸汽井筒沿程参数计算模型。利用模型对哈萨克斯坦库姆萨伊油田1口水平井注过热蒸汽过程中的井筒沿程温度、压力及干度进行了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模型进行沿程参数影响因素分析可知,注汽速度越大或蒸汽过热度越高,相态变化位置距水平井跟端距离则越远,但当注汽速度大于8 t/h、井口蒸汽过热度大于80℃以后,提升注汽速度和蒸汽过热度对增加相态变化位置距水平井跟端距离的作用不再明显。在沿水平井方向渗透率逐渐增大的条件下,蒸汽温度下降速度最慢,相态变化位置距水平井跟端距离最远。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11E-2506)
【分类号】:TE357.44
【正文快照】: 0引言对饱和蒸汽定压加热,蒸汽温度将继续升高,这时的蒸汽称为过热蒸汽[1]。与普通湿蒸汽相比,过热蒸汽具有高干度和高热焓的特点,在地层中能增加加热效果和扩大驱替体积,因此注过热蒸汽已成为开采稠油的一种有效技术[2-5]。文献[6-10]建立了直井注过热蒸汽井筒沿程压力及温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红兵,万军伟;水资源和环境工程中水平井研究简介[J];地球科学;2003年05期
2 ;水平井打出高水平[J];国外测井技术;2013年01期
3 熊英;川南矿区钻成一口国内最深的水平井[J];石油钻采工艺;1993年05期
4 李双印;水平井取心试验在大庆油田获得成功[J];石油钻采工艺;1994年05期
5 阎铁,张漫;水平井待钻轨道的设计[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6 ;水平井之最[J];石油钻采工艺;1996年05期
7 刘想平,蒋志祥,江如意,刘翔鹗;水平井筒内压降对水平井向井流动态关系的影响[J];石油钻采工艺;2000年01期
8 夏远明,郭海洲,张运明,黄建生;超深超小靶窗水平井在塔河油田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11期
9 姚凯;姜汉桥;武兵厂;张继宏;;水平井垂向位置优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7年02期
10 王建富;王贺林;刘天鹤;何书梅;时云珠;刘建锋;李治军;武干;;大港埕海油田高效水平井钻探的成功经验启示[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波;;储层预测深度对水平井设计的约束[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段永刚;赵震峰;陈伟;王晓东;;压裂水平井多裂缝系统渗流及非均匀裂缝长度对产能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付春权;刘宇;尹洪军;;压裂水平井压力动态分析[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C];2005年
4 朱文革;李业;;孤东油区高压地层水平井施工技术[A];黑鲁石油学会钻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田中兰;申瑞臣;乔磊;;煤层气水平井远距离穿针技术与装备研制[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吴鸿麟;周羽;应明;;水平井套管应力分析的摄动—有限元方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7 朱学东;唐培忠;田云霞;;河口薄层稠油水平井堵调技术研究与应用[A];胜利油田北区堵水调剖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张介美;梅复兴;;水平井导眼轨迹的改进与应用[A];录井技术文集(第四辑)[C];2004年
9 张旭;孙可明;李凯;;流固耦合作用下水平井变质量流动规律分析[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谢敏;;水平井井下管柱力学分析软件的应用[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孙洪霞;水平井管理有水平[N];中国石油报;2007年
2 记者 赵士振 通讯员 曲先中 唐毓;胜利孤东厂综合治理低效水平井[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苑玮 牟海萍;山东局二队 水平井一次性对接成功[N];中煤地质报;2010年
4 通讯员 徐娟;水平井连获高产[N];中国石油报;2010年
5 罗建东 李旭东;吐哈水平井钻探频频告捷[N];中国矿业报;2006年
6 特约记者 罗建东 通讯员 李旭东;吐哈水平井钻探取得重要成果[N];中国石油报;2006年
7 刘军 通讯员 杜小毛;科尔沁草原打出第一口水平井[N];中国石油报;2007年
8 通讯员 王丽娜 蔡沈军;辽河水平井大修技术日臻成熟[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记者 李兵;华北油田水平井施工渐入佳境[N];中国石油报;2007年
10 记者 张新民邋通讯员 常工轩;长庆水平井分段压裂工具成功应用[N];中国石油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一鸣;水平井水力裂缝起裂与延伸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2 马宝全;水平井斜度测量方法及仪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3 苏广乐;HQ油田低产水平井合理工作制度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4 段晓军;提高水平井施工效率的“工厂化”作业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5 何新兵;红河油田长8储层水平井测井、录井解释差异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5年
6 肖高峰;大庆水平井套管附件研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7 李海涛;多裂缝应力干扰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48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148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