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巴中地区千佛崖组储层预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2 12:14

  本文选题:巴中地区 切入点:储层预测 出处:《长江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选题研究内容主要是开展巴东地区千佛崖组致密砂岩有效储层精细预测、裂缝预测和含气检测,落实有利勘探目标,形成适合巴中地区千佛崖组油气富集带预测的技术方法。在分析井震资料品质基础上,从N<资料处理和分析、地震反演属性分析与解释和含气储层综合预测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首先是基于钻井岩心、岩屑、测井、测试等资料,统计分析千佛崖储层的岩性、物性特征及四性关系;开展测井资料处理和解释,进行多井的测井响应特征和岩石物理分析,优选储层和含油气性敏感属性参数。开展重点井的叠前AVO正演模拟研究,建立有效储层的地质、地球物理识别模式。其次在层位标定和闭合解释的基础上,以叠前反演的属性体为主进行地震属性参数的提取,开展叠前参数反演和AVO属性反演,在井资料岩石物理分析、正演模型分析指导下进行地震属性参数的分析和解释,基于叠前叠后资料进行相干、曲率等处理,对裂缝分布进行综合预测。最后是基于井资料分析、地震反演和属性分析、裂缝预测结果,根据巴中地区千佛崖组储层的地质、地球物理特点,优选合理、有效的储层预测方法。结合区内千佛崖组储层的构造、沉积特征,遵循相控储层评价原则,采用所确定的预测方法进行储层含油气综合评价,圈定储层含油气有利区带,预测储层厚度及特征分布。1、弹性敏感参数分析指出,在GR为背景下确定Zp和Zs属性对为砂体敏感参数对;在孔隙度为背景下确定Vp和Vp/Vs属性对作为储层敏感参数对。2、砂体与储层分布预测指出,纵向上千二段中、上亚段砂体和储层较为发育,千一段次之;3、AVO正演模拟指出,含气层表现为第IV类AVO响应特征;差油气层表现为第II类AVO响应特征.4、裂缝预测得出,工区内断裂较为发育,且沿断层走向和小断层集中区域展布。5、含气分布预测指出,含气敏感属性为泊松比、流体因子、AVO强度和P*signG;从烃类指示因子可知含气分布主要处于水下分支河道砂体展布主方向和断层一线上,与储层分布特征一致。6、综合预测得出,有利储层集中于千二段中、上亚段,千一段次之;有利含气区带分布符合工区各层段沉积展布规律,且受断裂系统影响较大,大部分有利区带主要沿断层一线分布;各层段有效厚度平均为3-16 m。7、井震对比得出,叠前储层预测方法在本区千佛崖组储层预测中的适用性较好。
[Abstract]: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topic is to carry out fine prediction , fracture prediction and gas - bearing detection of tight sandstone in Qianfoya Formation in Badong area , to implement favorable exploration targets , and to form a technical method suitable for oil and gas enrichment belt prediction in Qianfoya Formation in the middle area of the Badong area .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8.13;P6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当奇;对川北西部地区千佛崖组非常规储集层综合分级的探讨[J];石油实验地质;1985年04期

2 马旭杰;周文;陈洪德;龚灏;邓虎成;林良彪;宋荣彩;;川西-川北地区千佛崖组页岩气勘探潜力与方向[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楚越;元坝地区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储层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晁晖;川东北元坝地区中侏罗统千佛崖组沉积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3 里玉;巴中地区千佛崖组储层岩石物理及地震响应特征分析[D];长江大学;2017年

4 袁琪;巴中地区千佛崖组储层预测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700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00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e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