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裂缝发育储层分段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预测
本文选题:裂缝参数监测 切入点:油井生产数据 出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7年02期
【摘要】:目前对微裂缝发育储层实施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后的裂缝监测手段普遍存在监测精度低、成本高、现场实施难度大等缺点,亟需找到一种方便、快捷、现场适用的解释手段和方法。基于微裂缝发育储层多段压裂水平井三线性渗流规律,建立了多段压裂水平井渗流模型,进行Laplace变换,推导得到微裂缝发育储层多段压裂水平井不同特征流动段产量公式,并利用现场油井日常生产数据,分析产量变化曲线不同特征段的特点,求解得到了微裂缝发育储层多段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人工裂缝长度、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和天然微裂缝区渗透率)。将模型计算得到的裂缝参数分别与3口水平井的现场微地震监测解释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计算人工裂缝导流能力与真实值相对误差为1.9%,模型计算人工裂缝长度与微地震监测解释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解释出的多段压裂水平井压后裂缝参数多、方便快捷、准确性高、局限性小,适合油田现场大规模推广应用,对微裂缝发育储层多段压裂压后效果评价、指导增产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At present, the monitoring means of fracture after horizontal well fracturing revamping for microfracture development reservoir generally have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low monitoring precision, high cost and difficulty in field implementation, so it is urgent to find a convenient and fast method.Field applicable means and methods of interpretation.Based on the trilinear percolation rule of multistage fracturing horizontal well in microfracture developed reservoir, the percolation model of multistage fracturing horizontal wel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Laplace transformation is carried out, and the production formula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flowing section of multistage fracturing horizontal well in microfracture developed reservoir is derived.Based on the daily production data of oil wells in the fiel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sections of the production variation curve are analyzed, and the fracture parameters (artificial fracture length) of multistage fracturing horizontal wells in microfracture reservoirs are obtained.Artificial fracture conductivity and permeability in natural microfracture area.The fracture parameters calculated by the model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field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and interpretation in 3 horizontal wells, an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This method can explain many fracture parameters after fracturing horizontal well, which is convenient, quick, accurate and small, which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application in oil field, and can evaluate the effect of multi-stage fracturing in microfracture reservoir after fracturing.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uide the design of increasing produ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工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4)
【分类号】:TE3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红兵,万军伟;水资源和环境工程中水平井研究简介[J];地球科学;2003年05期
2 ;水平井打出高水平[J];国外测井技术;2013年01期
3 熊英;川南矿区钻成一口国内最深的水平井[J];石油钻采工艺;1993年05期
4 李双印;水平井取心试验在大庆油田获得成功[J];石油钻采工艺;1994年05期
5 阎铁,张漫;水平井待钻轨道的设计[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6 ;水平井之最[J];石油钻采工艺;1996年05期
7 刘想平,蒋志祥,江如意,刘翔鹗;水平井筒内压降对水平井向井流动态关系的影响[J];石油钻采工艺;2000年01期
8 夏远明,郭海洲,张运明,黄建生;超深超小靶窗水平井在塔河油田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11期
9 姚凯;姜汉桥;武兵厂;张继宏;;水平井垂向位置优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7年02期
10 王建富;王贺林;刘天鹤;何书梅;时云珠;刘建锋;李治军;武干;;大港埕海油田高效水平井钻探的成功经验启示[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波;;储层预测深度对水平井设计的约束[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段永刚;赵震峰;陈伟;王晓东;;压裂水平井多裂缝系统渗流及非均匀裂缝长度对产能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付春权;刘宇;尹洪军;;压裂水平井压力动态分析[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C];2005年
4 朱文革;李业;;孤东油区高压地层水平井施工技术[A];黑鲁石油学会钻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田中兰;申瑞臣;乔磊;;煤层气水平井远距离穿针技术与装备研制[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吴鸿麟;周羽;应明;;水平井套管应力分析的摄动—有限元方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7 朱学东;唐培忠;田云霞;;河口薄层稠油水平井堵调技术研究与应用[A];胜利油田北区堵水调剖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张介美;梅复兴;;水平井导眼轨迹的改进与应用[A];录井技术文集(第四辑)[C];2004年
9 张旭;孙可明;李凯;;流固耦合作用下水平井变质量流动规律分析[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谢敏;;水平井井下管柱力学分析软件的应用[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孙洪霞;水平井管理有水平[N];中国石油报;2007年
2 记者 赵士振 通讯员 曲先中 唐毓;胜利孤东厂综合治理低效水平井[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苑玮 牟海萍;山东局二队 水平井一次性对接成功[N];中煤地质报;2010年
4 通讯员 徐娟;水平井连获高产[N];中国石油报;2010年
5 罗建东 李旭东;吐哈水平井钻探频频告捷[N];中国矿业报;2006年
6 特约记者 罗建东 通讯员 李旭东;吐哈水平井钻探取得重要成果[N];中国石油报;2006年
7 刘军 通讯员 杜小毛;科尔沁草原打出第一口水平井[N];中国石油报;2007年
8 通讯员 王丽娜 蔡沈军;辽河水平井大修技术日臻成熟[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记者 李兵;华北油田水平井施工渐入佳境[N];中国石油报;2007年
10 记者 张新民邋通讯员 常工轩;长庆水平井分段压裂工具成功应用[N];中国石油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旭;水平井簇式压裂缝间干扰数值模拟应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2 张欣;低渗特低渗油层压裂增产改造经济评价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3 薛广宽;苏53块水平井PDC钻头个性化设计与实验[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张一鸣;水平井水力裂缝起裂与延伸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5 马宝全;水平井斜度测量方法及仪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6 苏广乐;HQ油田低产水平井合理工作制度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7 段晓军;提高水平井施工效率的“工厂化”作业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8 何新兵;红河油田长8储层水平井测井、录井解释差异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5年
9 肖高峰;大庆水平井套管附件研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10 李海涛;多裂缝应力干扰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01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0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