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水平井大岩心水驱效果的物理模拟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1 06:01

  本文选题:水平井 切入点:大岩心 出处:《中国科技论文》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小岩心物理模拟实验不能模拟水平井井网方式对水驱效果影响的问题,开展了模拟储层条件下的能在高温、高压下通过改变管线不同切口变换井网方式的水平井大岩心物理模拟室内试验,研究了水平井-水平井交错井网、水平井-水平井平行井网、直井-水平井交错井网、直井-水平井平行井网、直井-直井井网这5种不同的水平井井网类型的水驱油规律及剩余油分布特征,并建立了数值模拟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渗透率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对比5种井网类型,水平井-水平井交错井网驱油效率最高,剩余油分散。水平井大岩心物模实验所得出的对水平井井网和直井井网的对比分析结论对指导油田现场井网的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small core can not simulate the effect of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on water drive effect, the energy of simulating reservoir is developed at high temperature. Under high pressure, the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and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are studied. The water drive rule and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different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types, parallel well pattern and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are established and compar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predic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case of the same permeability level, compared with five types of well pattern, the horizontal well and horizontal well staggered well pattern drive efficiency is the highest,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and straight well patter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guiding the deployment of oilfield field well pattern.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4156,51504143)
【分类号】:TE3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定成;;国外水平井钻进进展[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0年06期

2 苏义脑;关于水平井经济效益评价的初步探讨[J];石油钻采工艺;1993年06期

3 田霞;;水平井进展[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4 万军伟,沈仲智,潘欢迎;水平井的水力特征及其解析解的适用条件[J];地球科学;2003年05期

5 陈敏;举足轻重的水平井技术[J];天然气工业;2004年03期

6 盛国富;应用水平井技术开发薄层油藏[J];国外油田工程;2004年12期

7 吴奇;郑新权;李国欣;毛蕴才;;水平井技术助力沙漠油田闯关——塔里木油田水平井技术应用调查报告[J];中国石油石化;2005年24期

8 吴奇;郑新权;李国欣;毛蕴才;;水平井技术助力沙漠油田闯关——塔里木油田水平井技术应用调查报告[J];中国石油石化;2006年01期

9 王绪鹏;董来明;朱剑锋;袁永宝;;瓦6块水平井施工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7期

10 董来明;王绪鹏;朱剑锋;陈力;张付慧;;瓦6块水平井施工探讨[J];吐哈油气;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海清;王建富;裴学静;;水平井钻探中的小层对比[A];录井技术文集(第四辑)[C];2004年

2 张林;孙振;雷国发;;水平井试井及动态指标评价[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九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张孝栋;王定峰;张宏亮;吴刚;张于勤;段凌靓;;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在长北项目的应用[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九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王庆;刘慧卿;张红玲;李良川;;水平井调流控水筛管流体流动耦合模型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登科;郑俊杰;李新社;刘仲元;;水平井录井及色谱气体比值的导向作用[A];录井技术文集(第四辑)[C];2004年

6 徐晓宇;李清忠;;水平井伺服可调机械控水技术研究与应用[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苏峰;;发展水平井技术提高我国海上边际油田开发水平[A];2003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尹洪军;李美芳;贾世华;曲鹏;;水平井不稳定产能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乞照;郑锡;于博;王新星;王鹏;阎娜;阮金凤;;姬塬油田长6油藏水平井立体井网开发技术的应用[A];创新·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10 罗艳艳;程林松;丁祖鹏;;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井筒离散模型[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油讯;中国石油今年部署600口水平井[N];中国石化报;2007年

2 陈玉强邋王巧然 刘军;规模实施水平井技术 切实转变增长方式[N];中国石油报;2007年

3 王巧然;中国石油提前超额完成全年水平井计划[N];中国石油报;2007年

4 记者 王巧然;中加中心为水平井技术交流搭桥[N];中国石油报;2007年

5 记者 李冰;推动水平井应用再创新水平[N];中国石化报;2012年

6 袁冰洁;水平井渐成老区稳产新支撑[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刘胜旺 李俊卫 彭光宇;水平井渐成上产主力[N];中国石化报;2007年

8 冉启佑;水平井技术推动我国油气田高效开发[N];中国石化报;2007年

9 记者 李占彬 刘军;中国石油上半年完成水平井263口[N];中国石油报;2006年

10 记者 杨明;辽河油田特色水平井“秀色”抢眼[N];中国石油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阳;底水油藏水平井流入控制器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2 谭晓华;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分形渗流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3 王本成;多段压裂水平井复杂渗流理论与试井分析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4 蔡s,

本文编号:1596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596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9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