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质底水油藏水平井ICD完井优化设计
本文选题:非均质底水油藏 切入点:ICD完井 出处:《石油学报》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流入控制阀(ICD)完井动态模拟预测和完井参数优化设计是ICD完井实现水平井生产优化的生命基础。结合半解析耦合模型和Eclipse 2011,建立稳态模拟和瞬态模拟相结合的ICD完井动态模拟方法。该方法不仅是以某一时刻的完井动态为设计依据,而是同时从整个生产周期内井筒与油藏流动动态最佳的角度来优化设计完井参数。针对非均质底水油藏,利用建立的模拟方法进行了ICD完井实例计算与参数敏感性分析,并分别提出了不同布置方式下的ICD完井优化设计方法。结果表明:ICD完井相对于常规完井能显著改善水平井的生产动态;ICD限流强度的确定需综合考虑产液剖面均匀程度和水平井采油指数,ICD完井存在一个最优ICD限流强度;对于非均质底水油藏,水平井ICD完井存在一个最优封隔器个数,其与具体储层的渗透率非均质程度密切相关;变化布置ICD完井设计相对于统一布置ICD完井设计不仅能使产液剖面更均匀,而且还能提高水平井的采油指数。
[Abstract]:Flow control valve (ICD) and dynamic simulation prediction and completion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design is ICD based optimization of horizontal well completion to achieve life prod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semi analytical model and simulation method of ICD Eclipse 2011, a completion dynamic steady state simulation and transient simulation are combined. This method is not only to a certain time for the completion of dynamic the design basis, but also the dynamic flow from the whole production cycle of wellbore and reservoir optimal angle to optimize design parameters. Completion for non-homogeneous bottom water reservoir, analyzed the sensitivity calculation and parameter ICD completion examples using the established simulation method, and put forward the optimum design method of ICD completion under different arrange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ICD completion conventionalprodu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mpletion of horizontal wells; ICD limit determined flow intensity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production fluid profile and uniformity of water level Oil well completion ICD index, there is an optimal ICD limiting strength; for the heterogeneous bottom water reservoir, horizontal well completion ICD there is an optimal number of packer, with its specific reservoir permeabi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non homogeneity; change the arrangement of the ICD completion design relative to the unified arrangement of the ICD completion design can not only make the liquid production the profile is more uniform, but also improve the level of wells.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四川盆地致密碎屑岩完井与储层改造技术研究”(2016ZX05002-004-006)资助
【分类号】:TE2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家t;;90年代世界将大规模钻水平井 —国外石油工业一种发展战略[J];中国海上油气;1989年05期
2 崔传智,刘显太,邢正岩,王建勇;水平井设计参数优选及开发指标预测方法研究[J];海洋石油;2005年01期
3 赵秀娟;杨庆红;王传军;;水平井在渤中25-1南油田应用效果分析[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年06期
4 本刊编辑部;;新疆油田打出国内最浅水平井[J];新疆石油地质;2008年01期
5 吴军来;刘月田;张国良;杨海宁;;油水同层对水平井钻遇多层时产水率的影响[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3期
6 黄小雷;;杜212兴隆台水平井高套坏率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6期
7 肖康;姜汉桥;李俊键;贾俊山;李宜强;;应用水平井动用储层顶部剩余油物理模拟[J];特种油气藏;2013年03期
8 王现华;;水平井地质优化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26期
9 张恒发;水平井开发气藏的优势[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4年02期
10 Л.В.Голов,С.Н.Волков,韩学强;水平井建井与生产现状[J];国外油田工程;199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军建;刘艳妮;张建娜;;罗1长8油藏水平井井网优化初步探讨[A];青年人才与石化产业创新发展——第七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翟永明;刘东亮;刘军;;乐安稠油油藏精密筛管完井水平井堵水调剖技术研究应用[A];胜利南区稠油开采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马国梁;曾小燕;孟江龙;杨伟娟;张家彬;;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A];石化产业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八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陈龙;叶小闯;陈帅;杨映洲;吕亚博;王小佳;;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在苏14-7-××井的应用[A];青年人才与石化产业创新发展——第七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贾庆乐;李军;张茂森;;水平井堵水配套技术在桩西油田的应用[A];胜利油田北区堵水调剖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李剑辉;朱维耀;;低渗透储层考虑表面活性剂作用的压裂水平井-直井产能模型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天日 田春艳 史娜;大庆采四二矿水平井欢唱“增产歌”[N];中国石油报;2007年
2 特约记者 郑水平 通讯员 谭宏亮;重拳发力治理低产水平井[N];中国石油报;2012年
3 王侠;克拉玛依油田9个月开钻149口水平井[N];中国石油报;2007年
4 李学仁 王海峰;水平井治理上水平[N];中国石化报;2009年
5 记者 孙洪滨 通讯员 施明华;海上水平井产油突破百万吨[N];东营日报;2010年
6 倪潇风 邵现振;精抓细管实现水平井高效开发[N];中国石化报;2010年
7 蒋世廉 马献珍;“三招齐下”助推水平井效益开发[N];中国石化报;2010年
8 马献珍 程少林 赵瑞刚;开辟水平井提速“新路径”[N];中国石化报;2010年
9 特约记者 林勇;系统优化水平井有效开发薄差层稠油[N];东营日报;2010年
10 赵丹;辽河曙光采油厂水平井开发取得阶段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长宇;水平井分段压裂效果评价研究与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2 郭建军;气田水平井开发技术政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周彦霞;吐哈红南底水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吴运强;薄层状、高渗透底水油藏优化控制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哲;叠层砂岩低渗透性油藏水平井开发储量动用程度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陈介骄;新马构造蓬莱镇组水平井储层改造参数优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3 李健;特低渗油藏水平井开发管理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张砚;高含硫气藏水平井硫沉积模型及产能预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5 刘逸盛;低渗致密储层直井及水平井分段压裂数值模拟[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6 李翔宇;水平井流量含水率测试仪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7 吴艳梅;精细油藏描述在水平井开发中的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8 王涛;塔河油田1区水平井开发储层建模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焕;侧向夹积地层水平井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10 董利刚;吴仓堡油区长_9储层特征与水平井开发的影响因素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96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596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