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南堡凹陷西斜坡中深层高精度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9 07:30

  本文选题:体系域 切入点: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出处:《中国石油勘探》2017年05期


【摘要】:应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地震资料新一轮处理和精细解释,结合岩—电响应特征,共识别出南堡凹陷西斜坡中深层4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了3个三级层序(SQ7、SQ8、SQ9)。以三级层序内部相对稳定的水进面和岩性突变面为界进行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进一步划分出12个四级层序或体系域的地层单元。在对研究区物源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系统的岩心相、测井相精细研究,共识别出扇三角洲和湖泊两种沉积体系。并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内研究了各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其中扇三角洲平原分布范围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北部靠近物源口附近;而扇三角洲前缘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发育于研究区的中心部位。
[Abstract]:By 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high-precis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through a new round of processing and fine 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data,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ck-electric response, four third-order sequence interfaces in the deep layer of the west slope of Nanpu Sag are identified, and three third-order sequences SQ7 / SQ8SQ9 are divided.The high-precisio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division is carried out on the boundary of the relatively stable water entry surface and the lithologic catastrophe surface within the third-order sequence, and 12 stratigraphic units of the four-order sequence or system tract are further divided.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the provenance of the studied area, a systematic study of core facies and logging facies was carried out, and two sedimentary systems, fan delta and lake, were identified.The plan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edimentary system are studied in the high-precisio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in which the fan delta plain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mainly concentrated near the provenance of the provenance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tudy area, while the front edge of the fan delta is widely distributed.It is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study area.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南堡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与增储领域”(2011ZX05006-006)
【分类号】:P539.2;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建磊;杨坤光;;冀东南堡凹陷关键成藏时刻主要断裂封闭性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2 罗群;;陆相断陷盆地坡折带成因类型及控砂模式——以南堡凹陷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06期

3 孙风涛;郭铁恩;田晓平;;南堡凹陷沉降史分析[J];海洋石油;2012年03期

4 付广;孙同文;吕延防;;南堡凹陷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评价方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 石振荣,葛云龙,秦风启;南堡凹陷北部断裂特征动力学分析[J];断块油气田;2000年04期

6 梅玲;张枝焕;;南堡凹陷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2期

7 马乾;张军勇;李建林;李文华;刘国勇;冯朝荣;;南堡凹陷扭动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1年02期

8 田涛;蒋有录;万涛;徐小龙;谢君;;南堡凹陷断裂发育特征及其演化机制[J];断块油气田;2012年04期

9 ;南堡凹陷特殊异常体的解释[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7年04期

10 丛良滋,周海民;南堡凹陷主动裂谷多幕拉张与油气关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周海民;董月霞;廖保方;马乾;杨勇;;南堡凹陷精细勘探实践与潜力[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2 王政军;马乾;赵忠新;朱光有;刘永昌;王建伟;张永超;;南堡凹陷深层火山岩天然气成因及其气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晋香兰;;南堡凹陷构造应力场模拟与油气运聚分析[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4 王政军;周贺;张红臣;张永超;夏景生;杜景霞;;南堡凹陷寒武系潜山天然气成因与成藏模式[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5 杨会东;宋立忠;董丽红;于连忠;褚春梅;张萍;;坳陷盆地沉积体系精细研究方法探讨[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孟睿;;浅谈纳岭沟地区沉积体系与铀成矿之间的关系[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册(铀矿地质分卷)[C];2011年

7 孟睿;;浅谈纳岭沟地区沉积体系与铀成矿之间的关系[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8 吴因业;涂小仙;;吐鲁番盆地三叠系沉积体系与油气储集体研究[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观宏;南堡凹陷东营组堆积期构造活动的“双强效应”及其对沉积的控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2 王晓畅;南堡凹陷复杂油气层测井响应特征与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张翠梅;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构造—沉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4 姜华;南堡凹陷东营组构造层序地层分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5 王腾飞;彰武盆地早白垩世沉积体系与构造控制[D];吉林大学;2016年

6 秦志亮;南海北部陆坡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的沉积过程、分布及成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艳;南堡凹陷古近系中深层碎屑岩优质储层成因机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李梦瑶;南堡凹陷古近系物源及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侯敬瑶;南堡凹陷泥页岩油气赋存方式及其有利勘探目标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高利明;南堡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学与非构造圈闭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武佩佩;南堡凹陷泥页岩裂缝形成机制及油气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6 吴伟;南堡凹陷东营组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7 张新亮;南堡凹陷沙河街组高精度层序地层与有利目标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8 王岐;南堡凹陷一号构造油源断裂输导能力定量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9 荆琪;南堡凹陷柳南地区浅层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10 徐亚军;冀东南堡凹陷断裂系统分形研究与油气分布[D];中国地质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25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25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9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