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地区柱状下拉异常体分布特征及成因

发布时间:2018-01-08 06:20

  本文关键词: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地区柱状下拉异常体分布特征及成因 出处:《石油勘探与开发》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四川盆地 高石梯地区 灯影组 走滑断裂 热液溶蚀 下拉异常体 岩溶垮塌


【摘要】:以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逆时偏移重新处理并结合高精度相干分析,对地震剖面上柱状下拉异常体的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柱状下拉异常体在高石梯地区广泛分布,研究认为其是在走滑拉分形成的微型地堑的基础上,经多期热液活动的长期改造而形成的热液通道。以灯影组储集层为例,通过地震、地质联合分析,证实热液活动以溶蚀作用为主,对碳酸盐岩储集层进行了持续的建设性改造,进而提出热液通道和裂缝发育带是储集层发育的有利区。热液通道的发现对落实高产井位、扩大勘探领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Abstract]:Taking the Gaoshiti area in the central Sichuan Basi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inverse time migration of seismic data is reprocessed and the high-precision coherence analysis is combine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columnar pull-down anomaly on seismic profile a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olumnar pull-down anomaly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Gaoshi area. It is considered that it is based on the micro graben formed by strike-slip drawing, and formed by the long-term transformation of multi-stage hydrothermal activity. Taking the reservoir of Dengying formation as an example, the seismic and geological joint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It is proved that the hydrothermal activity is dominated by dissolution and the carbonate reservoir has been continuously and constructively reform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hydrothermal channel and fracture development zone are favorable areas for reservoir development, and the discovery of hydrothermal channel is of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yield well loc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exploration field.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深层油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2014E-3204);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大型地震处理解释软件平台开发与集成”(2016E-1004)
【分类号】:P618.13;P631.4
【正文快照】: 引用:杨平,丁博钊,范畅,等.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地区柱状下拉异常体分布特征及成因[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7,44(3):370-379.YANG Ping,DING Bozhao,FAN Chang,et al.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origin of the columnar pull-down anomalies in GaoshitiBlock of Central Sichuan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仲秋,易光玢;地下多个异常体电磁散射的数值模型[J];物探与化探;1992年06期

2 W. E. Medeiros;重力源力矩反演:一种确定异常体的位置与3D方位的通用方法[J];石油物探译丛;1996年05期

3 刘和美;井中无线电波透视在广西桂平航运枢纽右坝肩探查溶洞异常体的体会[J];中国岩溶;1992年01期

4 王槐基;莺歌海盆地地震异常体成因机制管窥[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6年02期

5 唐新功,胡文宝,严良俊;瞬变电磁法对存在山谷地形时的多个异常体的探测能力研究[J];地震地质;2005年02期

6 陈岑;胡望水;阎振华;侯慧敏;;西丁家地区地震反射异常体识别与分布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7 李洪辉,周东延,丛祝安;塔里木盆地地震反射异常体及其地质属性初探[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年02期

8 韩江涛;刘国兴;刘伟;;由激电异常进行异常体快速定位的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张振利;张旭东;车殿国;谢匙雳;;物探方法在地下异常体勘探的应用[J];森林工程;2010年05期

10 王为民,王安民;等值线法圈定电波透视中的异常体图象[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康俊佐;邢光龙;杨善德;;大反差的小异常体电磁散射的计算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佘德平;;基于模型的小尺度异常体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廖爱民;周启友;肖安林;S A Junejo;徐建平;;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在探测水体中异常体的应用[A];第5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倪斌;王付洁;杨风丽;李筱;;南黄海北部地震反射异常体识别及其成因分析[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7:海洋地球物理论文集[C];2014年

5 郭建华;郭原草;;塔中地区北缘中上奥陶统中的地震反射异常体地质解释[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若;王妙月;底青云;王光杰;;源与勘探区间的异常体对勘探区的影响[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傅容珊;刘丽军;张涛平;黄建华;;观测大地水准面对南非CMB地震速度异常体的限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信文;张仲礼;王谊;;利用多频点技术探测顶底板含水构造埋深问题的尝试[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胡晓娟;地下空间异常体高密度电阻率影像数值模拟与应用[D];福州大学;2014年

2 徐宇;新疆哈密镜儿泉西地区高精度重磁数据对异常体边界的圈定及地质解释[D];新疆大学;2016年

3 高玲玲;矿井音频电透视数据反演方法[D];吉林大学;2009年

4 蒋洪;混凝土介质内部异常体震波检测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5 王朝旭;速度异常体下构造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6 郭伟;隧道掘进超前地质勘探的研究与仿真[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7 冯雪;时域航空三维异常体电导率—深度参数识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杨毅;磁偶源复电阻率三维电磁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95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395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f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