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页岩凝析气井产能预测的三线性流模型

发布时间:2018-02-02 14:49

  本文关键词: 页岩 凝析气 油气两相 产能 三线性流模型 出处:《天然气地球科学》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页岩凝析气井的产能预测须同时考虑复杂缝网改造体和油气两相流特征。基于三线性流模型表征压裂改造体,考虑流体相变和相渗,并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表征页岩基质中气体的吸附解吸,建立了页岩凝析气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通过模型的线性化处理,结合流动物质平衡方法,获得了模型的半解析解。运用数值模拟结果和矿场生产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1)通过饱和度和压力相关参数的显隐式处理,并结合流动物质平衡方法可以有效地将数学模型线性化;(2)所建立的油气两相产量预测半解析方法误差小,可运用于矿场实际;(3)相同条件下,页岩凝析气的流动能力比单相页岩气更弱,合理缝网参数对提高油气两相产能至关重要。
[Abstract]:The productivity prediction of shale condensate gas wells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 fracture network reformation and oil and gas two-phase flow simultaneously. Based on the trilinear flow model, the fracturing reconstruction body should be characterized, and the fluid phase transition and permeability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Langmuir isothermal adsorption model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gas in shale matrix, and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productivity of shale condensate gas wells was established. Combined with flow material balance method. The semi-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model is obtained. The accurac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model are verif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nd field production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treated explicitly and implicitly by saturation and pressure-related parameters. The mathematical model can be linearized effectively by using the method of fluid mass balance. 2) the semi-analytical method for predicting oil and gas two-phase production has small error and can be applied to the field practice. 3)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flow capacity of shale condensate gas is weaker than that of single-phase shale gas.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中海油研究总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页岩气渗流规律与气藏工程方法”(编号:2017ZX0503700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综合科研项目“海外页岩油气产能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编号:YXKY-2016-ZY-03)联合资助
【分类号】:TE372
【正文快照】: [吴永辉,程林松,黄世军,等.页岩凝析气井产能预测的三线性流模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7,28(11):1745-1754.]0引言随着压裂水平井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北美Ea-gle Ford盆地致密油气、页岩油气资源也得以实现工业化开采[1]。根据邹才能等[2]、姜在兴等[3]、张金川等[4]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志强,李进福;油气层产能预测方法及模型[J];石油学报;2000年05期

2 何勇明;樊中海;孙尚如;徐丽丽;;低渗透油藏污染井污染前后的产能预测新模型[J];石油钻探技术;2009年04期

3 潘志清,杨绍芳,梅博文,,苏秀方;含油气层早期产能预测方法初探[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4 陈坚,刘红,陈伟,段永刚,张勇;井筒与油藏耦合作用下的不稳态产能预测[J];油气井测试;2002年02期

5 侯连华,林承焰,王京红,刘宗林,孙兴海;含油层早期产能预测方法[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6 贺德才,曹书瑜,佘跃惠;七个泉油田油基压裂产能预测与压后评估方法[J];钻采工艺;2003年01期

7 李汉周,李志芬,徐苏欣,李升芳;巴东油田不同结构油井的产能预测[J];钻采工艺;2003年03期

8 蒋贤儒;油井优化设计的产能预测方法[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年09期

9 孙秀钊,刘伟,段友智;雁木西油田防砂产能预测与效果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年12期

10 黄煦,郑伟林,林恺,周秋霞,孙楠,郝林;防砂井产能预测与经济优化方法[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明;;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2 叶舒阳;;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吴西顺;;世界各国页岩气政策综述[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1地质科技与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研讨分会场[C];2013年

4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A];“宝塔油气”杯第四届天然气净化、液化、储运与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暨LNG国产化新技术新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5 林斌;郭巍;赵肖冰;曹瀚升;王少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概率体积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页岩气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6 印兴耀;吴国忱;;页岩气储层地震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7 蔡启宏;傅子云;;地震频率信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刘禹;王常斌;文建军;宋付权;;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9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10 刘海锋;赵玮;;关于页岩气开发技术状况及研究方向分析[A];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巧然;中国石油储备页岩气开发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李冰 李婧婧;页岩气藏:尚待开发的处女地[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胡学萃;页岩气:有望改变我国能源格局[N];中国能源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海霞;页岩气勘探热潮席卷欧洲[N];中国能源报;2010年

5 特约记者 刘楠;我国页岩气开采将从重庆起步[N];中国化工报;2010年

6 中国煤炭学会煤层气专业委员会 冯三利 编者 整理;页岩气:非常规能源领域的新主角[N];中国矿业报;2010年

7 田力;我国可采页岩气26万亿方[N];中国环境报;2010年

8 记者 王巧然;中加中心为发掘国内页岩气资源铺路搭桥[N];中国石油报;2009年

9 刘亚南;印度公司收购美国页岩气资产[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月闻;重庆将开发千亿立方米页岩气作天然气补充[N];工人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建华;煤层气井产能预测及提高产能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张宏学;页岩储层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俞杨烽;富有机质页岩多尺度结构描述及失稳机理[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4 郭晶晶;基于多重运移机制的页岩气渗流机理及试井分析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5 单衍胜;辽河坳陷古近系页岩油气聚集条件与分布[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姜宝益;页岩气藏开发可行性快速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李智锋;页岩气藏孔渗特征与微观渗流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扈金刚;湘西北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结构及其演化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9 韩超;蜀南地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10 林腊梅;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虞婷婷;分段压裂水平井线性流模型适用条件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2 黄艺;多分支水平井产能预测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姜萌;采油厂完井单井产能预测分析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孙鹏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能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张荣;大牛地地区低孔渗储层评价及产能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6 刘敏;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油气产能预测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龙;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8 白生宝;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页岩气储层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9 折文旭;页岩气藏水平井HEGF裂缝网络渗流模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10 郭文;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产能分析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84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484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0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