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岩心游离气对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的指示意义
本文选题:游离气 切入点:天然气水合物 出处:《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在海域和陆域冻土区取得天然气水合物找矿突破的国家,这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气源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本文通过对南海神狐海域及祁连山冻土区不同层位、不同赋存状态的水合物气体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各层位烃类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海域和陆域钻孔岩心游离气与水合物气具有基本一致的气体组分特征和同位素特征,表明气体成因类型相同。同一钻孔中,气体随埋深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气体组分特征,甲烷碳同位素显示负偏,均表明气体存在垂向运移。岩心游离气对水合物成因类型判识具有指示意义,可作为判识水合物或潜在水合物成因类型的一种有效方法。
[Abstract]:China is one of the few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at has simultaneously made a breakthrough in gas hydrate prospecting in both sea and continental frozen soil areas. This provides a good research condition for the study of gas source of gas hydrate mineraliz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as hydrate data of different layers and different occurrence states in Shenhu sea area of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frozen soil region of Qilian Mountain, South China Sea.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hydrocarbon gases in various layer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ee gas in the core of drilling holes in the sea area and the gas hydrate in the borehole have basically the same gas composition a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ame borehole, the gas shows different gas components with different burial depth, and the methane carbon isotope shows a negative bia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vertical migration of gas and core free gas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he genetic types of hydrates or potential hydrates.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2099)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红,刘守全,王建桥,蔡乾忠;国际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及其主要技术构成[J];海洋地质动态;2000年11期
2 赵省民,吴必豪,王亚平,卢振权;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间接识别标志[J];地球科学;2000年06期
3 ;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及其社会经济意义[J];地质找矿论丛;2000年02期
4 李常茂,耿瑞伦;关于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的思考[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0年03期
5 徐华宁;李丽青;舒虎;文鹏飞;张宝金;;南海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地震反射特征及可能分布研究(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06年01期
6 ;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新进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03期
7 吴能友;王宏斌;陆红锋;陶军;陈道华;张光学;;地质—生物系统中的甲烷研究——德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综述[J];海洋地质动态;2006年05期
8 张美;;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现状和前景[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6年02期
9 卢振权;SULTAN Nabil;金春爽;王明君;祝有海;吴必豪;;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与含量影响因素的半定量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10 唐建峰;李旭光;李玉星;毕研军;邵云巧;;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试验[J];天然气工业;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舒畋;王影;龚定康;李斌;胡津荧;;地震资料再处理技术在东海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斌;;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光学;张明;杨胜雄;伍忠良;徐华宁;梁金强;;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地震综合探测技术发展及应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4 瞿辰;于常青;杨文采;;聚类分析——使用地震相分析进行天然气水合物评估[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1: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论文集[C];2014年
5 吝文;魏伟;孙爱;张金华;王莉;;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因素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必豪;卢振权;祝有海;张光学;陈邦彦;;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的新进展[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7 陈忠;颜文;陈木宏;吴必豪;杨慧宁;古森昌;周蒂;郑范;;南海南部某些特征矿物-地球化学指标的分布规律—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潜在指示作用[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何梅兴;方慧;张小博;杜炳锐;仇根根;袁永真;;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电磁法试验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2资源与环境地球物理勘查理论与方法技术分会场[C];2013年
9 卢振权;祝有海;张永勤;刘晖;王婷;陆程;;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10 宋海斌;;天然气水合物体系动态演化研究(Ⅰ):地质历史演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耀玲 张超越;祁连山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矿业报;2014年
2 曹瑞欣;东北开展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张丽华;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获突破[N];中国矿业报;2008年
4 本报通讯员 肖宝巨;点燃“冰”火[N];工人日报;2009年
5 肖宝巨;点燃“冰”火[N];中国煤炭报;2009年
6 康维海;海西木里地区冻土带成功钻获“可燃冰”[N];青海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肖宝巨;点燃“冰”火[N];中煤地质报;2009年
8 记者 于德福 刘振国;我国形成冻土区可燃冰钻探方法技术体系[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9 王秀茹 本报记者 金姝;“高原铁军”[N];吉林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刘振国 康维海;雪域高原见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Muhammad Irfan Ehsan;巴基斯坦近海莫克兰增生楔含水合物地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李广才;地震叠前AVO反演与天然气水合物识别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王元;天然气水合物孔底冷冻数值模拟及绳索取样钻具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4 孙璐;天然气水合物准三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周强;陆域天然气水合物遥感探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张丙坤;南海北部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相关活动构造类型及成因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邓辉;台湾西南海域地震数据处理及天然气水合物识别[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常伟;青海南祁连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评价方法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栾奕;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识别及成因机理探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3 张志冰;海水中甲烷浓度原位地球化学探测系统的研发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林安均;南海北部西沙和东沙海区浅表层沉积物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天然气水合物成矿的指示意义[D];南京大学;2014年
5 殷祥;青海木里地区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青海大学;2016年
6 哈立洋;青海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数值模拟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谭盼盼;祁连山木里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伴生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8 杨开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现场分析测试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9 谈顺佳;祁连山木里盆地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响应特征[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10 吴闯;青海省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构造成藏机制[D];南京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618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618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