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聚甲醛二甲醚精制过程模拟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1 08:33

  本文选题:聚甲醛二甲醚 切入点:热力学模型 出处:《现代化工》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使用Aspen Plus软件对PODE精制过程进行了模拟和优化,以精制塔塔釜液中甲缩醛及甲醇的质量分数均不超过0.1%为分离指标,考察了常压条件下理论塔板数、进料位置及回流比对分离效率和能耗的影响。研究表明,PODE精制过程最优化工艺条件为:理论塔板数为16,进料板为第10块,回流比为1.5。在此条件下,甲缩醛、甲醇的脱除效率分别为99.9%、99.1%,均能满足分离要求。
[Abstract]:Aspen Plus software was used to simulate and optimize the refining process of PODE. Taking the mass fraction of acetal and methanol in the column liquid less than 0.1% as the separation index, the number of theoretical trays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feed position and reflux ratio on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for the refining process are as follows: the number of theoretical trays is 16, the feed plate is the tenth block, and the reflux ratio is 1.5.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methanol is 99.9 and 99.1, respectively, which can meet the separation requirements.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分类号】:TE624.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镇海;聚甲醛的应用开发及市场预测[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0年03期

2 王洪记;国内外聚甲醛工业现状及我国发展建议[J];江苏化工;2000年09期

3 刘建平;聚甲醛的开发与市场前景[J];江西化工;2000年03期

4 刘建平;聚甲醛的开发与市场前景[J];新材料产业;2000年12期

5 卢振兴;聚甲醛的开发与应用[J];辽宁化工;2001年08期

6 韩忠明;;聚甲醛生产工艺[J];化工文摘;2002年02期

7 胡丹丹;;聚甲醛合金及其应用[J];化工文摘;2002年02期

8 包;;我国聚甲醛供需动态[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4年05期

9 韩韫;白生军;李磊;;聚甲醛的生产技术与发展[J];新疆石油科技;2005年03期

10 纪立春;刘志富;李美荣;李劲松;赵立杰;;聚甲醛技术进展和发展前景[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企中;陈信忠;;聚甲醛概况[A];中国工程塑料工业协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于建;郭朝霞;;聚甲醛树脂改性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于建;秦燕;;聚甲醛的摩擦磨耗性能改良技术[A];中国工程塑料工业协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赵晓文;叶林;;热拉伸技术制备取向自增强聚甲醛结构与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5 谭徜彬;王琪;;聚甲醛/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2年

6 张璞;余丽丽;胡永佳;房晓敏;丁涛;徐元清;;阻燃抗静电双功能聚甲醛的开发与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于建;郭朝霞;;聚甲醛复合材料的脆韧转变机制研究[A];2002年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尹学武;兰建武;陈科;陈胜;;聚乙二醇对聚甲醛结晶行为及纤维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王章郁;刘渊;陈英红;王琪;;氢氧化铝/协效剂阻燃聚甲醛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10 淡宜;赵红军;陈山玉;蔡绪福;任显诚;刘宗彬;王志春;普雪涛;刘和兴;;聚甲醛改性用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制备及改性聚甲醛的耐老化性能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楠;聚甲醛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N];中国化工报;2002年

2 张天舜;我国聚甲醛产需增势迅猛[N];中国化工报;2004年

3 吴军 任子臣;审慎对待聚甲醛热[N];中国化工报;2004年

4 巍巍;聚甲醛市场潜力巨大[N];中国矿业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胡秋香 通讯员 张辉 陈鹏;库车开建国内最大聚甲醛项目[N];阿克苏日报;2007年

6 记者 李卫华 实习生 唐田;河南煤化集团聚甲醛一期在开封投产[N];河南日报;2010年

7 记者 武验 通讯员 廖丽娜;开封加快壮大聚甲醛产业[N];中国化工报;2011年

8 焦万新 李永建 李廷斌;打造亚洲最大聚甲醛生产基地[N];新农村商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孙春晓;港资年产10万吨聚甲醛项目落户淄博[N];淄博日报;2012年

10 饶兴鹤;亚洲聚甲醛供需天平将失衡[N];中国化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振刚;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无机填料增韧增强聚甲醛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丽;气相色谱技术在聚甲醛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

2 张丽;聚甲醛二甲醚制备过程优化及合成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连瑞;SN公司聚甲醛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4 刘育军;合成聚甲醛二甲醚的催化剂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5 沈体峰;聚甲醛工艺模拟与优化[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6 赵红军;聚甲醛改性用烯酸酯聚合物的制备及改性聚甲醛的耐老化性能[D];四川大学;2004年

7 于跃;聚氧化乙烯改性聚甲醛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8 石坚;聚甲醛的稳定化与结晶行为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9 白时兵;超细复合粉体改性聚甲醛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张春辉;抗静电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43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643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3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