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油管抽油举升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8-01-08 21:01

  本文关键词:油管抽油举升技术研究与应用 出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深井泵采油 稠油开采 油管抽油 举升工艺 减磨技术


【摘要】:稠油作为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国内开发的热点,油管抽油举升技术作为稠油开发的一种有效方式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国内外稠油油藏举升技术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对油管抽油举升技术进行了系统方案设计和完善,并提出了配套技术与工艺措施。采用油管代替抽油杆作为动力传动部件以提高抽油泵的下行动力,进行了总体方案的设计,提出了两种方案:尾管支撑管柱方案和锚定管柱式方案。尾管支撑管柱方案主要针对稠油区块井筒内状况相对简单的直井,一次管柱完井;锚定管柱式方案主要针对造斜点较高、泵挂位于造斜点以下采用支撑式无法适应的油井,其有效冲程长、无液柱回压漏失、具有助抽效果。针对稠油粘度高、进泵困难的问题,配套研制了新型并联式油管抽油泵,从结构上对常规泵进行了改进,采用上下串联柱塞的结构方式以提高液体进泵的动力、降低摩擦阻力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泵效的目的,本文对其设计原则、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总体尺寸计算、零件设计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另外,本文还研究了举升减磨技术,通过在油管外注入润滑介质的方法改变油套的接触介质、降低油管与套管之间磨损;对相关设计方案进行了现场试验与效果评价,取得了满意结果。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eavy oil resources has been a hot spot in domestic development, oil pumping lift technology as an effective way of heavy oil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prospect. The heavy oil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reservoir lifting technology, the tubing sucker lifting technology of system design and improvement, and put forward the supporting technical measures. Using tubing instead of sucker rod as power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to improve the downlink power oil pump, the design of the overall scheme, puts forward two kinds of solutions: tail pipe string for supporting and anchoring tubular column type. Tail pipe column support scheme mainly for vertical wells of heavy oil block the wellbore is relatively simple, a string completion; anchor column type program aimed at deflecting points higher, located at the Kop pump hanging under the supporting type can not adapt to the wells, the Effect of long stroke, no leakage of liquid column back pressure, with pumping aid effect. For high viscosity, into the pump difficult problem,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type of parallel tubing pump, has made the improvement to the conventional pump from the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of the plunger on the series to improve the dynamic liquid into the pump.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pump efficiency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friction resistance, the principle of design, structure design, working principle, overall size calculation, parts design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studies the lifting antifriction technology method by injecting lubricating medium in contact with medium oil tubing external change set, reduce the wear between the tubing and casing; the evaluation of field test and effect of design scheme, the result is satisfactory.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35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军;;助流举升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08年04期

2 张明江;杨东辉;郝光灿;;复合接力泵举升 超深稠油流出来[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9年06期

3 王晓英;;新型无杆举升技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8期

4 韩建民;;630E卡车举升限位的并联改造[J];神华科技;2013年02期

5 王国彪;宋志刚;;液压举升机构运动学的优化分析[J];矿山机械;1993年11期

6 戴宝庆;胡开元;陈高峰;;稳定土拌和机举升臂的机加工夹具[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4年05期

7 任玉姝;吉林油田举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2期

8 战永平;付春丽;孙仁远;;滨南稠油的粘度和流变特性对举升和输送的影响研究[J];新疆石油天然气;2011年03期

9 张祖峰;李建馨;孙秀华;李玲玲;;稠油无杆举升节能技术探索与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11期

10 夏洪权,徐宏权,巨孝文;井筒集肤效应电热举升工艺方案设计方法[J];特种油气藏;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赵迎春;;自卸汽车“下置前推式”举升放大机构的优化设计[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二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李金梅;张新普;耿梅英;;中举自卸车举升机构优化设计[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卢兆鸿;;33系列重柴车举升缸总成国产化改造[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邹仁松;;自卸车举升形式与轴荷、车架受力变形的关系探讨[A];“2011西部汽车产业·学术论坛”暨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四届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宝川;刘万顶;;自卸车举升角度与翻转点受力关系的研究[A];第八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6 万方军;;单顶放大自卸车举升三角臂的受力分析[A];第八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2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刘军 通讯员 邓宏;辽河成功研制大泵举升系列技术产品[N];中国石油报;2006年

2 余建新;新钢汽运公司一职工技改创效益30万元[N];中国冶金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文文;重型矿用电传动自卸车举升液压系统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刘超;移动式试油试采举升装置的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姚伟嘉;自卸车举升作业稳定性仿真优化设计系统开发[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崔春宽;自卸车举升作业防侧翻预警方案研究及系统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5 张花哲;电动履带式多功能果园举升平台的设计[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6 孙野;机场货运平台快速拖车液压同步升系统的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3年

7 李天奇;面向浮筏举升的电液同步运动系统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8 韩文;油管抽油举升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9 姚晓璐;基于多体动力学的自卸半挂汽车举升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陈宏波;举升液压系统数控模拟试验台的设计与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98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398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3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