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18-03-14 18:06

  本文选题:断裂 切入点:输导能力 出处:《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准确研究断裂在油气成藏与分布中的作用,在断裂输导油气机制及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的综合评价参数,建立了一套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南堡凹陷南堡1号构造的f1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的评价中。研究结果表明:南堡1号构造f1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参数值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由下至上逐渐增强,有利于油气在浅部聚集成藏,是南堡1号构造油气主要在东一段聚集成藏的重要原因;f1断裂西南部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参数值明显高于其东北部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参数值,西南部较东北部输导油气能力更强,更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与南堡1号构造东一段已发现的油气在西南部明显多于东北部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断裂输导油气能力的评价是可行的。
[Abstract]:In order to accurately study the role of faults in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ga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fault transporting oil and ga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parameters of fault transporting oil and gas capacity are constructe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oil and gas transport capacity of faults is established.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oil and gas transport capacity of the F1 fault in the No.1 structure of Nanpu Sa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parameter value of the f1 fault's oil and gas transport ability of Nanpu 1 structure increases gradually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The ability of transporting oil and gas from the bottom to the bottom of the fault is gradually enhanced,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accumulation of oil and gas in the shallow part of the reservoir. It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oil and gas in the first member of the east part of Nanpu No. 1 structure tha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parameter value of oil and gas transport capacity in southwestern Qiaofu fault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parameter value in northeast China. The oil and gas transport capacity in the southwest is strong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ast, which is more favorable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oil and ga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iscovery of oil and gas in the southwest than in the northeast. It is shown that this method is feasible for evaluating the oil and gas transport capacity of faults.
【作者单位】: 大庆职业学院石油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油源断裂转换带优势输导油气条件研究”(41372153)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群;;陆相断陷盆地坡折带成因类型及控砂模式——以南堡凹陷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06期

2 孙风涛;郭铁恩;田晓平;;南堡凹陷沉降史分析[J];海洋石油;2012年03期

3 付广;孙同文;吕延防;;南堡凹陷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评价方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4 石振荣,葛云龙,秦风启;南堡凹陷北部断裂特征动力学分析[J];断块油气田;2000年04期

5 梅玲;张枝焕;;南堡凹陷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2期

6 马乾;张军勇;李建林;李文华;刘国勇;冯朝荣;;南堡凹陷扭动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1年02期

7 田涛;蒋有录;万涛;徐小龙;谢君;;南堡凹陷断裂发育特征及其演化机制[J];断块油气田;2012年04期

8 ;南堡凹陷特殊异常体的解释[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7年04期

9 丛良滋,周海民;南堡凹陷主动裂谷多幕拉张与油气关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8年04期

10 董月霞,周海民,夏文臣;南堡凹陷火山活动与裂陷旋回[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周海民;董月霞;廖保方;马乾;杨勇;;南堡凹陷精细勘探实践与潜力[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2 王政军;马乾;赵忠新;朱光有;刘永昌;王建伟;张永超;;南堡凹陷深层火山岩天然气成因及其气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晋香兰;;南堡凹陷构造应力场模拟与油气运聚分析[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4 王政军;周贺;张红臣;张永超;夏景生;杜景霞;;南堡凹陷寒武系潜山天然气成因与成藏模式[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观宏;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对沉积的控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2 王晓畅;南堡凹陷复杂油气层测井响应特征与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张翠梅;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构造—沉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4 姜华;南堡凹陷东营组构造层序地层分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伟;南堡凹陷东营组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2 张新亮;南堡凹陷沙河街组高精度层序地层与有利目标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3 王岐;南堡凹陷一号构造油源断裂输导能力定量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4 荆琪;南堡凹陷柳南地区浅层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5 徐亚军;冀东南堡凹陷断裂系统分形研究与油气分布[D];中国地质大学;2005年

6 马良;南堡凹陷油气运聚动力学模拟及有利勘探目标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7 李梦瑶;南堡凹陷古近系物源及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8 侯敬瑶;南堡凹陷泥页岩油气赋存方式及其有利勘探目标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9 赵杰;南堡凹陷天然气成因及有效烃源岩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李晓艳;南堡凹陷古近系中深层碎屑岩优质储层成因机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本文编号:1612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612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8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