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S油田窜流通道封堵技术
本文选题:高渗条带 切入点:封堵 出处:《油田化学》2017年01期
【摘要】:针对渤海S油田长期注水开发形成水窜通道,导致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快的问题,采用示踪剂方法识别油水井间高渗条带,分析计算了高渗条带渗透率及孔喉大小,通过对凝胶类调剖体系强度和微球粒径分级、微球类调剖体系粒径与岩心孔喉直径的匹配性和注入段塞及施工工艺组合方式的研究,获得了适合该油田高渗条带封堵及深部调剖的分级组合深部调剖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凝胶(先注弱凝胶,后注强凝胶)加微球为组合调剖剂,以凝胶井口调剖加微球在线调剖的组合工艺方式。研究结果表明,S油田目标井区高渗条带渗透率为8.8μm~2,平均孔喉约为20μm;适合分级组合深部调剖技术的两种强度凝胶体系配方为0.3%聚合物+0.2%交联剂(弱凝胶)、0.4%聚合物+0.3%交联剂(强凝胶);微球膨胀后的粒径与孔喉直径比为1~1.5时,微球调剖体系兼具良好的封堵性能和运移性能;应用凝胶封堵近井地带高渗条带、微球进行深部调剖的段塞组合方式,在相同成本下的调剖效果最好;采用井口调剖+在线调剖相结合的工艺方式,可使海上油田深部调剖设备占用平台空间降低70%以上。分级组合深部调剖技术在渤海S油田矿场试验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井组综合含水最高下降8.4%,井组净增油18288 m~3,适合于海上砂岩油田深部调剖作业。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 that water channeling is formed by long term water injection in Bohai S oilfield, which leads to fast water cut rising speed in the block, the high permeability zone and pore throat are analyzed and calculated by using tracer method to identify the high permeability strip between oil and water wells, and to analyze and calculate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high permeability strip and the pore throat size.The strength and particle size classification of gel profile control system, the matching of microsphere profile control system particle size with core pore throat diameter and the combination of injection slug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e studied.A hierarchical combined deep profile control technique suitable for sealing high permeability strip and deep profile control in this oil field is obtained.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technology include: the combination of gel (first weak gel, then strong gel) and microsphere as combined profile control agent, and gel wellhead profile control and microsphere on-line profile contro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meability of high permeability strip is 8.8 渭 m ~ (-2), the average pore throat is about 20 渭 m, and the formula of two strength gel systems suitable for deep profile control is 0.3% polymer (0.4% polymer).0.3% crosslinking agent (strong gel); when the ratio of particle size to pore throat diameter of the expanded microspheres is 1 ~ 1.5,The microsphere profile control system has good plugging performance and migr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effect of profile control is the best under the same cost by using gel plugging to block the high permeability strip near the well zone and the slug combination of microsphere for deep profile control.By adopting the technology of on-line profile control of wellhead profile control, the space occupied by deep profile control equipment in offshore oil field can be reduced by more than 70%.The combined deep profile control technique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the field test of Bohai S oilfield. The comprehensive water cut of the well group is decreased by 8.4m, and the net oil of the well group is increased by 18288 mm3, which is suitable for deep profile control in offshore sandstone oil field.
【作者单位】: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海油研究总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三次采油技术推广及应用研究室;
【基金】: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综合科研项目“分级组合深部调剖技术扩大试验研究”(项目编号YXKY-2016-ZY-02)
【分类号】:TE35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怀珠;李良川;周敏;郑家朋;吴均;路海伟;彭通;邢丽洁;薛海喜;;改性淀粉接枝共聚堵剂成胶性能研究[J];油田化学;2016年01期
2 龙运前;朱维耀;刘启鹏;宋付权;;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微孔滤膜流动特征[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3 陈欣;卢祥国;鞠野;刘义刚;;速溶聚合物及其Cr~(3+)凝胶渗流特性[J];油田化学;2014年03期
4 马代鑫;温鸿滨;赵明宸;叶卫保;徐赋海;赵福麟;;水驱开发油藏流体通道描述及定量封堵技术[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2年01期
5 赵福麟;;压力指数决策技术及其应用进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李国娟;梁杰;李薇;;测井资料识别大孔道的方法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年09期
7 李科星;蒲万芬;赵军;赵金洲;;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识别综述[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8 刘文辉,易飞,何瑞兵,赵秀娟;渤海注水开发油田示踪剂注入检测解释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2005年04期
9 袁谋;王业飞;赵福麟;;多轮次调剖的室内实验研究与现场应用[J];油田化学;2005年02期
10 曾流芳,赵国景,张子海,王学忠;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形成机理及判别方法[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玉龙;优势通道综合识别描述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2 丁玉敬;调剖技术优化设计[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斌;许瑞;傅程;张威;史振中;宋考平;;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优势渗流通道定量识别方法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7年11期
2 许宏发;陈晓;董璐;杨耀然;;含孔隙流体夹杂岩石的等效弹性常数[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7年02期
3 梁守成;吕鑫;李强;陈冠中;李丽霞;温鸿滨;;渤海S油田窜流通道封堵技术[J];油田化学;2017年01期
4 周游;李治平;张磊;景成;张志营;李晓;;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封窜技术研究[J];油田化学;2017年01期
5 葛红旗;;注水剖面大孔道问题分析与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7年02期
6 高亚军;姜汉桥;李俊键;常元昊;陈文滨;;基于Level Set方法的微观窜流特征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04期
7 张继红;李承龙;赵广;;用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识别聚驱后优势通道[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7年01期
8 杨雪;;注水井调剖中大孔道识别软件的应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9 武俊文;贾文峰;雷群;熊春明;张建军;李隽;曹光强;贾敏;;改性纳米粒子在有机硅类消泡剂中的应用[J];油田化学;2016年04期
10 杨雪;;大孔道识别软件在注水井调剖中的应用[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1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纪凤勇;靖安低渗透油田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2 潘岳;油藏区块整体调剖决策系统[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3 涂漫;低渗高凝油藏注水工艺适应性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4 王静;北三西区块调剖技术优化设计[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强娟;蒲万芬;赵田红;于小荣;杨建军;;不稳定交联凝胶类堵剂的探索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4年04期
2 赵修太;董林燕;陈龙;王静;;纤维-聚合物冻胶复合堵水体系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2013年04期
3 李志华;唐永安;屈人伟;张庆春;初伟;宁士华;占程程;;硅酸盐颗粒材料封堵大孔道的研究[J];油田化学;2013年02期
4 周赵川;陈立群;高尚;王培永;;CESP水平井环空化学封堵工艺在渤海油田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13年03期
5 周元龙;姜汉桥;王川;桑国强;刘磊;;核磁共振研究聚合物微球调驱微观渗流机理[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6 郑明科;沈焕文;王碧涛;赵辉;陈弓启;杨学武;王晓辉;张鹏;王贵文;;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技术在低渗透油田的应用及效果[J];石油化工应用;2012年12期
7 黎晓茸;张营;贾玉琴;刘笑春;杨棠英;马丽萍;;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J];油田化学;2012年04期
8 刘怀珠;李良川;;微泡暂堵封窜技术研究与现场应用[J];石油钻探技术;2012年06期
9 李娟;朱维耀;龙运前;兰喜艳;杨智慧;;纳微米聚合物微球的水化膨胀封堵性能[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杜辉;冯志强;孔瑛;侯影飞;杨金荣;蒲春生;;一种延迟凝胶硅酸类堵水剂的研究[J];油田化学;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桂香;颜俊英;;深部调剖技术在胜二区沙二3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王红涛;王猛;袁伟红;万玲侠;陈俊;;深部调剖工艺在文85块的应用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5期
3 马涛;王强;王海波;吕成远;;深部调剖体系研究及应用现状[J];应用化工;2011年07期
4 关卓;;论我国油田深部调剖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07期
5 陈玲玲;;凝胶深部调剖效果数值模拟预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年08期
6 梁志山;孙嘉泽;杨敏;马俊杰;周莉;;深部调剖技术在塞392长6油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及探索[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9期
7 王学民,纪朝凤,杨树平,李之燕,陈美华,雷齐玲;深部调剖中封堵地层大孔道技术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1年03期
8 孙焕泉;王涛;肖建洪;陈辉;;新型聚合物微球逐级深部调剖技术[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年04期
9 刘军;薄纯辉;田玉芹;吕西辉;张小卫;;胜利滩海埕岛油田平台深部调剖系统[J];海洋石油;2008年03期
10 由庆;于海洋;王业飞;张健;杨光;赵文森;赵福麟;;国内油田深部调剖技术的研究进展[J];断块油气田;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学立;;官195厚砂岩油藏细分流动单元研究及深部调剖技术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田育红;李长忠;于波;刘秀华;张宏岗;杨永刚;;注水井深部调剖体系研究与应用[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六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张煜;金玉俊;田育红;刘向伟;饶天利;张红岗;刘秀华;;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A];青年人才与石化产业创新发展——第七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王文明;;多级段塞深部调剖技术推广应用[A];胜利油田北区堵水调剖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李世荣;李永明;杨涛;赵元寿;丁金岗;沙敬德;;低渗透油田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完善与推广[A];青年人才与石化产业创新发展——第七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周林;2004年中国石油科技十大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唐孝芬;海上油田深部调剖改善水驱技术与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常彦荣;裂缝性油藏深部调剖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娟;牛心坨裂缝性储层深部调剖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王晨阳;泽70高温断块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3 潘伟义;弱凝胶深部调剖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李西林;深部调剖液流转向剂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5 宋岱锋;功能聚合物微球深部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3年
6 纪凤勇;靖安低渗透油田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7 牛会娟;用于深部调剖的新型微溶胶的合成、表征及性能评价[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8 方晓丹;影响低渗透油藏弱凝胶深部调剖效果因素的实验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9 唐思睿;低渗透油田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10 艾健强;华北油田西柳10断块高温油藏深部调剖工艺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93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693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