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南海琼东南海域沉积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

发布时间:2018-02-28 01:30

  本文关键词: 微量元素 海洋沉积物 硫化氢 天然气水合物 琼东南海域 出处:《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为探讨天然气水合物富集区的微量元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对琼东南海域沉积物进行系统采样,分析了样品主、微量元素和TOC地球化学特征,并采用氧化还原状态以及氧化还原敏感元素与TOC相关关系的分析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沉积物相较于上地壳更为富集Sr、Pb、Th、U、Zn、Cu和Mo元素,Th/U和V/Sc比值在纵向上呈系统的变化,表层沉积物处于还原的沉积状态,大量富集Mo和U。初步推断研究区部分沉积物可能处于硫化带,使其出现氧化还原敏感元素(Mo和U)的富集,这些特征或由下部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大量的甲烷所导致。表层沉积物孔隙水中出现的硫化带以及Mo和U元素异常,可作为新的地球化学指标以识别下部可能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Abstract]:Natural gas hydrat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In order to study the trace e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gas hydrate rich area and its indicative significance, the sediment of southeast Hainan was sampled systematically, and the main samples were analyzed. Trace elements and TOC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dox stat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dox sensitive elements and TOC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ios of Th / U and V / SC in the sediments are more enriched than those in the upper crust. The surface sediments are deoxidized and enriched with Mo and U.The preliminary conclusion is that some of the sediments in the study area may be in the sulphide zone, resulting in the enrichment of redox sensitive elements such as Mo and U). These characteristics may be caused by the decomposition and release of a large amount of methane from the lower part of the gas hydrate. The sulphide zone and the anomalies of Mo and U elements in the pore water of the surface sediments, It can be used as a new geochemical index to identify the potential gas hydrate resources in the lower part.
【作者单位】: 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基金】: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项目(KLMMR-2015-A-03,KLMMR-2013-A-24)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GZH201100303) 科技部“973”项目(2013CB835004)
【分类号】:P736.2;P74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国海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J];新材料产业;2000年06期

2 方银霞;;可燃烧的冰 天然气水合物[J];船舶物资与市场;2000年06期

3 吴克勤;;海底藏着巨量“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将成为21世纪新(?)源[J];海洋世界;2001年08期

4 陈荣发;;可燃烧的冰[J];化工之友;2001年03期

5 蔡峰;日本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试验获得成功[J];海洋地质动态;2002年04期

6 ;新世纪非常规能源的曙光——天然气水合物[J];海洋地质动态;2002年06期

7 许红 ,张永勤;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国际会议在日本横滨召开[J];海洋地质动态;2002年07期

8 卢林松;日本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试验获得成功[J];海洋石油;2002年02期

9 方银霞,金翔龙,黎明碧;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与开发技术[J];中国海洋平台;2002年02期

10 陈作义,杨晓西,叶国兴,丁静,李文国;天然气水合物概况及最新研究进展[J];海洋通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栾锡武;;天然气水合物的上界面[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2 雷兴林;何丽娟;;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聚集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卢振权;;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前景浅析[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4 韩月旺;苏现波;;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A];瓦斯地质研究与应用——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C];2003年

5 许红;刘守全;吴琳;蔡乾忠;闫桂京;孙和清;吴志强;李刚;龚建明;;国际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实践与资源经济战略对策[A];中国地质学会矿产地质勘查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矿产地质勘查论文集[C];2003年

6 陈多福;L.M.Cathles;;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及对海底天然气排放的控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淑红;颜文;;天然气水合物的三大环境效应[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张永勤;孙建华;赵海涛;刘秀美;王汉宝;;天然气水合物保真取样钻具的试验研究及施工方案研究[A];海洋地质、矿产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刘华荣;梅平;陈武;惠小敏;;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10 舒俭民;刘孝富;胡理乐;范俊韬;;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探讨[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安丰;国家应加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2 张浩;俄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3 赵艳霞;青岛所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室扩建[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4 通讯员 杨惠晴 特约记者 曹雪晴;青岛所建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5 记者 王少勇;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终身成就奖和青年奖揭晓[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6 张知干;应加强天然气水合物开发[N];中国矿业报;2001年

7 ;何谓天然气水合物[N];上海科技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王健生;我国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田东霖;我国在南海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N];中国海洋报;2007年

10 记者 李晓明;我国首次钻获天然气水合物[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黛黛;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早期成岩作用和地球化学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马立杰;利用卫星遥感探测海域天然气水合物[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3 郭威;天然气水合物孔底冷冻取样方法的室内试验及传热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贾瑞;天然气水合物热管式孔底快速冷冻机构及蒸汽法试开采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王志远;含天然气水合物相变的环空多相流流型转化机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张凌;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地层钻井液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7 孙璐;天然气水合物准三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刘晓兰;深水钻井井筒内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机理及预防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9 徐宁;东海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特征及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10 龚建明;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成因及资源潜力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伟;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及其表面张力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2 张凌;天然气水合物钻进时井内温度分布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3 盛堰;水深通信技术在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环境监测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健;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保真器结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5 李攀峰;基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海水溶解甲烷地球化学特征和提取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林安均;南海北部西沙和东沙海区浅表层沉积物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天然气水合物成矿的指示意义[D];南京大学;2014年

7 陈晨;基于水声通信的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梁学进;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模拟实验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9 宋新利;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10 向军;天然气水合物一维模拟实验装置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45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545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f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